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的际遇总有高低潮,那么对王鹤润来说,最近无疑是走入了高潮,或者说,至少是走在迎向高潮的上坡。
8月30日,《婆婆的镯子》在湖南卫视开播;9月3日,《我的砍价女王》在东方卫视开播;9月4日,《刘墉追案》在北京卫视开播。一时间,三部王鹤润主演的剧同时上星,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四大视频平台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王鹤润剧抛脸”“王鹤润演技爆发力”话题先后登上热搜,王鹤润在三部剧中截然不同的角色塑造和演技表现,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面对如此密集的曝光量,王鹤润笑说“最近确实挺忙的”,因为她在剧组拍戏的闲暇里,也要抽空追剧,以挑剔的眼光检验自己过去的表演,以求进步。王鹤润形容自己“爱和自己较劲儿”,在德塔文的采访中,我们也感受到,虽然年轻,但她是并不浮躁,童星出道的她是真的热爱表演,并以“演员”为终身职业目标在努力。
01
百尺竿头表演路,她总想更进一步
王鹤润近期播出的三部作品里,无论古今饰演的都是“职业女性”,《婆婆的镯子》里的查晓萌,《我的砍价女王》里的付双双,《刘墉追案》里的女仵作秋梦南,都是感情之外也有事业的女性,尤其是前两者,都是当代都会里的年轻女孩。但在王鹤润给角色安排的人物小传中,她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王鹤润形容:“秋梦南是一个家族传承的仵作,有她的使命感;查晓萌是从小地方出来的女孩,她是‘被推着向前走’,工作能力一般,不太有主见和自信;付双双家庭条件最好,所以她在事业上没有野心,更偏恋爱脑,但真的要工作又可以做好。”
这些原生家庭条件的不同,就首先决定了她们三个在面对事业和感情上有着完全不同的倾向性。因此,王鹤润演绎“付双双”时,带上了轻喜剧风格,把她诠释成为了更接近普通女孩的性格:付双双“贪吃、好色”,性格简单没心机并且“脑回路清奇”,遇到爱情会主动出击,从前期主动“追夫”被拒,到后期被上演“追妻火葬场”,付双双的爱恨都会直白的挂在脸上,成为了《我的砍价女王》里面相当喜庆的亮色。
但《婆婆的镯子》里的查晓萌性格就要复杂很多。王鹤润分析道:“查晓萌虽然表面看起来也和气活泼,但比较差的家庭环境让她内心非常敏感和没有安全感,她不太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到自己和闺蜜的差距越来越大,害怕被落下,才去要求买房之类的这种物质上的现实,但这其实并不是她的真实需求,她一开始并不知道。”
长期“北漂”的王鹤润,对查晓萌这个“沪漂”角色“迷茫”的一面较能共情,“导演跟我说,人的欲望一开始都只是一道裂缝,但控制不了就会最终扩大、把人吞噬,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她把自己紧张时喜欢“抠手”的小细节也放在了查晓萌身上,并以“泡面头”的造型来外化查晓萌“性格像个刺猬、但一碗热水就可以让她软化”的矛盾面。
因为共情,所以入戏。“有一场查晓萌坐在马车里的戏,我那时候共情就很激动,就觉得自己怎么命这么不好,即兴发挥之下,演出了比较激烈的呐喊、大哭;但是演过了之后,导演要求我们还是要往温情的方向走,演得内敛一些,所以又做了调整。”痛苦情绪的一放一收之间,似乎正是年轻到成熟的一步。
拍摄《刘墉追案》时,何冰老师对她说的一句话,是王鹤润非常认同的,“好的表演一定是困难中来”。我们也发现,重提拍摄经历时,王鹤润提到的并非自己做对了什么、受到了夸奖的部分;而是那些让她获得了成长的片段。
《婆婆的镯子》作为一部14集的短剧,每集都有小标题和故事核,使整个剧的拍摄节奏、人物层次非常明确,并且很注重对人性“并非非黑即白”的剖析,演员需要做出对情绪的精准把控,王鹤润对此印象深刻,是因为她非常喜欢这种“又学到了、过瘾”的感觉。
02
四分天赋,六分努力
在谈及角色塑造时,王鹤润的话明显更多一些。她形容自己是“四分天赋,六分努力”的演员,出道至今演绎了18个角色,她都会将对角色的理解作为演绎的第一步,为她们撰写详细的人物小传。演《长安十二时辰》,她会去读很多遍原著小说,为了理解《扶摇》里与自己三观不符的反派人物佛莲,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些天去参透人物心态。
她将这些习惯的形成归因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编导系所养成的习惯,“我喜欢将思考落在笔头,也会通过大量拉片去观摩和学习,并且编导专业让我对拍戏会有一个比较全局的审美方向,一般可以靠近百分之七十或八十的准确性。我比较自豪的是,我的大多数角色都是试镜成功得来的,试镜前我都会先自己做很多功课,带着试镜角色的样子去试镜,能够收获导演认可我就很开心。”
