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傅艺伟版《封神榜》,除了喜欢那首”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外,还特别希望自己能能拥有一颗比干那样的七窍玲珑心,这样一来自己就不会为自己的学习操心了,再也不会挨打受骂了。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1)

现在想起来感觉当时的自己十分幼稚,世上怎么会有七窍玲珑心,那不过是被小说神话罢了。

最近研究了下商周的历史,发现一个问题值得与大家深入探讨一下,那就是真的是被纣王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将比干剖腹挖心吗?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2)

我们先来看看西周取代商朝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关于比干的记载:

《墨子》: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殪,读音yì,指的是“杀死”的意思。这里说的是比干之所以被杀死,是因为他的抗直。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3)

《墨子》

从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只是看到比干切实是因为向纣王谏言被被杀的,但是他具体是怎么死的却没有提。

到战国时期,关于比干的死法就丰富生动多了,其中屈原在《楚辞》中涉江一篇中写到:“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菹醢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屈原认为比干是被纣王剁成了肉酱。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4)

《楚辞》

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提到:“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在这里提到比干是被挖心而死。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5)

《吕氏春秋》

同样的结论在韩非的《韩非子》当中也提到过。

而到了汉代,司马迁对比干之死的记载就更加详细了,他在《史记》中写到:“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6)

司马迁对比干被挖心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原来是纣王好奇比是否长了个七窍圣人心,才将比干挖心。

而之后刘向在《列女传》写到:比干谏曰:“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7)

在这里刘向把比干被挖心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那就是妲己十分好奇比干是否长了个七窍圣人心,纣王为了讨好妲己,就把比干挖心了。

到了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更是把妲己塑造成一个败坏商朝朝纲的千年狐狸精,为了报比干火烧轩辕坟之仇,故意谗言纣王,说自己得了重病,需要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子,故纣王就比干剖心了。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8)

从此妲己狐狸精形象,纣王为妲己将比干挖心、比干有个七窍玲珑心等故事被口口流传,并根深蒂固于人们的脑海中。

从一开始的“只是说比干谏而死”到最后的“纣王为满足妲己的好奇心,将比干挖心”,我们不难发现,比干死因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详细。这也就是说现在广为流传的,关于比干是纣王为了妲己而将其挖心的说法,完全是后人加上去的,不是真正的历史。

比干与妲己的恩怨(真的是纣王为讨好妲己)(9)

比干雕像

至于史学家们为什么这样写,我想可能是为了彰显比干这个天下第一忠臣的形象,也为了更加突出纣王的残暴和苏妲己的祸国殃民;也有可能是出于个人喜恶,为表达对纣王无道的憎恨,故意为之。

至于比干之死的真正历史是什么,我们现在还无法考证,只等以后发掘出更多的商周文字记载,我们才能得出新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