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的蒸汽中,那带着碱味的糯米香和箬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溢满各家各户,粽子还未吃,人已在浓香中陶醉了。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2)

我的家乡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是有名的客家摇篮和赣南粮仓。老家的粽子,没有那么多的花色品种和添加佐料,多是由本色糯米加适量碱粉的碱水粽,有的也会拌入少许赤豆、绿豆,或者花生米之类。用清新的箬叶包住那拌好的糯米,用麻线紧紧捆扎好,用小火煮上半天或一夜的时间,粽子就熟了。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3)

端午节前的那一段日子里,缥缈的蒸汽中,那带着碱味的糯米香和箬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溢满各家各户,粽子还未吃,人已在浓香中陶醉了。待到粽子端上餐桌,撕开箬叶,棱角尖尖呈金黄色的粽子,或蘸点白糖,或就其本味,糯米的柔嫩润滑与箬叶的清香,加上紧紧裹扎而产生的韧性,给人带来的那种口感真是妙不可言。

记得小的时候,每到端午前夕,母亲就会买好糯米、箬叶,摆开架势包粽子。我们这些小孩就围在一边看着,期待着粽子早些入锅,早些煮熟,早些能吃到自己的口中。因为煮的时间比较长,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闻着煮粽子的清香,不断吞咽着口水进入梦乡的。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煮好的粽子摆上桌面,我们就可以尽情地享用了。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4)

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学会了包粽子。在母亲的指点下,经过两三个粽子的练习,我就可以脱手自己包了。将糯米用勺子装入围成圆锥形的箬叶中压紧,左手两指捏住上端,右手将上面盖着的箬叶一压、一折,牙咬着麻绳的一头,在左手握住的粽子上缠绕一圈,嘴巴与右手的合力,将粽子紧紧扎好,打上死结,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成了。老家的粽子好吃,最基本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扎得紧。扎得紧的粽子,煮的时候糯米一膨胀,那特有的韧性口感就出来了。

参加工作后的好些年,除了家中父母在端午节前常会托人带些粽子给我们享用外,也曾经自己包过好几年的粽子过端午。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物资比较紧张,肉食较少,过端午不吃粽子,就感受不到过节的气氛了。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5)

儿子在广州成家后,我基本上都是在广州这边过端午节的,由此也就领略到了广东粽子的特色。广东粽子个头大,大的广式裹枕粽有超过500克一只的,需要我们全家人努力才能吃完。广东粽子外形也很规整、别致,有点像金字塔的模型,下面四角一个平面,托着上面一个尖尖角。在品种上,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还有用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广东粽子的添加料虽丰富多样,但吃来吃去,我还是觉得比不上家乡的碱水粽。其主要的区别,就是广东粽子捆扎得不紧,煮好的粽子就是松散的糯米饭与各种添加料的混合体而已,缺少我们家乡粽子带有韧性的、有嚼头的口感。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家乡的粽子里,饱含着浓浓的故乡的味道,有着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记忆……

退休以后的端午节,我又开始自己动手包粽子了。练到家的技艺丢不了,在双手上下挥舞之间,松散的糯米就变成一个个尖角的粽子呈现在眼前。虽然做起来有点儿辛苦,但其中包含着对家人的诚意与爱心,我的心里是乐滋滋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原文刊登于粮油市场报2020年6月13日A04版)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6)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7)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8)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9)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0)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1)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2)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3)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4)

原汁原味清水粽(食光流影故乡的碱水粽)(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