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父》三部曲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于1972年3月24日在美国上映。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40年代的美国,“教父”维托·唐·柯里昂(马龙·白兰度 饰)是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带领家族从事非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

因为拒绝了毒枭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纽约其他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激化。圣诞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 父”的参谋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因为内奸的出卖,“教父”的大儿子逊尼被仇家杀害;小儿子麦克(阿尔·帕西诺 饰)也被卷了进来,失去爱妻。黑手党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

年老的“教父”面对丧子之痛怎样统领全局?黑手党之间的仇杀如何落幕?谁是家族的内奸?谁又能够成为新一代的“教父”?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在这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巨片里真实上演。

电影中三大经典(盘点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1)

二:《指环王》三部曲

三:《星球大战》三部曲

这个系列的前四名,已经难分伯仲。最终《星球大战》独占鳌头,很大的一个因素还在于跟其他几个系列相比,《星战》可是“双倍”的三部曲。

1977到1983,乔治.卢卡斯用第一个六年的时间,将那个战火纷争的宇宙带到全世界影迷面前。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卢克.天行者和汉.索罗等人因缘际会的参与下,以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摧毁了腐朽黑暗的银河帝国。黑衣勋爵达斯.维达那一句“我是你父亲”,让荧幕前无数拥趸跌破了眼镜,直到19年后,还被《玩具总动员2》拿来搞笑了一把。

也正是那一年,阿纳金.天行者被杰迪武士魁刚.金和欧比旺从荒凉的塔图因星球解放,一步步走向那个既定的让人心碎的结局。又是一个六年的时间,当卢克和莉亚诞生,阿米达拉死去,欧比旺隐姓埋名,西斯尊主君临迎合帝国,而死星正在营建。一切与28年前无缝衔接。影迷们需要做的,是赶紧走到最近的DVD售卖店买下一套《星球大战》三部曲,好好重温当年的经典。你看,卢卡斯多么聪明,当年的三部曲,被他一早定名为系列4、5、6集,让人心兹念兹的对前传三部曲期待了整整16年。

每当《星球大战》新作上档,总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星战迷自发的来到首映地,带着帐篷、衣被,穿着达斯.维达的头盔,拿着杰迪武士光剑,俨然将预售观影票的现场,变成同好者的一场盛大狂欢。甚至,你可以说,《星球大战》已经成为一种宗教。他们的经文是“原动力与你同在”,他们的教义是宇宙原力的平和,而他们的教主,自然非乔治.卢卡斯莫属。

事实上,还真有人将《星战》当成宗教。据说,在某次英国的人口普查中,全国共有四十万人在“信仰”一栏填写着“原力”或是“杰迪”。虽然其中许多人不乏玩笑之意,但这个新兴“宗教”的信徒超过全英佛教和锡克教徒之和,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或许跟《星球大战》中浓郁的宗教隐喻不无关系。阿纳金无父而生,又是预言中平衡世界的“获选人”,这分明是基督故事的翻版。而最终救世主堕落成了黑暗恶魔,这无疑又与圣经中路西法的轨迹高度重合。此外,电影借尤达大师等人之口,多次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西斯和杰迪,不过是原力的一体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不仅让人想起中国的太极两仪,或是印度教中的梵天与湿婆。东西方宗教融合而成的这种形而上的架构,不但为《星战》奉上了某种神秘的魅力,也为星战迷的不同解读提供了可能。

电影中三大经典(盘点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2)

四:《蝙蝠侠前传》三部曲

《蝙蝠侠》系列的幸运之处在于,每每能够找到那个最适合的领路人,带着这位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在暗夜的罪恶都市中风驰电掣。前有蒂姆伯顿,裹挟着中世纪的哥特风飘然而来,让重回大银幕的蝙蝠侠展翅飞翔。后有克里斯托弗.诺兰,用CG时代的炫目特级与史诗级的正邪对抗,让黑暗骑士一举封圣。

巧合的是,《蝙蝠侠前传》每每粉墨登场,总要带着番惊天动地的伴奏。枪击事件敲响了《黑暗骑士崛起》的票房爆炸鼓点,而希斯莱杰的猝然离世,则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漫画改编电影和超级英雄电影《黑暗骑士》,上升到了似乎能够与上帝有所默契的玄冥境界。或许,这正是如古代开国君主降世时,总要霞光闪现、地裂天崩一般,王者出世,岂能等同凡响?

