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精英知识分子孟晓骏成功获得美国签证,得以出国去追寻“美国梦”,他并不想和他的父辈一样,到美国“绕了一圈”之后又选择回到中国,他信誓旦旦和他的好友说:“我不会回来了。”
这个桥段展现了中国八十年代时,莘莘学子的“美国梦”——他们认为,只有到外国去,才能拥有足够承载他们宏图的大舞台。
若干年后,中国人才流失仍是一个问题,有人指出,中国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与北大已经成为留学基地,每年为美国知名高校培养大批人才。
针对这一现象,两所高校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许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出去留学之后,会选择留在国外发展。
然而,一种相反的现象则是海外大批顶尖的科学家纷纷来到中国发展,甚至加入了中国国籍。
01 海外科学家“逃往”中国日本知名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就曾发表一篇文章,称中国正在上演一场人才回流大潮,截至2019年11月,就有260万人才从西方国家返回中国。
此外,从国外“逃往”中国的优秀科学家也不在少数,过去三年,仅日裔顶尖科学家在中国的人数,就同比上涨了25%。
来到中国发展的海外顶尖科学家总人数,更是达到了1074人,其中不乏来自美国、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家的科学家。
这些海外科学家的到来,无疑壮大了中国的科研队伍,助推了我国的科研发展。
这些科学家大多数都是自己行业领域内的顶尖人物,也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突然离开自己的熟悉的科研环境来到中国,这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
日媒的报道揭露了这背后的原因,一些来到中国的工作的年轻日本科研人员这样说道:“虽然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是找不到职位……相对于在日本而言,中国的研究环境与报酬要比日本要好太多。”
来到中国的日籍科研工作者除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之外,还有不少威望很高的科学家。
长期从事灵长类脑基因研究的高畑亨,在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为美国工作了五年,但在2014年之后,他就来到中国,在浙江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在他看来,中国的研究环境很好,报酬也远远高于日本。
福田敏男则是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先驱,被称为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曾任职日本一所顶尖学府的教授,但是,他所倡导的研究理念,并不被日本学术界所接受。
于是在2012年,福田敏男辗转来到中国,在北京理工大学教书和做研究,并成为首位全职在中国工作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福田教授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直径最小的人工血管,他还带领团队创造了首个纳米机器人,这些成就在不少领域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福田教授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型人才。
2021年8月,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全盘迁往中国,入驻上海理工大学。
现年79岁的藤岛昭是当代光电化学开山鼻祖、光催化之父,先前一直是诺贝尔化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他的加入,让中国的科研队伍焕发了更多的生机,但与此同时,日本各界也称之为“日本智慧的流失”。
除此之外,像上田多门、御子柴克彦、野依良治等都是选择来到中国发展的日本科学界泰斗。
法国《世界报》报道:“中国已经超越韩国成为日本科学家的优先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事实上,除了日本之外,欧美有许多顶尖科学家也来到中国安家落户。
2013年,美国科学家戴维·布雷迪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十亿像素的摄像机,这款摄像机是目前全球像素最高、摄像最清晰,并且镜头最灵敏的相机。
然而,在当时,这项技术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我国则给予他积极回应。
在2018年时,布雷迪便放弃了美国公民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国籍,带着他的科研团队来到中国发展。
布雷迪研究出的这项相机技术,在航天领域、“天网”系统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许多行业提供了重大的技术提升。
此时,美国政府才看到了布雷迪的价值,多次派人到中国来跟他进行商讨,希望他能带着这项技术回到美国,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很喜欢中国,在这里也能进行更好的科学研究。
一样是2018年,美国国宝级科学家、伦理型计算机最高奖得主马里奥·塞格德辞掉了美国的工作,加入了中国阿里云量子实验室,他所研究的量子计算机一旦成为现实,会给人类的科技带来质的飞跃。
提到为什么选择到中国发展时,塞格德说:“我一直希望世界上不同的科学技术可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做出很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而达摩院要做的事情和我的梦想不谋而合。”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前校长、大数据领域专家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人工智能天才丹尼尔·波维因为不堪忍受美国的种族歧视,也选择加入中国的科技公司,发挥自己的余热。
像施尧耘、任小枫、尹志尧、沈向洋等,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华人科学家,也纷纷辞去了美国的工作,回到国内发展,他们的离开,被美国媒体视为美国的损失。
越来越多的欧洲高端人才在近些年来也来到中国发光发热,有不少还是带着整个科研团队来的。
2015年,西班牙著名有机化学博士佩德罗·拉沃尔达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现担任南通大学的教授。
最初,他只打算在中国待上两年,渐渐地,他喜欢上了中国的环境和生活,便决定留在中国发展。在中国生活了七年的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2021年,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加入了华为,成为华为新鲜的血液。
他说,他和华为有不解之缘,来到中国工作,于他而言是一场新奇的旅程。
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人才,许多在国外工作的华人学者、专家,也愿意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02 中外科研环境的不同海外科学家来到中国发展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主要还是觉得,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日媒便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投入,是众多海外科学家前往中国的主要原因,毕竟,科研投入越多,就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多报酬。
的确,中国目前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是日本的七倍,也快要赶上美国——2019年,我国的科研投入达到了519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810亿美元。
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身为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不需要再有更大的突破,投入的资金不一定能有足够的收益。
