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十大禁忌(肠内营养注意事项)(1)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肠梗阻、胃肠道大出血,顽固性呕吐为禁忌证。有肠麻痹时,宜先用静脉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再改用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的十大禁忌(肠内营养注意事项)(2)

并发症与防治

肠内营养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远不如肠外营养多而严重。但应用不当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插管本身并发症 长期经鼻插管,可引起鼻腔、咽部粘膜糜烂,长期压迫十二指肠或空肠,可导致出血、穿孔。经胃或空肠口插管者,可引起周围感染或瘘的发生。

2. 腹泻、腹胀(最常见) 由于营养液温度过低、浓度过高、滴入过快、污染等。营养液浓度过高是引起渗透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一般经调整浓度、量、速度后即可消失,严重时可在要素膳中加入少量鸦片酊或次碳酸铋即可奏效。

3. 代谢方面并发症 ①倾倒综合征样症状。原因是大量高渗溶液进入小肠,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以致循环血量骤减所致,开始时宜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②以葡萄糖作为主要热源的要素膳,可引起高血糖的发生,严重的可发生高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可用胰岛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停用肠内营养时又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故应逐渐增加或减量。③高渗性腹水与氮质血症。常发生于营养疗法4~14天内,应用要素膳后,尿量明显增加,有时超过当天入量,可能与要素膳的高渗性利尿作用有关,可同时伴有嗜睡、发热、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等。改用低浓度营养液与补充水分后多可缓解。④由于应用要素膳后结肠内细菌减少,使维生素的合成减少,致凝血酶原过低,可引起出血倾向。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k。⑤长期接受低脂肪要素膳治疗的病人,可能发生必需氨基酸缺乏,可改用含有适当脂肪的要素膳,或适当加鸡蛋,植物油等。⑥注意各种电解质、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

肠内营养的十大禁忌(肠内营养注意事项)(3)

监测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虽监测手段不太复杂但也十分重要,可及时了解治疗效果,方案是否恰当,有无必要修正,以防并发症发生。

1.开始应用3天内,每天查血糖1次;尿糖、尿酮体3次,稳定后每天测1~2次。

2.每天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及热能、氮和脂肪入量。

3.每周检查电解质的浓度2次,注意有无水钠潴留或腹水征象,有无低钾、低钙、低镁、低磷血症。必要时血气分析。

4.每周检测1次体重、上臂周径、皮皱厚度、肌酐/身高指数,体重/身高比等,可作营养评价。

5.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6.每周检查肝、肾功能1~2次。

7.凝血酶原测定、氮平衡测定,也是评价营养疗法疗效的主要指标。

8.静息热能消耗(bee)值的测定,以便随时根据病人需要量的变化不断修订营养配方,切忌一成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