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型歌手的人设和知识产权,抄袭与借鉴,偶像的高耸或崩塌。

我在音乐上是个愚钝的人,前几天在抖音上流行一首歌叫《兰陵香》,开始那旋律和《浏阳河》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演绎的慵懒和暧昧,哼哼唧唧别有些味道,我对这种口水歌没有什么太高的道德要求,感觉还挺好玩。

昨晚半夜被热起来,偶然刷到一首歌叫《南加州永不下雨》的英文歌,有人评论这不是抄袭赵雷的《鼓楼》吗?好事者如我马上一搜,确实两者有些类似,而大概率是赵雷借鉴了《南加州》,又扒出来雷子其他的歌的问题,证据也算是确凿,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第一次听赵雷的歌是那首《画》,感觉和刘欢一样,歌词写的太美了,逻辑感和画面感都很强,不像现在99%的流行歌堆砌辞藻,无病呻吟,不知所言,什么将军少饮酒的交通

宣传片。

我瞬间就成了雷子这个创作型歌手的粉丝,陆续的听了他的《成都》等等,而我上一个喜欢的歌手叫陈百强。

现在发现赵雷的很多歌的谱曲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范本,我多多少少有些接受不了,事实上我更喜欢赵雷写的词(因为我不懂曲),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所谓的创作型歌手的标签,如今反受其累。

李叔同有一首歌叫《送别》,被朴树誉为最棒的歌,而他也只是词作者,作曲是约翰庞德奥特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是弘一法师作词作曲,而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依旧规规矩矩的把作曲家的名子署在上面,这种坦坦荡荡不妨碍他成为这千古绝唱的公认创作者。

尊重知识产权,是创作者的基本素养,也是法律的红线,我们要把握好抄袭、借鉴和学习的边界,歌曲如此,文章也是,科学也是,人生也是如此!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黎晖20220716

赵雷在民谣里的地位(创作型歌手抄袭与借鉴的边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