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

电视剧《沸腾人生》

这是电视剧《沸腾人生》中的一幕:在华汽厂的车间,那位操着陕北口音的老刘师傅,用颤抖的手开动车床,加工精度要求非常苛刻的螺栓。一旁 的大学生不禁发声:“这么精密的工作,手抖成这样,这不开玩笑吗”。

老刘师傅对着张开的双手说:“老汉,争口气”。随后,老刘老师傅握紧的双手不再抖了,磨刀、上刀、卡活、进刀......将螺栓车出螺纹后,他放慢车速,用锉刀在螺纹上精修着。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2)

老刘师傅上阵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3)

加工中的锉刀活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4)

老刘师傅交上加工件

加工完毕,老刘师傅手捧螺栓吐出一个字:“测”。另一位年龄稍大的师傅答道:“老哥,我来”。稍后,他报出测量结果:“大径十五点八六八,合格。”

大家更关注的是中径的尺寸——就因为这个螺栓精确度不够,导致华汽厂五吨改七吨的军用重卡试车时悬挂出了问题,产生震颤难以控制,还会影响底盘系统和动力系统。

螺栓加工成难题,八级工中的八级工“刘一锉”出山了

按照七吨车的图纸要求,这些直径为十六毫米的螺栓,大径必须要控制在十五点七三二到十五点九六八之间,中径控制在十四点八五四到十四点九九四之间。对这一精度,华汽厂五六十年代的滚丝机床无法满足,只有进口的德国滚丝机床能够达到。

但前几年华汽厂进口的德国滚丝机床发生故障,就是这位老刘师傅维修时烧坏了电路,德方更换要五万美元,囊中羞涩的华汽厂只能放弃了,让进口滚丝机床趴窝在那里。

五吨改七吨车,军方给华汽厂的时间只有六个月,那么解决螺栓问题的时间仅有三天。怎么办?华汽厂领导和职工们集思广益,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组织厂里一批大师傅和退休的老师傅,用老机床攻克螺栓加工关。另一方面由来厂的大学生们组成维修小组,试图修复那台德国滚丝机床。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5)

进口的德国机床被拆开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6)

老师傅们轮番上阵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7)

生产科长艾陕北亲自加工也未合格

用三天时间修复一台进口机床,时间显然不够。大家先把希望寄托在螺栓加工的攻坚战中,但诸位师傅们出师不利,加工出的螺栓大径能达到要求,中径都不合格。

生产科长艾陕北亲自上阵,加工件也未合格,中径差了八丝即0.08毫米。这时,大家提到了厂长葛宝忠和生产科长艾陕北的师傅,即外号“刘一锉”的老刘师傅。

“刘一锉”可谓华汽厂有史以来响当当的大人物,他钳工、车工样样精通,锉刀一下,那零件比机床做得都精准。他多次代表华汽参加全国技术比武大会,被称为八级工中的八级工,是华汽研发五吨重卡的大功臣。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8)

大家津津乐道“刘一锉”

可几年前,老刘师傅因为维修德国滚丝机床的事,被自己的徒弟葛厂长批评了,一气之下提前退休回家了。艾科长的儿子、试车员艾长安自告奋勇去请老刘师傅,在老刘师傅的家门口泡了两天。

老刘师傅最后答应出山,条件是让他徒弟葛厂长和艾科长明天在雨中向他道歉。第三天,葛厂长和艾科长站在老刘师傅家门前淋雨时,老刘师傅来到了华汽厂,开始上演了加工螺栓的那一幕。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9)

测量螺栓中径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0)

艾长安高喊“合格”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1)

大学生徐驰赞叹不可思议的成功

在大家的瞩目中,用三针测量法对螺栓中径的检测开始了。检测的师傅边看边用笔记下检测数据,又摘下花镜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起螺栓宣布:“中径,十四点九二五。”

显然这一数据在十四点八五四到十四点九九四之间,有人嘟囔着“好像是成了”,艾长安喊道:“合格!”大家欢呼、鼓掌、拥抱,现场沸腾了。大学生徐驰赞叹道:“一次性成功,而且完全符合精度要求,太不可思议了!”。

大工匠们留下经典之作,他们带着光荣离去

在工业题材的电视剧中,已不止一次展示大工匠们的超凡绝技。此前在《麓山之歌》中,麓山重工与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巨头海彼欧打侵权官司。海彼欧代表马修断言麓山重工十年前没有数控镗铣机床,不可能加工出精密部件球窝,因为球窝的表面粗糙度似乎低于0.01微米,达到甚至超过了镜面工艺水准。

对此,麓山重工董事长方锐舟说:是我们的工人通过传统机床加工出来的,这位工人叫宋春霞。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2)

电视剧《麓山之歌》

与《沸腾人生》中的刘一锉相似,宋春霞是全国劳模、机械加工的大拿,现已是麓山重工实验车间的主任。为了证明球窝是传统机床加工出来的,已有些眼花手抖的宋春霞接受了挑战,再次披挂上阵加工球窝。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3)

现场直播的加工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4)

聚精会神的宋春霞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5)

加工完的球窝

海彼欧的代表马修在现场监督,并大开照明灯,用几台摄像机现场直播。在重重干扰和压力下,宋春霞临危不乱,加工出了镜面级别的球窝,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01微米以下。现场内外一片欢呼声和掌声,宋春霞打赢了球窝加工这一仗,让麓山重工占据了主动。

还有宋春霞的老伴、实验车间的高级焊工马大庆,他爷爷、父亲和他是麓山重工的三代劳模和大工匠。他徒弟、环卫公司焊装车间工段长金燕子抱来个急件请他焊接,那是个自动焊机干不了的活,厚度只有十丝即0.1毫米,比A4纸还薄。

在场的宋春霞说太难了,不干了。可马大庆执意要干,尽管他没正式干过这样的活,只在私底下练过。结果,马大庆漂亮地完成了焊接。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6)

焊工大拿马大庆

在《麓山之歌》和《沸腾人生》等电视剧中,大篇幅地展现了大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充分礼赞了工匠精神。同时,时代在发展,随着企业现代化、自动化的技术升级,数控设备逐渐替代手工操作,大工匠们也可以安心地交班了。

在《沸腾人生》中,大学生们修复了德国滚丝机床,批量加工出了合格的螺栓。老刘师傅由衷地赞扬了大学生们,要求留一颗螺栓做纪念。他说:“我为螺栓来,又带螺栓走,圆满”。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7)

老刘师傅说自己圆满了

在《麓山之歌》中,实验车间与i5智慧车间合并,新一代的知识型工人接班了,宋春霞和马大庆都退休了。宋春霞拿走了加工球窝时研制的刀头,对马大庆说:“将来没人用这种铣刀了”。马大庆拿走了他父亲留给他的旧面罩,对宋春霞说:“他们有他们的美好,我们有我们的光荣,我们这一代工人没白活。”

麓山之歌成功重现十年前荣光(从麓山之歌到沸腾人生)(18)

光荣退休的宋春霞和马大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