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带兵平息共工氏叛乱后,匪首共工氏也被先锋祝融部落诛杀,其余残部退回原住地,华夏大地又迎来新的和平。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1)

颛顼战共工

颛顼也像他的爷爷黄帝一样被加了很多尊号,如玄帝、黑帝、帝颛顼等等,再加上他当初封邑在高阳,所以他的氏为高阳氏。可在众多称呼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是他的本名,就连最被熟知的颛顼这个名字,也只是后人对他的称呼,至于颛顼此名因何而来,咱们稍后再叙,咱们先来看看他被传言最广的一个假名字。

“乾荒”就是这个被笔者称为流传最广的假名字,在很多文章中都直接以“颛顼本名乾荒”为结论,甚至连百科里都把颛顼的本名写作乾荒。可这完全是大错特错了,笔者遍翻资料,只在两处史料中找到关于“乾荒”的记载,而这两处并没有任何一处明确提到过颛顼的本名叫“乾荒”。两处史料如下:

第一处史料是《竹书纪年》中描写黄帝轩辕氏的文字:“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2)

《竹书纪年》中乾荒的记载

昌意我们大家都了解,是黄帝的次子,也被《史记》等大多数史册公认为是颛顼的父亲。可并没有任何史料说昌意只生了颛顼一个儿子,他很可能有多个儿子,这个乾荒不能确定就是颛顼,可能是昌意众多儿子中的任何一个。

至于 “乾荒”前加了一个“帝”字,就以此为依据说颛顼做过共主,所以能用“帝”字的只有颛顼。可这一点也有点牵强,史书记载颛顼在位七十八年,但这很有可能是跟黄帝时代一样,是代表着颛顼时代,期间也许不止一位共主,就像白帝少昊被隐藏在了黄帝时代一百多年中一样。这位帝乾荒也可能做过共主,只是功绩不足以开创一个时代来单独记载,隐藏在整个颛顼时代七十八年当中。

因此第一处史料只能说明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并不能确定此人就是颛顼。

第二处史料是《路史·卷十四》中写到:“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3)

《路史》中乾荒的记载

从这段文字描述中可以看出,乾荒仍然被当做是昌意的儿子,只不过颛顼在《路史》中被当做是乾荒的儿子了。虽然颛顼被当成黄帝的曾孙、昌意的孙子这一说法并不被史学界所认可,但至少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明确,乾荒与颛顼并不是同一个人。

因此,综上两处史料记载,笔者认为,把“乾荒”作为颛顼帝的本名这一说法不能成立,很可能是某位史学同仁误读后,又被他人转抄以讹传讹了。

那很多朋友该说了,既然各种史册中都以高阳氏,或者颛顼来记载他,那他的本名应该就是高阳氏或者颛顼了。这一点,笔者也要跟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高阳氏,是因为颛顼辅佐白帝少昊有功,被分封在高阳县这个地方后,取的氏。也就是颛顼有高阳氏这个称呼,至少是在他十几岁获得封邑后才有的,并不是他出生后就有的本名。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4)

颛顼封于高阳·得氏高阳氏

其次,颛顼这个称呼也不是他出生时的本名,应该是周围人或者后人对他的称号,可以理解为帝号、尊号或者谥号。至于为什么这样理解,因为颛顼如果作为谥号的话,有专正之意,意为专正于天道。而“颛顼”二字在古汉语中又是有单独含义的:“颛”本义为“圆头胖脑”,可理解为有身份、体面的贵族;“顼”字从玉从页,“玉”指玉冠,“页”指人首(头),两个部分合在一起代表“头戴玉冠”。因此,“颛顼”的含义实际上是“头戴玉冠的体面贵族”,这与颛顼帝喜好玉石,爱戴玉冠的记载相符,正是周围人或后人根据他这一特点给他起的一个称号么,并不是他的真名。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5)

各种玉冠赏鉴

那否定了“乾荒”、“高阳氏”、“颛顼”等众多名字,到底他的本名叫什么呢?这点请恕笔者暂时无法给出答案,就目前我看到的史料中确实没有发现对颛顼帝本名的记载。如果今后笔者有新的发现,一定会告知各位,这里暂时留存一个疑问,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给出准确答案,评论留言告知大家。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乾荒、假名字、竹书纪年、路史、非同一人、高阳氏、颛顼、仅是称号、本名存疑。

颛顼怎么死的(大错特错颛顼本名并非)(6)

关键词云图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