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个省的省会代表着一个省,但也有例外,比如提到江苏,人会想到苏州。因为南京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一个省会。
而河北的省会变迁特别频繁。
河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分属于燕国、中山国、赵国。其中赵国的实力最强,而河北的邯郸则是赵国的都城,所以战国史上,有关邯郸的记录特别多,尤其是成语。所以邯郸也称为成语之乡。
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主要属于幽州,那幽州的治所是在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河北跟北京的关系都极近,北京就相当于河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现在河北跟北京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北京的雄安新区就在河北这一带。
从汉到明,河北地带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城市,隋之前最有名当属邺城,三国时期,这是袁绍的大本营,曹操打败袁绍后,又把它作为自己的基地,所以邺城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城市,超过了已经被战乱破坏的洛阳长安。
在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邺城更是成为了六朝古都。如果不出意外 ,邺城将成为北方的一个中心点。只是到了北周时期,丞相杨坚执政,邺城的尉迟迥叛乱,杨坚在平定邺城叛乱后,干脆把邺城毁了。
这一毁有利,就是北方再没有可以割据一方的城市存在,对于统一是有好处的。像太原,邺城这些都算是龙城,可以据之称雄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
而到了宋朝,河北的中心城市应该是大名府,在宋仁宗年间,大名府还是北宋的陪都,人口达百万,在水浒传中就曾经多次提到大名府。现在这座宋城被完整的保留在黄河沙泥之内,如果发掘,将是一个世界奇观。
到了元朝的时候,河北最有名的中心城市就是真定府了,当时有个说法叫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真定是跟太原并行的两个城市,后面修正太铁路,就是由正定(真定)到太原,但因为路线要经过滹沱河,架桥上要额外增外费用,所以改从石家庄修起,变成了石太铁路,也让真定最终让出了河北一哥的位置。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河北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城市:天津卫。所谓卫,就是军队驻扎,拱卫北京的意思,所以它是北京的门户,在明朝时成为南方物资进京的关口。到了近代, 外国人更喜欢在这里搞租界,便于跟北京联系,这使得天津有了洋味,现在更是直辖市。
不过,在天津卫发展起来以前,河北的中心城市还是保定府。
保定府是清朝时大发展起来的,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就成为了直隶省会。到了近代,因为要搞洋务运动,河北才出现两个中心的情况,搞洋务在天津,搞政务在保定。
直到光绪年间,直隶总督的府门搬到了天津,天津才正式成为河北的中心。
而到了民国的时候,直隶变成了河北省,河北省的首都一开始是搬到北京,后面又迁到天津,到了1935年时,还是回到了保定,一直到解放后。
这个时候,当河北人心中的中心还在北京、天津、保定三个城市之间转悠时,一个小村庄正借着铁路之机在迅速赶上,这个地方就是石家庄,这是一个实在的城市,它就算现在成了河北的省会,成为一个大都会,还冠着庄的名字。这就是不忘本。
解放战争,河北最先解放的大城市就是石家庄。当时在这里开了西柏坡会议,以后的工作就不是农村包围城市,而是以城市为中心。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还是以保定为省会。
那是什么时候搬到石家庄的呢?
那还是1954年,当时考虑到保定的工业基础薄,没有铁路嘛,而石家庄交通方便,是平汉正太两大铁路的交点,有工业基础,又是军事要地。所以,看远景,石家庄的发展肯定是越来越比保定好。
所以,河北的省会开始决定搬到石家庄。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插曲,比如有把天津划归河北,在没搬到石家庄时,先搬到了天津,后面内迁,又搬回保安,直到1968年,从五十年代开始规划的迁石家庄终于落实。虽然后面还有迁回保安的提法,但最终还是定在了石家庄。
现在,大家戏称石家庄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这跟河北的中心城市变动太快有关系的,有人算过,河北的中心变动过十多次。
现在有人提议,把天津划归河北,还是让天津这个更有号召力的城市当河北省会,那河北的实力发展就会更顺畅。
当然,这只是一些人提法,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