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义灭亲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也不循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下一句怎么接(大义灭亲的是与非)(1)

典出《左传·隐公四年》。公子州吁是卫庄公的儿子,很受庄公宠爱,听之任之,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不加禁止,还让他带兵。大夫石碏【què】劝庄公说:“疼爱孩子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宠爱太过,会导致骄横、奢侈、淫乱、放纵,这些都是走向邪恶的原因。”卫庄公不听,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称卫桓公。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关系很好,交往甚密,石碏也管不住石厚。到卫桓公当国君时,石碏就告老还乡了。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后来州吁因对桓公不满就杀了桓公自立为君,并拜石厚为大夫。但是老百姓都不拥护他,就让石厚去问他的父亲怎么办。石碏说:“州吁如果能得到周天子的接见就可以了。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如果去让陈桓公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

州吁和石厚就去陈国拜见陈桓公。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这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把他们抓起来。”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后,请卫国派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州吁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弑君篡位成功的君主,从大的道义上来说确实是大逆不道。石碏为了维护周礼维护正义,利用州吁和石厚对他的信任,用计杀了这两个人,在历史上赢得了大义灭亲的美名。

大义灭亲下一句怎么接(大义灭亲的是与非)(2)

从这件事对卫国的发展和影响来说,我觉得石碏做的不一定对。州吁篡位后还是在想办法把卫国经营好的,史书上也没有他欺压老百姓的记载。为了树立威信,和郑国打了几仗,虽然打赢了,老百姓还是不服。这才让石厚去向他父亲请教怎样才能得人心,如果这时石碏把一些正确的治国理念灌输给他们,说不定卫国会强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