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等级有很多种划分方法,多数希望比较GDP,好像GDP高了,自家身家就是跟着升高似的。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数据并没什么用处,但是城市有几个指标,还是很相关的,本篇文章就是从这种角度来说明一下。

一、城区常住人口

之前的文章又讲过,城区常住人口是官方认定的城市等级依据,这样也很好解释,毕竟城市的发展是为人服务的,城镇人口越多吸纳的各项资源就越多。

gdp多少就能升为一线城市(从普通人的角度确定城市等级)(1)

一线: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线: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三线: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

四线: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五线: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六线: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

七线: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二、经济指标

确定城市等级之后,就要确定经济水平了,主要看两个,一个是财政收入,这是衡量一个地方政府服务水平的依据,收入越多,自认服务水准越高,也更加人性化。政府收入多的城市往往适合公务员、业单位、医生、看老师等等职业。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存款量、人均消费)这是民富一个指标,这类城市往往适合自由创业者,经济活力高。

三、各类配套

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医院、商业(社会消费品支出(政府和个人)(商场、市场、超市)

科学(科研投入、技术专利)、文化(博物馆、图书馆)

特别纠正一点:城市快速发展未必与个人发展相关,关键看人的收入和时间。大城小城都是所在地区有部分优势。收入还和每个行业、地区发展有关。

综合来说:经济指标占比70,配套占比2成,城市等级占比1成,综合个人情况再做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