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京的低温天气让部分蔬菜品质下降,损耗率大幅增加,也影响正常蔬菜市场供应。11月30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王福东表示,寒潮天气蔬菜采收后的管理也很有讲究,“种植户们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采收标准。”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采收标准

“受大范围降温天气影响,会导致蔬菜上市数量减少,再加上目前国内蔬菜运输多采用常温运输,运输环节风险增大,易发生冷、冻害的叶类蔬菜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比较大,北京的种植户们可利用地区优势提高种植效益。”王福东介绍,油菜、小白菜、散叶生菜、芹菜等采收标准要求不严格的叶类蔬菜,可适当提早采收上市,较高的市场价格可弥补提前上市产量降低造成的损失。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可采取保温、增温措施,促进果实成熟,提早上市。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艳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

采收前发生冷害的红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供图

“达到采收标准超过正常销售能力的蔬菜,可暂时存放,陆续上市销售;前期气温高,未及时采收的露地蔬菜,应尽快采收;成熟度达到四成以上,但未达到上市标准如大白菜、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等蔬菜,应带根采收,采用假植等方式延迟生长;达到采收标准,确实无法正常采收的,可用薄膜覆盖等方式延迟采收。”王福东建议大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采收标准,叶类蔬菜提早采收,果类蔬菜适当提前采收,满足市场供应,提前获得收益。

未达到销售标准的蔬菜创造条件其继续生长

王福东称,大风降温、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设施内湿度大,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水分含量高,采收时极易带泥。采收时应设法减少蔬菜带泥,同时避免出现机械损伤,杜绝在销售前对蔬菜清洗,为后续环节保持好商品性奠定基础。“蔬菜带泥需要清洁时,应避免整株清洗,只清洗或用湿布擦洗带泥部分,清洗后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进行吹风、晾晒,从而保持良好商品性状。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因带泥较多,可用湿布擦掉泥土,降低清洗后发生冷冻害的风险。”

同时,应根据蔬菜种类、采收成熟度、贮藏时间、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贮藏设施设备。没有固定贮藏设施的,可采用冬季闲置塑料大棚、房屋、地窖、阳畦等方式贮藏。比如,可用冬季闲置塑料大棚、改良阳畦、沟藏等方法,贮藏成熟度低、未达到销售标准的大白菜、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等蔬菜,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温湿度条件,使其继续生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艳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

贮存成熟度低的大白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供图

“首先,对于想要贮存的蔬菜,应根据蔬菜种类、采收成熟度、贮藏前保存状态,确定是否适合贮藏,对于已遭受冷冻害,可能影响贮藏效果的蔬菜,应及早销售,或进行加工,变换方式保鲜。其次,选择贮藏方式,如达到采收标准的大白菜、娃娃菜,可采取假植、堆藏、沟藏、窖藏、冷库、气调库等方式,但对于采收成熟度较低的蔬菜,需要选择能够继续生长的方式。如只有五至六成心的大白菜,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还能继续生长。对于成熟度更低的娃娃菜、大白菜可采取晒干等方式,增加收益。”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艳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3)

成熟度极低的娃娃菜被晾晒成干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供图

王福东提到,还要注意贮前晾晒、整理、预贮,以及设施设备消毒、增加保温、保湿设备等。“掌握正确码放方法,包括码放方式、高度、宽度,通风道的设置,创造适合的温湿度条件都很重要。”不同蔬菜种类,贮藏条件不同;同一蔬菜成熟度不同,也存在差异;贮藏期长短不同,要求也有所区别。比如,目前露地只有拳头大小的花椰菜,就可能没有商品价值,但创造继续生长条件,在阳畦、大棚假植,让其继续生长,大约在元旦过后,能达到商品销售要求。

市民采购蔬菜后可用保鲜膜包裹为蔬菜防寒

此外,寒冷天气设施内外、室内室外温差大,采收、运输、销售、配送环节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王福东表示,采收后注意保温,避免蔬菜发生冷、冻害,减少蔬菜损耗率。采收、贮藏、运输、销售、配送环节,应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棉被,使用保温车辆运输等措施,封闭货车应加辅助保温措施运输,配送蔬菜应使用保温箱,常温配送蔬菜的,应注意环环相扣,避免蔬菜在没有效保温措施的环境中长时间存放,造成冷、冻害、机械损伤等问题,降低蔬菜采、运、销各环节的损耗率,最大限度保持蔬菜商品性,减少经济损失,降低极端天气下的蔬菜损耗率。

建议市民采购蔬菜后采取保鲜膜包裹等措施,减少在室外停留时间,降低蔬菜发生冷冻害的风险,特别是叶菜、苗菜、带水蔬菜。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