而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又处于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阶段,自然倾向于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为驱力拉动中国各领域的发展。
有美媒认为,中国在2025年的科研投入,极有可能超过美国。
所以,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同样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能够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收益,由于不用担心科研经费的问题,他们也可以更加大胆地去研究,有利于取得更大的突破。
对于一些年轻学者而言,收入可能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果来,但是,国外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限制。
作为一个走在世界最前列的移民国家,种族歧视仍是美国目前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许多外籍学者在美国也要因为签证头疼,有色人种哪怕在某一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也会遭受主流社会的歧视。
在美国工作的西班牙科学家何塞·帕斯托尔-帕雷贾,每次在美国延续签证都要办一系列繁复的手续,这让他十分头疼。
一次,他外出旅游回到美国时,竟然在机场被扣留了两个小时。何塞一气之下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环境比美国要自由、包容得多,在这里,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进行他的研究。
的确,一向以“自由”为口号的美国现如今似乎已经不再自由,繁荣的外表下翻腾着的是无数黑暗与危机。
西方社会如今还有一个通病,那便是喜欢把学术和政治联系起来,讲求所谓的政治正确。
许多学者都因为莫须有的政治罪名被美国当局逮捕,他们为自己辩解,但哪怕逃过了审判,也难以再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这样疯狂的政治环境,是众多学者都特别反感的。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最鲜明的一个特点便是包容,在中国,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种族歧视,近些年,我们的科研环境也更加纯粹。我国包容且善待人才的环境,是科学家们愿意前来的重要原因。
此外,以资本为主导的欧美国家,实验室都要跟大公司合作,以保持资金的稳定。
所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不属于实验室或科学家本人,而是属于大公司。
日本一向跟着美国走,许多企业被美国公司收购,这样一来,科研成果也落到了美国公司手里。
这是一种变相的窃取,可偏偏没有任何法律来遏制这种行径,科学家们一肚子苦水却也无可奈何。
在中国,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的实验资金都来源于国家,而国家政策是向科学家倾斜的,所以,背靠国家,使得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比起欧美,日本一些尖锐的问题比较少,但在日本,没有多少好的岗位和机会留给年轻学者。
由于老龄化问题严重,日本一直在延迟退休年龄,这就使得年长的学者长期霸占学术界的权威地位,而年轻人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可是,日本的环境对于年长的科学家来说,也并不是那么友好。日本大学教授退休的年龄是65岁,退休后要还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学校不会为你提供资金和场所。但是,中国对人才十分重视,可以解决这些后顾之忧。
总而言之,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相比中国,他们现如今的科研环境都不是那么友好,在中国,科学家们显然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所以,海外科学家们纷纷“逃”到中国,也不足为奇。
03 中国的崛起
不管是科研环境也好,科研投入也好,中国能够吸引那么多的海外人才,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崛起。
正是因为我们国力强盛了,原本驻扎在海外的人才才愿意归国,其他国家的学者才愿意到中国发展。
曾几何时,我国的科研投入只相当于美国的一个零头,现如今,我国的科研投入却即将赶上美国。
也只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才能有更多的底气推动科技的发展。
西班牙学者佩德罗·拉沃尔达在中国的七年间也感受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他看到中国的街道越来越宽,大楼越盖越高,高铁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就连买根葱都有人给你送上门,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与外国相关机构的合作更加紧密。
“我看到许多欧洲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提供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帮助中国更好地优化生产。而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也在帮助欧洲企业快速成长。”
2020年底,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现实,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方便包容的生活环境、强大的基础科学实力等,吸引着许多科技企业的目光,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学者,广东成为外籍学者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拉沃尔达说:“他们(指西语国家的专家)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也看重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机遇。”
此外,在国家整体良好的发展土壤中,中国的企业也推出各种措施来吸引高端人才。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在讲话中就提出,要“敞开胸怀,不拘一格,更加积极进取获取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国际竞赛等过程中,发现了优秀‘高鼻子’,就和‘高鼻子’建立感情,把他们吸引过来。
我们还要专门去找‘高鼻子’,尤其是在美国欧洲留学或工作过的各国优秀人才,吸引来中国工作。”
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强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氛围,让许多海外精英都不得不佩服。
2010年,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550.4万人,截至2019年底,这一数量却达到了7839.8万。中国每年的科学和工程学博士数量达到了3.4万人,几乎赶上了美国。
2021年10月,人社部还发文称:2021-2030年,我国每年将培养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其中,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精、尖领域的人才。
我国涌现出的人才越来越多,而中国科研团队的热情,也让外籍学者赞叹。
日媒提到,中国人对科学研究抱有非常大的热情和干劲,这让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更具活力,也更容易取得成果,科学家肯定更喜欢在这样的氛围内工作。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中国自是已经今非昔比,人才涌入已是大势所趋。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相信在未来,中国能焕发出更多的光与热,东方的灯塔,会更加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 《全球科学家,正纷纷涌入中国!》(暴财经)
- 《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家:一位西班牙专家的“东方探险”》(新华社新媒体)
- 《任正非:敞开胸怀,解放思想,从全世界吸引“高鼻子”来中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