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间,浙江卫视播出《无限超越班》第四期的内容。随着这一期的播出,这档综艺真人秀的首轮视频表演内容也正式结束。虽然这档综艺明星云集,话题不断,但最终形成的观众口碑非常难看,豆瓣只获得了3.9分的成绩,离及格都有很远的距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无限超越班香港收视率(无限超越班口碑扑街)(1)

其实,《无限超越班》首轮比赛真人秀当中的选段作品,已经说明了一切。对于这档综艺而言,表演内容之外,搞了不少话题噱头。这些话题噱头,让很多观众厌恶,并且称之为“剧本痕迹明显”。而在话题噱头之外,真正呈现质量的表演内容上,这档综艺又从源头上失败了。

为什么说《无限超越班》的第一轮的八个作品,是从源头上失败了呢?因为吴彤导演只学会了如何消费港剧的皮毛,却没有学会,或者说一直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经典,什么才是港剧的经典,和港片的经典。吴彤是“畅销型”综艺导演,他可能觉得,能够播出大火的,就算是经典的。实际上,略微有影视常识和文艺常识的观众便知道,经典和大火,是不必然对等的。

无限超越班香港收视率(无限超越班口碑扑街)(2)

在《无限超越班》的首轮竞演当中,导演组选择了不少的曾经大火的港剧作品。但这些作品,无论放在当年,还是放在当下,都只能称之为商业上的成功,很多人的观看记忆,但并非经典。《宫心计》、《金枝欲孽》、《冲上云霄》等等作品,不过是典型的商业剧作品罢了。乃至于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记》和《射雕英雄传》等等武侠作品,在文艺理论层面上来讲,也是存在争议的。

说金庸武侠的艺术价值存在争议,可能部分读者还不知道。因为金庸老先生有多部作品问世,大火,且老先生已经去世,所以,金庸武侠成为大家愿意称之为的经典内容。然而,在文艺批评领域当中,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素来两极分化。中国知名作家王朔便曾多次写文章说,金庸的东西,口腔快感罢了,并不高级。王朔之外,也有不少文艺理论家持有类似的和新的关于金庸作品的批评。

无限超越班香港收视率(无限超越班口碑扑街)(3)

整个香港文学和香港影视剧的通病问题便是,“我无力讲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我只能通过一个相对架空的故事,去灌注我有价值的社会学情感”。《无限超越班》上,已经播出的八个作品,每一个,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港剧目前面对着一个最大的掣肘难题,那就是,假。而且,港剧从业者们明知道这种假,必然会被时代抛弃掉了,但是,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表演体系上,他们都无能为力。

在《无限超越班》的舞台上,尔冬升导演试图通过作品,为港剧保留最后的颜面,但依旧无能为力。尔冬升导演在现实主义层面上,是有追求的,曾拍摄了不少的试图追求写实的影视剧作品。但是,尔冬升导演北上之后,也面对着巨大的创作上的茫然感。比如,《我是路人甲》虽然走写实路线,但依旧是电影人自己的小情感。

无限超越班香港收视率(无限超越班口碑扑街)(4)

这次,在《无限超越班》舞台上,尔冬升导演拿出了《射雕英雄传》的选段,并且进行了最后的升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尔冬升导演是知道港剧为何不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因为港剧写实能力太差,对当下生活缺乏人文关怀。所以,在这个选段当中,最终嫁接的是《我是路人甲》的内容,是几位青年演员当中的一位大师姐,混不下去了,选择回老家干朝九晚五的工作。

这个女演员放弃演员职业回老家干朝九晚五工作的故事内容,确实可以扎到部分观众的内心深处。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少的基数群体。甚至于可以说,这种诉苦剧,属于典型的影视工作者的自我矫情。《装台》当中,顺子兄弟们累死累活。《小舍得》当中小女孩在菜市场公厕旁边生活。哪一个,不比影视工作者的这种自我诉苦更苦呢?

无限超越班香港收视率(无限超越班口碑扑街)(5)

尔冬升导演之所以改编《射雕英雄传》,想要把情感点落到现实和当下,正式明白港剧落后的原因。但是,尔冬升导演依旧缺乏最广大观众的最真实生活经历。他只能在影视工作者的小圈子当中自我诉苦,并且把这种苦无限放大,试图成为大家之苦,实则,大家看了之后,会觉得,你们影视工作者是真的矫情,你们嚷嚷的苦,我们一丁点都看不出来,你们怎么这么不能吃苦呢?因此,演员们越是通过作品自我诉苦,观众们就越厌恶,越要提日薪几百万的小概率事件。

反观同样是浙江卫视的《我就是演员》舞台,邀请的是很多国内的一线编剧、文学家和演员,大家就相对清醒,知道怎么完成现实主义的作品,如何让作品具备最真实的刺痛感。可以说,《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部分作品是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反观《无限超越班》,拿着曾经的流行当经典,只能堕落到自嗨的境地当中。所以,这档综艺目前只拿到3.9分,也是《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文/马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