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老杨。这年就这么过完了,大家上班的精神状态还好吗?

老粉都知道,咱们这个号发思科/华为认证比较多些,偶尔有些内行的粉丝问红帽认证时,就总觉得老杨不懂行。

关于网工应该考哪些证书,老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写过,可以看看这篇:《想翻倍加薪,网络工程师可考哪些证书用来提升自己?》

有小友会问,思科华为这种厂商认证,和红帽认证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呢?

老杨和你说:

思科/华为认证属于网络硬件模块的提升,而红帽认证属于系统模块提升,两者可以进行技能互补,在技能领域会更有竞争力。

红帽认证需要什么证书(到底是考华为认证好)(1)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红帽认证是由红帽Linux公司推出的,是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测试项目,主要考察考生在实际操作系统中的实践能力。

红帽培训和测试非常注重培养实际的动手实战能力,是Linux权威认证之一。

红帽认证分为三个等级:

红帽认证管理员(RHCSA)

红帽认证工程师(RHCE)

红帽认证架构师(RHCA)

如果对运维有兴趣,或者是想为自己的网络技能添砖加瓦、锦上添花,红帽认证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红帽RHCE做为一个实操考试认证证书,它的含金量比起一般理论考试证书高出许多。你必须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才能顺利拿到国际证书。

所以,拿下它,也代表了你专业的技能水平。

那红帽认证难不难,考试过程是什么样的,考题又是啥样的?老杨特地邀请了四位已经顺利通过考试的大佬,和你分享一下考试心得。

01 成都 李同学

考试时间及地点:12.03 成都

考试环境:一间大教室,17 台 ThinkPad 笔记本

上午 10:30 开始 下午 14:00 开始

上午:RHEL8.2,两台虚拟机 node1,node2(无图形化)

下午:RHEL8.0,六台虚拟机 node1-5,control(均无图形化)

考试注意事项:

RHCSA:

1. 考试前考官指导如何填写个人信息,输入姓名全拼,填两遍邮箱,红帽 ID 可输可不输, 剩下两个框空着,点击提交后接下去所有的复选框都要选,然后会进入桌面,从菜单里 打开考题,虚拟机控制台和终端,如果虚拟机做挂了可以重置,重置前一定要跟监考老 师说明,他会指导你。

2. 考题是个红帽子图标,点开是个网页,上面是一些重要信息和题目。

3. 虚拟机控制台和 kvm 不一样,只能看到几个虚拟机节点,然后点击一个对一台进行操作,可执行的操作有开机,关机,查看状态,重启,强制关机,重置等考官会一一介绍。

RHCSA:

1. node1 的 root 密码已给,考试前重要信息会有,ip 是自动获取,需要手动配置成重要 信息里的 node1 的 ip,不需要加网卡,只需要修改网卡即可。

2. 配置 yum 仓库和题库一致。

3. Selinux 按照题库做没和题库一致,是file文件1-3。

4. cron 和题库一致,间隔是 2 分钟。

5. tar 创建存档和题库一致,是 bzip。

6. autofs 和题库一致,用户是一个remoteuser15。

7. 调整逻辑卷大小我是 ext4。

8. 容器我按照给的答案敲,现象是都出了,但是只得了 0分,好像文件夹被我删除了,重新生成了,可能是这个原因其他的题也都和题库一致,没啥区别。

一定细心细心,我很多的细节问题,检查时候才 看到,比如说修改地址时候没写手工配置,导致了我的网卡有两个地址,等等很多这种 细节一定注意!!!!

RHCE:

1. 控制端端和被控制端都使用 “ma***”什么的用户(感觉是随机的),题目会给 root 密码,宿主机使用终端 ssh。

2. 除了分区那个题,其他跟题库基本一模一样,直接敲。

3. 分区是先给vdc分1500M,再给vdd分1500M,如果vdd不存在就报“XXX”错误, 如果不够1500M就分800M,报“XXX”错误,这里有个坑(根本没有vdd这个磁盘) 除了分区那个题,其他的基本是满分,题库还是稳的。

02 北京 薄同学

考试时间及地点: 12.16 北京

上午10点开始 下午14.30开始

RHCSA 243 RHCE 281

RHCSA:

在node1(题库的servera)配置ip地址,nmcli con mod xxx 去配置,网卡配置文件里面找不到。

估计考试环境只为了让用命令去改。我在考试时配置好node1的ip地址后宿主机无 法ssh到node1。

Ping域名时可以ping通也可以解析出node1的ip地址。但是ssh时会超时,问考官,考官说是自己的问题。

前期一直在node1上操作,剩1小时果断把node1重 置,再配置ip地址就可以ssh了。果然是bug。 Crontab 那道题“每天14.23”执行。Servera的最后一题变成在sudoers里面配curstia组免密,考试时忘记咋在sudoers配置组的操作了容器题拉取镜像时要先search一下才能拉取,和题库不太一样,不过这些做错不影响最后的成绩。

RHCE:和题库基本一致,看好第一项的要求就行。后面的按题库做就行。

03 广州 梁同学

考试时间及地点:12.22 广州

考试环境:小房子,台式机,显示器位置特别低,要弯着腰敲......

