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齐王谈话古文(孟子梁惠王深耕易耨)(1)

《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朱熹《孟子集注》:“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易,治也。耨,耘也。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君行仁政,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训“易”为“治”。

赵歧注:“易耨,芸苗令简易也。”焦循袭赵说云:“此耨为耘苗,若训易为治,治耨于辞为不达。且上云‘深耕’,谓耕之深;此云‘易耨’,则为耘之易也。禾中有草杂之,则烦扰矣,故芸之使简易。”辩之甚详。

孟子与齐王谈话古文(孟子梁惠王深耕易耨)(2)

然“芸之使简易”与“耕之深的语法结构也不尽相同。“深”是言“耕”,而“易”为“简易”,是言“苗”,非言“耨”,似乎于理也有不达。

王引之《经义述闻》:“易者,疾也,速也。《管子·度地》篇曰‘大暑至以疾耨杀草秽’是其证。齐语曰‘深耕而疾耨之以待时雨’,义亦同也。”解“易”为“疾也,速也”,极是。

“深耕”与“速耘”构语一致。因其“疾耘”而有“暇日”以“修其孝弟忠信”。

“制”,赵歧训“作”,朱熹未注,焦循《孟子正义》:“谓使民作梃,言近于迂。……制宜读为掣。谓可使掣木梃,以挞其坚甲利兵。若诚自恃施仁,造作此梃,即宋公不禽二毛之智矣。”

杨伯峻《孟子译注》说:“焦循谓读为掣,恐误。”我以为焦循不误。梃,杖也。杨氏译作“木棒”。木棒极易,何需言作?“暇日”以“修其孝弟忠信”,未尝有作。“忠信孝弟”得修,则“出”“入”皆合于规矩,可使其“掣梃”以挞强而效其忠矣。焦氏疏尽得孟子精髓。

孟子与齐王谈话古文(孟子梁惠王深耕易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