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我们今日介绍第一院落的其余建筑。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1)

旭辉庭爬山游廊

旭辉庭位于乾隆花园内第一进院落的西侧,贴墙随山势而建。因座西面东,高居于堆山之上可看日出,乾隆御笔【旭辉】。

此庭面阔3间,进深1间,歇山式卷棚顶,上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明间开门,窗为步步锦格扇芯。东、南两侧前出廊,南侧接爬山游廊,檐下为苏式彩画。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2)

乾隆花园第一院落图

乾隆花园第一进院内的东南角,有曲廊曲廊转折,围出的一个小院。园的核心为抑斋,西侧连着游廊,游廊转角处建有矩亭。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3)

撷芳亭

院内东南角叠石为山,上建攒尖顶方亭,名撷芳亭。

亭为绿色琉璃瓦,檐、脊上装饰黄色琉璃瓦饰。檐下饰倒挂楣子,下安白石坐凳栏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在亭中可以远眺花园美景。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4)

抑斋及矩亭

在撷芳亭对面是抑斋,座北向南,只有两面墙一根柱,外观看就是一间半的大小。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5)

抑斋正面

上覆黄琉璃瓦绿卷边硬山卷棚顶,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

前后开门,侧间开步步锦隔扇门,剩下为槛墙玻璃屉窗。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6)

抑斋漆泥子佛挂屏龛,现收入库房

抑斋不过是面阔一间半的佛堂,隔断之上嵌以挂屏佛龛,佛龛内供奉九十五尊漆泥子佛。

挂屏佛龛与传统佛龛不同,将其嵌入木框,绘制绢画,外面镶嵌进口的西洋玻璃,并配以紫檀等名贵木材的边框。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记载这件漆泥子佛挂屏龛共用买办工料银百五十一两五钱九分八厘。

东间有门可暗通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从中路的角度来看,穿过西配殿佛堂后墙上的小门再进入一个小佛堂,后者无疑是取隐秘修炼而又置身山林的双重意味。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7)

龟纽长方形玛瑙【抑斋】玺

抑斋是乾隆亲自命名的,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书房就叫做抑斋。此枚玉玺是乾隆为宝亲王时期所用,为龟纽长方形玛瑙玺。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8)

玛瑙【抑斋】玺篆书

通高1.6厘米,上刻篆书。乾隆登基后,在【抑斋记】中表明:“于凡御园、行馆,据山水之佳,适情性之雅,可以凭棐几,展芸编者,无不以是为名,示不忘旧也。”为表明不忘初心,在紫禁城和圆明园等处,建有多处抑斋。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9)

抑斋区域鸟瞰示意图

矩亭位于抑斋西侧,乾隆在诗文中写到【方转回廊接书屋,折旋中处矩无差。】

亭为方形,座西朝东,四角攒尖绿剪边黄琉璃瓦宝顶,檐下饰以苏式彩画。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10)

矩亭牌匾及编织纹天花

亭内西面为游廊槛窗,上悬乾隆御笔“矩亭”匾,顶部是编织纹天花,为宫内仅有。矩亭南、北、东三面接游廊,向南可通衍祺门,向北可达露台。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11)

承露台

北侧的承露台亦称仙台,坐落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之上,面积为7平方米,可登台上观景。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12)

栏板间以石望柱相连

以白石栏杆相围,栏板间以石望柱相连,台内陆面铺米黄色斑石,台上曾放铜盘。台外顺山北下有木石栏杆相拦,南北两侧有石阶通至台下石洞。

承露台最早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相信方士所言,修建铜人承露台,露水和玉屑共同服用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故宫的御花园介绍(走进故宫乾隆花园)(13)

北海琼花岛铜仙承露台

现在保存最好的承露台位于北海琼花岛,有白玉栏杆围绕,从南面入口可通台上。中间一座八角形高0.61米的底座,上面竖着一根高2.8米的盘龙石柱,柱身精雕蟠龙纹,柱顶站着一尊1.5米高的铜仙,双手高举一个莲花形铜盘,向高天承接甘露。

明天介绍乾隆花园第二院落遂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