不断修炼自身能力的她,即使并非表演科班出身,也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接得住演技派对手戏的专业演员。像是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她和大娘子刘琳老师演母女;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她跟雷佳音有不少对手戏;在《刘墉追案》里,她跟何冰演师徒;在《我的砍价女王》中,她跟吴奇隆演情侣;在《婆婆的镯子》里,她跟蓝盈莹演闺蜜……无论角色身份设定与性格变幻,她的诠释都相当自然,为这些剧的热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剧抛脸”的称号也因此而来。
之所以能够不断磨练、提升自己,正是因为热爱。王鹤润是那种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演员。童星出道的她,原本想考表演系,但因为尊重父母的传统观念,王鹤润高分考进了中传编导系。
“进了大学后,我一边旁听表演课,一边参加话剧和音乐剧的演出,大二的时候就拍了自己成年后的第一部戏《谁的青春不迷茫》。刚开始北漂的时候不太顺遂,父母还总想着让我换个工作,不过现在作品多了,父母也终于逐渐能放心了。”言谈中我们发现,王鹤润很在乎家人、也显然是一位被父母的爱包围的女生,这让她具有了奋斗的底气、和战胜压力的避风港,“一闲下来我就会回沈阳家里,和父母一起旅游、泡温泉、吃饺子,感觉力量一下就回满了。”
03
喜欢挑战的不定型演员
最近一年里,不少热门电视剧中都出现了94年出生的花旦身影。出道一段时间的她们,凭借有一定积累的人生阅历、经过历练的角色塑造能力和逐渐丰厚的作品履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纷纷崛起。94年出生的王鹤润也是其中一员。正是当打之年的她,既有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大剧历练,也在《眼里余光全是你》这样的待播网剧中担任女主角,从刷国民度到狙击年轻市场都有所斩获。
介于“大戏时代”与“网剧时代”之间的发展路上,王鹤润也不是完全没有过困惑的时候。但她已经逐渐发现了自己更适合的道路。在2019年参加综艺《演技派》时,吴镇宇曾经夸奖王鹤润“可以戴不同角色的面具在脸上”,达到一人千面的效果。这让王鹤润更坚定了自己想要当“不定型演员”、诠释有深度角色的方向。
王鹤润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角色,不想一味的去演甜宠网剧,这让她这些年错过了一些小爆款,但她仍然未改初衷,不和别人比较、只和自己较劲儿,她仍然希望能继续演到各种类型的角色,能够不断成长、演得更好。
她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像娜塔莉·波特曼那样的演员,“她也是童星出道,而且从小到大都演得特别好,还能读心理系,很了不起。”王鹤润觉得,学心理系对人物的剖析深度很有帮助,“拍《婆婆的镯子》的时候,和我搭档的‘麦通’也是心理系毕业的,他对角色的剖析也很有一套,我想等我30岁后,我也会考虑去进修一下。”
在18个拍摄过的角色中,王鹤润印象最深的是《长安十二时辰》的闻染—被马伯庸老师评价为原著中长安之光的女主。为了诠释闻染,她足足看了三遍小说,这是她对角色的喜爱,也是压力之下的自我要求。当然在《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她的付出收获了众多书迷的认可,那个闻染已经悄悄地扎根在每一位观众心里的长安城中。
“因为这部戏比较难,我们前前后后拍了7个月,但拍摄的却是一天24小时里的故事,这个角色性格也很复杂,要连戏就变得非常有挑战性,我需要演得非常准确,跟演电影差不多。但是很过瘾。”
“未来我希望可以回归大荧幕,多拍好电影,能再多演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王鹤润想的并不是要多红,而是要更有可持续性、表演上更有挑战性的角色,“喜欢表演带来的挑战”是王鹤润身上掩不住的热情。这种对表演的赤诚,在年轻花旦里非常难得,也必将让她走得更远。
撰稿:淮桑
责编:苏秦
德塔文科技
影视数据监测|待播环境扫描
竞争解决方案|宣传策略咨询
版权声明:德塔文影视观察媒体号致力于发布原创影视数据解读与影视市场观察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与作者,公众号申请转载请在文末留言。德塔文榜单算法设计、版面设计及公众号原创内容版权皆属德塔文科技所有,请勿盗版,盗版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