编辑、排版:楠哥

还记得甄嬛的俩女儿胧月和灵犀,在如懿传里叫什么吗?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1)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2)

管胧月叫端淑长公主,灵犀叫柔淑长公主,是对是错呢?首先,在真实历史上,乾隆朝并没有长公主。

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公主有分两种,一种是皇后生的嫡女,叫固伦公主,如果刚巧是第一个女儿,那就叫大公主,另外一种是嫔妃生的女儿,叫和硕公主。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3)

长公主的册封,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帝的嫡女可以封为长公主,第二种是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可以封为长公主,再有就是如果对朝廷有功的公主,皇帝也可以给她长公主的封号。也就是说长公主这个封号,是自己的哥哥弟弟以后做了皇帝,给自己封的,所以如懿传里管胧月和灵犀叫长公主是对的。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4)

但,嬛嬛,也就是历史上的崇庆皇太后,只有乾隆这一个儿子,并没有其他姐妹,而老爹雍正的正房宜修,也就是孝敬宪皇后也没有嫡女,所以乾隆朝是没有长公主的。

而大家都很喜欢的如懿传里的璟瑟公主,作为比较能活的公主,也没熬过她爹乾隆,如果再多活五六年,嘉庆登基,没准能封她个长公主?也不一定,嘉庆小气吧啦的。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5)

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的区别是什么?在明朝,皇帝的姑母叫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叫公主,亲王的女儿叫郡主,郡王的女儿叫县主,而到了清朝,又有一个名词横空出世,那就是格格,看过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都知道,皇帝的女儿都叫格格,其实这不完全对。小燕子是乾隆认的民间义女,她可以叫还珠格格,紫薇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不能叫明珠格格,必须叫公主。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6)

这其实也有个演变的过程,清朝初期,皇帝的女儿可以叫格格,亲王的女儿可以叫格格,一般人家的女儿还可以叫格格,格格在满语里,有小姐、姐姐的意思,所以是个通用词语,直到皇太极即位后,效仿明朝,规定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后生的叫固伦公主,意思是天下的公主,而嫔妃生的叫和硕公主,意思是一方的公主,而格格这个词儿,就专指皇亲国戚家的女儿了。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7)

比如,亲王的女儿,汉名叫郡主 ,满语叫和硕格格,世子以及郡王的女儿,汉名为县主,满语叫多罗格格,多罗贝勒的女儿,汉名叫郡君,满语也叫多罗格格,贝子的女儿,汉名叫县君,满语叫固山格格,镇国公或者辅国公的女儿,汉名叫乡君,满语就叫格格。

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子清楚了很多。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8)

公主出嫁后,如何行“舅姑之礼”呢?看过山河月明的宝宝们应该有印象,朱棣和徐家姑娘完婚时,要行“舅姑之礼”,但明明是公婆,为啥叫舅姑呢?在古代,很多近亲结婚的,比如表哥表妹,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方管公公婆婆,男方管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叫舅姑。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9)

不管是清平乐还是山河月明,我们都可以发现,皇室大婚时,都要拜舅姑。

那公主出嫁后,如何行舅姑之礼呢,也就是如何和公公婆婆相处呢?在清朝以前,公主是否要给公婆行舅姑之礼是比较乱的,唐朝一开始规定,公主下嫁,舅姑,也就是公婆要给公主行礼的,到了后期,有规定公主要给舅姑行礼。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10)

宋朝也很混乱,为了避免公主向姑舅行礼,他们把驸马的辈分升高了一级,这样父子变兄弟,公主自然不用向公婆行礼,宋神宗时废除了这一规定,规定公主以后都要行舅姑之礼。

到了明朝规矩清晰了很多,公主和公婆互相行礼,而到了清朝,公主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顶峰,公婆和驸马见到公主得下跪磕头,还要赏东西,将君主集中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甄嬛为什么把胧月公主给敬妃(甄嬛的孩子胧月和灵犀是长公主)(11)

直到道光年间,公婆的地位才高了许多,和公主互相站着问安即可。

怎么样,了解了舅姑之礼,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当公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