上午:10 点开始 下午:2 点半开始,主要看考官什么时候能配好环境就什么时候开始

上午:两台虚拟机 node1,node2,一个 Desktop

下午:六台虚拟机 node1-5,一台 control 作为 ansible 服务端,一个 Desktop

考试注意事项:

1. 考试前考官指导如何填写个人信息,输入姓名全拼,填两遍邮箱,红帽 ID 可输可不输, 剩下两个框空着,点击提交后接下去所有的复选框都要选,然后会进入桌面,从菜单里打开考题,虚拟机控制台和终端。

如果虚拟机做挂了可以重置,重置前一定要跟监考老 师说明,他会指导你。

2. 考题是个红帽子图标,点开是个网页,上面是一些重要信息和题目。

3. 虚拟机控制台和 kvm 不一样,只能看到几个虚拟机节点,然后点击一个对一台进行操 作,可执行的操作有开机,关机,查看状态,重启,强制关机,重置等(不要手贱点)。VM status,有几率死机,我点了,就显示个 Running)

RHCSA:

值得注意的有两道题:

Selinux 按照题库做没有一点问题。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以及 semanage port -a 给httpd_sys_content_t 添加端口,/var/www/html 下有 file1,file2,file3 三个文件,其中 file1上下文不是 httpd_sys_content_t,但不影响访问,我就没改。也是满分。

容器有两题,和题库不一样在于需要在 login 之后 podman search 镜像搜索镜像的路径,再 用 podman pull。

一题是用某普通用户实现 systemd,解法与题库类似,第二题是要求运行容器关联容器中的卷与虚 拟机中的卷,题目上有命令,需要在容器里打,我用的 podman exec -it 进入的。

这两道题按理是关联的,但是题目要求又不是很明确,读了半天没读懂,不清楚要不要共用容器。之 前有战报说没共用,得了 50%的分数,我这次就配了共用也是 50%......其他题和题库没啥好讲的,和题库差不多。

RHCE:

控制端和被控制端使用的是 amdin 用户,免密和提权都已经做完,不需要再做。

04 杭州 吴同学

考试时间及地点: 12.22 杭州

上午 9:30 开始考 RHCSA 下午 2 点开始考 RHCE 这边考试的内容和题库基本一样,这里主要讲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RHCSA:

Podman 容器这部分 这里并不会将要使用的镜像的绝对路径写出来,只会告诉你要使用的镜像的名称。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两种方法获取镜像的绝对路径,然后拉下来。

1. 使用 podman search 命令搜索镜像库里面的容器镜像。

2. 直接使用考试的浏览器登录镜像库,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使用的容器镜像在哪里。

容器部分分为两道题目,按先后顺序划分为: 1. 针对一个非根用户创建一个 systemd 自启动的容器。 2. 为上面题目创建的容器增加持久化存储,简单说就是将宿主机的目录挂载到容器里。

我这里开始是跟着顺序做,但是在挂载持久化存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在启动容器的时候挂载。

所以,我就开始做的 systemd 自启动的容器删掉后,重新跑了一个容器,在 run 的时候添加了持久化存储,然后再将这个容器做成 systemd 自启动,最后结果是得了满分。

RHCE:

下午的 RHCE 这里只有一个比较难的题就是原本划分逻辑卷的变成创建分区了题目如下:

该 playbook 用于 balancers 组下的成员 为 VDB 和 VDD 两个磁盘划分 1500MiB 的空间 编号为 1 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统 Vdb1 永久挂载到/newpart Vdd1 永久挂载到/newpart1 若空间不足(针对 VDB 和 VDD),则报错“Could not create .......” 同时划分磁盘的时候减少为 800MiB

若没有 VDD 磁盘(只针对 VDD),则报错“Does not device exist”

在做这个题的时候 balancers 组下只有一台设备(NODE5),该设备没有 VDD 磁盘,VDB 磁 盘空间为 2G。

我这边自己写了个 Play 比较复杂,最后结果是 OK 的,但是不知道拿了几分。

原创:老杨丨8年资深网络工程师,更多网工提升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