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谁的媳妇必须要买车(女婿也成了有车一族)(1)

今年三月,女婿终于把一辆崭新的小轿车开到了自家楼下,加入了有车一族。

自去年八月他结束为期一年的海外打工生活,从印尼回到家以后,他的那一群好友就不停地在耳旁轮番轰炸:“这一年在印尼挣的钱不老少了,够买车了!”“咱们弟兄几个都有车了,你还磨蹭到什么时候?”女婿耳根软面皮薄,终于趁着酒劲下了决心:过了年就买!

女婿有买车的想法没直接跟我们讲,是通过女儿透露的。其实我们从内心深处是不太赞同的,理由有三:一、你们买房的房贷还没还清,眼下手头还不太宽裕;二、你们俩上班时间不一致,路程又不太远,就是买了也是用的少闲的多,不划算;三、最让人不放心的是,现在交通事故太多。你驾车技术再好再小心,顶多只能保证不碰别人,但无法保证别人不碰你。这些话我们也只在女儿面前嘀咕嘀咕,算是刮点耳旁风。听不听,买不买,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完全由他们自己做主。不过,一听说要买车,外孙女小冉冉首先就高兴得了不得,走起路来都是跳跃式前进。他们巴黎春天小区里停的各种轿车的品牌,如一汽大众、奇瑞汽车、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等,她几乎都能叫得出名来。

女婿是心细如发做事谨慎的人。新车刚买回的头两个月,虽然驾照早已到手,他也不轻易开车上路。而是让驾车技术较好的几个小弟兄先把车开到人少路宽处,反复演练了很久,直到有把握了才独自驾车。刚上路时小心又小心,简直是如履薄冰,车速比步行快不了多少。他平时爱喝酒,半斤七八两不在话下。但一旦喝了酒,就决不开车。这也使我们放心不少。随着车技的提高,他开车上下班和接送女儿上幼儿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出行的里程也越来越远。夏秋两季还挤出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回了两次老家,让父母哥姐都脸上放光幸福满满。还好几次开车到阜阳接送在那儿上大学的外甥女。那可是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让他的胆气和车技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现在,一遇到雨雪天气,只要他方便,他都尽量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让自己的爱车尽量多受锻炼,多发挥作用。一次酒后,他还慷慨又亲切地对我说:爸爸,以后你再回蔡家岗,或去寿县、合肥看同学,只要讲一声,我立马开车送你去。自己有车多方便呀!我笑答:方便是方便,可难得你有空啊。是的,他上的是运行班,一年到头难得有休息日,怎么好为自己玩而劳驾他呢?

慢慢地,我省悟到了不仅在买车上,在生活的其它方方面面,我们这茬人和年轻一代都存在着不小距离。比如平时买鞋添衣服,我们是能省尽量省,便宜了还想再便宜;孩子们则认为不买高档的,起码也要是中档的。不仅穿着舒服体面,也比较经久耐用。那些路边货,不是质量差,就是山寨版。事实的确如此。有一次我在路边摊点花二十元买了双皮鞋,看上去样子还可以,但穿上才一个星期鞋底就断成了两截!这次女婿刚提出想买车,我心里就别扭:买车哪有打的好啊?花上十几万买辆车,加上汽油费养路费保险费停车费,平均一个月要几千元,就是天天打的出门就打的也用不了那么多啊。可年轻人的想法就不一样:社会进步了,生活提高了,袋里有钱了,别人都买了,我为什么就不能买呢?你不买我不买他不买,那些汽车制造厂不就要倒闭了?生产怎么能发展,社会怎么能进步?想想也是,当年革命老一辈流血牺牲闹革命,不就是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好生活吗?孩子们有房有钱有车,不正是我们小时候梦想中的社会主义幸福生活吗?

这么一想,心里就坦然了,豁亮了。女婿买车买对了!

(撰稿:张瑞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