诺兰其他作品的好,通常一眼可辨,也能一句话说出来。《追随》和《记忆碎片》里,极致碎片化与交叉错乱的叙事结构成就了他在影坛的惊艳亮相,而《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里跌宕起伏的剧情,与夹杂着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魅惑想象力,更是将其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提升到全好莱坞屈指可数的高度。但《蝙蝠侠前传》系列,却很难用这样的几个充满概括性的形容词定位。诺兰摒弃了炫技般的结构玩弄,在商业大片传统的起承转合之间,用日渐成熟的导演技艺和洞若观火的人性窥视,讲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超级英雄的故事。

他镜头下的蝙蝠侠,隐忍着超越常人的痛苦,用动辄片体鳞伤甚至残破的身体,执着的维护着内心近乎“道”的正义观。在他的故事里,有个人成长,有心灵救赎,也有细若发丝的细腻情感,和终极的正邪对抗。

他用酷劲十足的战车与战衣,刺激的追逐与拳拳到肉的格斗美学,漂亮的编制出暑期档巨制应有的华丽外衣,顺便收获了让华纳投资人做梦都会笑醒的商业回报。同时,又以超越所有超级英雄题材的宏大主题与作者电影的情怀与抱负,给电影增添了丰富的血肉与骨架。如果要在类似影片中寻找参照物,那么《蝙蝠侠》上承《蜘蛛侠》中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却又远超帕克如同青春期迷茫般的肤浅;下启《美国队长2》充满沧桑与怀旧情感的悲情,但比之更好的塑造了一系列或可憎、或可爱、或可敬的正反派角色,也多了几份英雄个人的动摇与挣扎。

希斯.莱杰的小丑已成绝唱,克里斯蒂安.贝尔或许也不再会披上黑色的战袍在哥潭的街道上飞翔。但这个关乎人性、关乎社会、关乎每个人内心的故事,这场或许能让你若有所思的噩梦,永远将会有人沉睡其中、不愿醒来。

电影中三大经典(盘点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3)

五:《无间道》三部曲

与巅峰时期的高产量相比,港片的系列作品不算太多,且往往以前后两集或长篇系列的形式存在,以三部曲为容量的凤毛麟角。而其中诸如《笑傲江湖》、《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和《逃学威龙》等,都经历过导演乃至主要演员的大换血,算不得贯彻始终的一脉相承。《窃听风云》今年倒是刚好推出了第三部,但在导演和主演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三部电影实际上讲述的是三个主题相近却毫无关联的故事,故此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如是说来,如果一定要在榜单中为港片保留一席之地,那么《无间道》不但是最好的选择,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无间道》最为人称道之处,是将一个香港电影几乎已经玩到俗烂的卧底题材,进行雕琢成为充满宿命感的庞大舞台。各色人物在一支无形大手的牵引下,看似在命运之中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却始终逃不出早已写在生死簿上的最终结局。

算命的告诉韩琛,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成功,果然踩在了累累白骨之上。无论是无奈痛失,还是亲手葬送,伴随着财富与地位的日益升高,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妻子、朋友、老大、手下。最后,随着那一颗背叛的子弹,一生功罪,雨散云消。既有一语成谶,又有报应不爽。

陈永仁因为私生子的出生,成为家族的边缘人,却又因为黑帮大佬的血脉,被剥夺了成为一名正常警察的机会。差与匪,好人与坏人,在身份的迷失与错位间,他成为被世界所遗忘的那一个。他的苦,不仅仅在至死未能获得正名,更大的却在于明明心中有黑白,却要跻身修罗地狱看群魔乱舞。

刘健明的追求很简单,如何做一个好人。世人皆可以做好人,恶如韩琛,也曾与警方合作无间。但惟独他不可以。不可告人的罪恶秘密,封堵了他一切向善的可能。即使将昔日老大亲手送上黄泉,但前有陈永仁的不肯妥协,后有杨锦荣的穷追不舍。好人的梦,终在分裂的错乱精神中崩溃,在引颈自戕的枪声中戛然而止。讽刺的是,他却成为最终唯一活下来的那一个。无间地狱,死竟亦不能解脱。

将《无间道》誉为最伟大的香港电影,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如果将之称为最伟大的港片三部曲,应该当之无愧。虽然在第三部中,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有些失控,选角的不甚成功也让该作质量有所下降。但第二部以近乎完美的精彩,打破了港片续作往往形同水货的定律,也成功的将笼罩在整个《无间道》系列之上那种因果循环的佛教色彩与哀伤绝望的情感氛围推向顶峰。

地狱之底,是为无间。阿鼻之苦,永无解脱。

很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会感叹港片之死。但我们会记住,香港电影即使已经风光不再,至少,还拥有过一次如此精彩的回光返照。

电影中三大经典(盘点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