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上,德云社演员领衔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在北京保利剧院继续上演。

算下来,这已经是第三场公演了。

诸位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

剧照

《窝头会馆》作为著名编剧刘恒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当年何冰宋丹丹主演的那一版,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公演之后,大家几乎都是交口称赞。

也因此,铸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2)

何冰版本

这次龙马社版,由张国立导演、德云社众师徒加盟,再度被搬上舞台。

从官宣之初就备受关注。

对于刘恒老师的编剧能力,马未都先生曾经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3)

马未都评价

8月3日,北京首演的圆满亮相。

也的确不负等待,观众好评如潮。

这一版的“窝头”,各方面都能让人品咂出新滋味儿。

整体呈现效果还是很棒的,虽然有时他们的台词还是太“相声演员”了。

总有种维持在一个高腔调一口气说下去的感觉,但情绪到位了。

整体上是瑕不掩瑜。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4)

剧照

一部戏,呈现出来,有褒就有贬。

就有观众给出这样的评价:

郭德纲气场强大,让人出戏;于谦影帝级表演,炉火纯青;

其他演员圆满完成角色人物,不惊不喜;

张九龄饰演的苑江淼这个角色,真撑不起来,台词太拉跨了。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5)

九龄老郭

朋友去现场看了,他的评价比较中肯:

我看剧不大容易受伤,一个原因是我事先会做点预期,往往并不太高,雷霆雨露皆是因缘,感受到什么碰运气。

当年看人艺版《窝头会馆》便因此收获了惊喜和震撼。

十三年过去,很多印象都模糊了,留下的一是对剧本的震撼。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6)

剧情简介

这样精细入微的描摹、立体饱满的人物、以小见大的叙事,堪比老舍先生,实不多见了。

二是对演员的惊喜。

何冰的好是合情合理的,宋丹丹的好是天赋异禀降维打击的,濮存昕完全融于角色背后、看不出本人的表演才是惊喜。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7)

何冰版

今年德云社版《窝头会馆》上演,我盘算着一来到底是部大戏,二来近距离看德云社现在也没那么容易。

这两好合一好,对表演的预期倒没那么高,结果看下来,又一次惊喜:

“还可以”。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8)

网友评价

整场演出有板有眼的顺下来了。

人物塑造、故事推进、节奏把握都像模像样,至少说得上中规中矩。

没有拧巴不顺的地方,也没有明显不对的地方和短板,最难得的是口条利索,几乎没有一次打磕巴、吃螺丝,不愧是语言类艺术表演者!

就这几条,已经高于很多专业剧团、特别是团中青年演员的平均水平了。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9)

德云版

这剧有个特点,因为主要角色是旧社会北平南城的底层穷人。

台词有很多北京土话,甚至一些腥臊话、脏臭话,对现在的演员来说,不好拿捏,不是谁都能说出来、说对味儿的。

而相声原本就是撂地出身的玩意儿(非贬义),相声演员来使这套话,有种奇妙的融合感。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0)

老郭于谦

郭德纲虽然让人稍微有点出戏,但他把种融合的分寸拿捏的尤为妥帖。

这是一种超越了使活儿、技术层面的通透,像是一个受过苦的人,终于找到机会把那些苦都榨成汁,喷薄出来。

老郭身上的耍贫嘴、俏皮话也化作角色面对生活的苦中作乐、自我解嘲。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1)

老郭

也许我对郭德纲有点滤镜,也许是对苑大头这个角色的滤镜,让我看不得他受苦,受儿子的委屈、受穷租户的欺负、受踩在他们头上的人的盘剥。

这使得我在别人哈哈大笑的时候,小声呜呜哭。

很多人夸赞于谦的古爷演得好,垫话的火候把握得炉火纯青。

但是,这话我只同意一半。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2)

于谦

于谦老师垫话的技巧和火候我是信服的,但他的体态和语言节奏决定了他不像一位73岁的前清举人,而更像是郭德纲的相声搭子。

这在最后的大高潮来临前揭秘“买院子的钱打哪儿来的”这段最明显,话赶话的,古爷、苑大头、苑大头儿子三人的节奏都有点赶。

一瞬间让我觉得这不是话剧舞台,而是相声现场,这也是全剧唯一一次让我想起台上是一群相声演员的时刻。

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隐没于人物背后,很称职地完成自己的角色。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3)

好评

倒是台下不少观众确实是相声观众。

并不是指摘,如果我是德云社粉丝我肯定也想看看他们演话剧啥样。

但带着听相声的习惯和预期进剧场,难免对台词上的各种包袱敏感、对捡乐敏感,对生活中的徒弟在剧中训斥师父的角色起哄爆笑。

对喜欢的演员上场大声鼓掌欢迎,而辜负了演员们辛苦营造的舞台气氛和人间悲剧。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4)

吐槽

给两位主要女性角色的扮演者提点意见。

于明加太美了,也太年轻了。

虽然是外形上的问题,但让她因为命运苦难搓磨得融合在一起的泼和善,没那么令人信服,有点演的痕迹。

而大格格少了几分骄矜,过于跋扈,也很难让人理解和同情她。

犹记当年宋丹丹的田翠兰和徐帆的大格格针锋相对,阿弥陀佛vs哈利路亚,那可真是太精彩了!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5)

于明加

本剧舞美方面在结构上基本复刻了人艺版,对房顶和风墙做了戏剧化的扭曲处理,有种黑暗童话既视感。

开在瓦片间的窗户和斜插在屋顶的“窝头会馆”牌匾,也很有荒诞感。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6)

剧照

总之,龙马社+德云社版的话剧《窝头会馆》,虽然出现了郭德纲让人出戏,张九龄台词拉跨等问题。

但是,用相声演员的嘴皮子演绎胡同里的京腔京韵,还是非常成功的。

这部戏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推迟好几次,终于开花结果,我们应该珍惜,唯一的遗憾是演的场次太少了。

张九龄于谦郭德纲相声(窝头会馆公演第三场)(17)

支持话剧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