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1)

二十八年前,我在西安联合大学(今西安文理学院的前身)上学,该校位于翠华北路,南隔育才路和西安地质学院(今长安大学)相对,出了西门隔翠华路就是西安公路学院(今长安大学)家属区,往北过了公路(南二环)就是公路学院。我们学校属于西安市政府直接管理。不像其他大学,由国家教委或省政府管辖。那时候,我们学校平时很少搞娱乐活动,校园生活也比较单调。

平日里,大家都在紧张的学习,到了周末下午放学后吃过饭,洗洗衣服,洗个澡,或者到外校找乡党或同学谝谝闲传。晚上,要是实在觉得无聊,男生们活动最多的就是出去到街道看一场录像。因为那些年时兴录像,最受欢迎的就是港台明星拍摄的武打片、警匪片或言情片。既是放松,也可活跃一下枯燥无味的生活。看电影吧,那些年,电影院里也常上映一些国际大片,像美国影片《真实的谎言》和《狮子王》等,当然,国产片也不少。但票价不低,通常一张票要十块钱左右,但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小贵,因此,大家也不是常去。

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2)

▲《真实的谎言》海报

上了大学跟外省学生在一起交往,时间一长,才觉得南方人脑子灵活。我们经常听说地质学院有学生在外面不是包录像厅,就是包电影场子,几个人合伙,一场下来每人就能分个几十块钱。

除了电影和录像,还有在学校礼堂办舞会包舞场的。

他们对事情的运作,自然有自己一套办法,时间一长,或者跟上他们跑几回,很快也就学会了。

1994年秋天,我们学校中文系,三个临潼乡党与历史系两个同学,借鉴地质学院几个朋友的经验,决定在位于小寨东路与翠华路十字西南角的国营二六二厂职工俱乐部包一场电影。

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3)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因为在这之前,别的大学有学生在那里经常包场,听说也赚了些钱,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让我这几个乡党无意间知道了。于是,他们就产生了这个念头。一来借此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二来勤工俭学,挣两个零花钱。最坏的结果,就算赔了,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最多也就几十块钱。

出于好奇,我在那位乡党地撺掇下,便加入进去,权当给他们几个帮忙跑跑腿。

学生包电影,自然也就把目标瞄准了学生这个群体。

一是南郊属于文化区,大专院校林立,学生这个群体队伍庞大,周末大家一般都有空闲时间。再说,学生的消费也不高,一张电影票也就一两块钱。

二是在影片的选择方面,大都是些经典名片。譬如像《人生》、《菊豆》、《苔丝》、《罗马假日》和《浪峰上的爱》等,这些在过去曾经红极一时的影片,在当时也算是老片子了。但要是再次放映,对大家仍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还会有一定的市场。

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4)

▲《罗马假日》剧照

经过这样的分析,大家心里也有了底儿。然后,由我那位姓王的乡党负责,他给二六二俱乐部那边交了一百二十块钱的承包订金,把号一挂,将队排上。

我们被安排在第二个周六晚上。

接着,他指派一个同学在周六下午五点半前,把电影片子从位于文艺路的电影库那边取回来,交给放映员手里保管。我跟其他人利用周六中午放学学生吃饭期间,分别深入到附近的大学校园,散发事先印制好的广告招贴。

在一个多小时内,我们几个人跑完了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公路学院、西安统计学院(今西安财经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今西安交大)和陕西财政专科学校。广告纸上将电影名称、播放地点、开演时间以及票价印的一清二楚。

当然了,有时候我们还会在广告上面别出心裁的设计一些煽情的文字,以激发大家的观看欲望。总之,一张巴掌大的纸片上印的满满当当。但凡看了广告的人,大都会立马产生去看电影的想法。当这些预备工作干完后,我们松了一口气,只等着下午放学。

放学后,我们几个人聚在育才路上一家饺子馆,美美地咥了一顿,吃完饭已经六点多了。八点钟电影开始。然后,我们再小歇一会儿,就朝着二六二俱乐部走去,过去也就十五六分钟。

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5)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到了之后,我们按照事先的安排,立即行动起来。

先在放映大厅里走了一圈,检查了一遍,看看是否有啥特殊情况。完事后,已经到晚上七点多了。我们六个人,四个站在大厅入口处,一边两个,负责查票,其他两个人在不远处支起一张桌子,负责售票。

来了的观众,大家有序进入落座,耐心等待电影开演。

那天晚上,我们租赁的影片是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人生》,观众特别多,真没预料到。都过去十年了,这部影片依然那么火,深受大家喜爱,放映大厅里几乎座无虚席。

大家观看时也特别专心,尤其是当电影播放到马栓迎娶刘巧珍那个片段时,剧场里还传来阵阵抽泣声,不少观众为主人公刘巧珍的婚姻感到惋惜。等到距离电影结束还剩下最后十五分钟,我们就干脆放开了,也站在后面跟大家一起看。

电影结束后,我们几个都很高兴。为第一次包电影合作成功而开心,也为对这次事情的判断分析以及有条不紊的统筹运作而深感满意。

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看电影(我包下了电影院放映人生)(6)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最后,将所得收入除过租片、承包、印制广告等费用外,每人分得二十块钱。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为那个时候,物价低,这二十块钱,可是一个大学生大半个月的生活费呢。

这次包电影,也是我们向社会实践迈出的第一步。后来,盯上这个生意的人也多了,交定金、排队、还得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轮到,因此,我们就再没有包过。但就是这仅有的一次,在我们大学生活中,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们学校饭厅上面二楼那个大礼堂,学校也开始对学生包租。本校学生利用周末也开始包电影了,在那里,我们先后看过的电影有《苔丝》、《菊豆》等。

作者 | 缄默 | 陕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