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锵估计没有想到,优酷土豆的更名,不仅引起科技圈的热议,还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就在更名当天,公司股价上涨3.38%,市值增加了一个亿,达到33.99亿美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什么叫优酷土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叫优酷土豆(优酷土豆更名当天)

为什么叫优酷土豆

古永锵估计没有想到,优酷土豆的更名,不仅引起科技圈的热议,还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就在更名当天,公司股价上涨3.38%,市值增加了一个亿,达到33.99亿美元。

从优酷土豆到“合一” 古永锵开讲新故事

2012年8月,视频行业的老对手优酷、土豆正式完成合并,新公司名为优酷土豆集团。三年后的今天,古永锵再次宣布,公司将更名为“合一集团”。对于古永锵来说,对“合一”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在十年前优酷创建之初,就是用“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来注册的。

古永锵说,优酷土豆已经从之前的视频媒体发展成为了一个生态型公司。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外界还认为“优酷土豆只是个视频网站”,更名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借更名向外界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才是古永锵的本意。

“视频纯媒体时代终结,文化娱乐产业进入以自频道为中心的合乐时代”。从传统视频媒体平台转型为文化娱乐产业集团,这就是古永锵要讲的一个更大、更新的故事。他认为,合乐时代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

1. 用户的忠诚度、访问时长和标志用户含金量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并与UV(独立访问用户数)和VV(视频播放次数)共同构成了衡量生态价值的指标;

2.技术门槛的降低和用户拥抱视频的热情将点燃自频道爆发的引擎;

3.用户收入 内容营销将超过传统硬广,成为可以持续盈利的新变现模式。

此前,过高的版权购买和带宽成本是优酷土豆难以实现盈利的最大障碍,而在新模式下,通过大力发展自频道、网生内容,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版权购买的支出;而新的广告模式也将提高盈利变现水平。资本市场显然愿意为这个新故事而投资,所以说,这一个亿美元买的不是名字,而是未来前景。

三年投入100亿做大自频道

随着移动视频和自媒体的兴起,网生内容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的发展重点,优酷、土豆走在了最前面。

数据显示,优酷、土豆去年网生内容的流量贡献度已超过版权内容,每月自频道播放数已超过100亿次,每分钟可产生30小时的网生内容,过去一年间发布内容的自频道数超过1000万,并且这些数据以成倍的速度刷新和提升。同时,优酷、土豆平台上已经产生了暴走漫画、罗辑思维等10家估值过亿元和超过50家估值过千万元的自频道。

古永锵认为,自频道的发展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并宣布将在3年投入100亿元打造三大计划。其中“新人计划”旨在产生10万个拥有千人粉丝团的自频道,“万万计划”旨在产生1万个月收入过万的自频道,“飓风计划”旨在产生100个估值过亿的自频道。

在我看来,这三大计划也是在跟其他视频网站抢人、抢内容。自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优质的内容目前主要是来自于专业工作室以及草根达人,而这些人和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资源。另外自频道做的就是“粉丝经济”,这些粉丝用户是跟着内容走的,要想留住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内容生产者牢牢的放在自己平台。

为此,合一集团称对于网生内容带来的广告收入,将会和内容生产者分成,同时内容中自带的软广收入合一也不会要求共享。这相当于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生产者的地位。同时,把直达区、创作中心、订阅广播等30多种平台能力开放出来,提供给这些内容生产者,让他们自主经营。

给钱、给资源、给开放能力,同时还不干预你,这样的政策估计是所有内容生产者都难以拒绝的。

投资AcFun等5家公司 打通文娱产业链

为加快转型布局,合一集团还宣布投资5个泛文娱产业链上的公司:AcFun、加意新品、罗辑思维、容艺教育学校和着迷,覆盖动漫、游戏、知识教育、人才培养等,意图打通文娱产业链。

据了解,AcFun的B轮5000万美元,合一集团领投,双方将围绕自制动漫影视剧、IP全产业链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着迷将在游戏内容层面与优酷、土豆形成互补,共同深耕游戏视频生态;罗辑思维作为已经拥有百万级粉丝的知识型PGC,将与合一在知识、教育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意新品将围绕优酷、土豆双平台上热门的视频内容进行衍生品开发,同时支持合一集团视频电商的战略;容艺教育学校重点围绕音乐、游戏、动漫等方面进行网生内容人才培养。

其实在合一内部,也已经成立合一影业、合一文化以及20多个工作室,致力于电影、电视剧、综艺、自制剧等文娱内容生产、发行。以视频为中心,优酷曾还发布了通过一系列智能终端,比如路由宝、盒子,希望连接多屏娱乐和游戏。难怪古永锵说,“我们不但是一家平台公司,也是制作公司,更是一个生态系统。”

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古永锵的“再创业”。从PC到移动,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自频道的兴起也催生新的机会,优酷土豆选择拥抱这些变化,和视频行业一起迎来新生。10年前创业公司想的可能都是,“什么是我能做,别人做不到的”,而现在,古永锵希望做一件大家都能参与的事情。用他的话说,是联合文化行业的爱好者、从业者和创业者,建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生态”。

这就是“合一”,一人一口。

作者是《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前科技主笔

我的文章还将发布到百度百家、新浪科技、腾讯科技、网易科技、搜狐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虎嗅、钛媒体等数十家网站

我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是“王长胜”ID:wangchangsheng110

我的另一个微信公众号是“科技观察”ID:keji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