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BO出品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使得社会各界对核安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可否认核事故确实后果严重、影响巨大,但是客观的说核事故更多的是源自于“天灾”或者“人祸”而与技术、设计本身的关系较小。“石棺”是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对发生事故的核反应堆厂房进行的一种防止放射性泄露的手段,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弥补性做法,新的石棺也已在2016年建造完成,但“石棺”这种结构并不适用于目前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厂房外部的混凝土“石棺”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于1986 年 4 月 26 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训练不足和反应堆设计缺陷(无安全壳),功率剧增导致反应堆爆炸(高温、高压引起的爆炸,非核爆炸)、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另一个七级核事故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厂房
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辐射造成的疾病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加。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用以维持“石棺”的完整性和屏蔽措施的有效性,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大工程。由于放射性释放影响范围广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维护也获得了国际核能机构及相关国家的支持。
事故后萧条的城市
2008年,苏联时期建造的“石棺”西面外墙在遭受长年自然侵蚀后开始倒塌,石棺“寿命”也只剩下5年,乌克兰政府不得不集资兴建新的保护罩。“新安全封闭”计划就是将一个相当于体育馆规模的拱形建筑物平移至“石棺”上,随后将拱形建筑物合拢,新计划称为“方舟”,是一个高度为110米、宽度为257米、长度为150米、重达31000吨的大型金属罩!新保护罩已于2016年11月29日竣工。
切尔诺贝利新“石棺”结构图
“方舟”计划示意图
耗资15亿美元、设计寿命100年的“方舟”
建造核电站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提供更安全、廉价的能源。目前的核电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正在研发第四代技术,安全性相对于切尔诺贝利的技术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上!简单的说,除非发生非常极端的自然灾害或者太空大型陨石坠击外(类似福岛的海啸,三代核电技术也可抵御),再发生类似的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建设中的浙江三门核电站采用第三代技术的AP1000机组
核电站反应堆厂房体型庞大,目前的核电站都设计有大型安全壳,功能类似切尔诺贝利的石棺,但结构更强、防护性能更高,而且现在核电站的安全壳设有多重检测和冷却措施,在发生事故后也可以持续带出反应堆的衰变热并保持整个壳体的完整性,即使发生严重的事故,也不太可能会造成类似切尔诺贝利的大量放射性释放!
AP1000核电站的钢制安全壳
AP1000核电站安全壳外的混凝土厂房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