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

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对不起,今年涨到8万了……

暑假刚刚结束,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账单: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2)

从表单可以看出,孩子暑假总共报了5个培训班,一个国外游学营。算上车费、饭费,一个暑假至少花费8万。

抛开花费高低不说,5培训班 1游学的配置,在国内儿童暑期培训的大潮中,只能屈居中游水平。钱江晚报曾有一个报道,一个五年级的女孩,暑期报了11个培训班 2个夏令营,涉及语数外、编程、书法、游泳等不同科目。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被塞满不同的培训课。

“现在没有家长不给孩子报班的吧。感觉周围太多牛娃,一比就觉得女儿和她们差距大,所以暑假要补。”在被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报这么多班时,女孩的妈妈这样解释。

同样念五年级的桃桃,除报了常见的小提琴、舞蹈、主持人等艺术培训班外,还特别报了被称为“精英培训”的“儿童CEO气质培训班”“儿童皇家马术”。

“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反正爸爸给报了就来呗!”桃桃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3)

《凤凰周刊》的调查数据显示,00后比90后数量少了3000万,但是00后参加课外培训的时间,达到了90后的3倍。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 2015)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参加 PISA 测评的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份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长57.1小时,用于课外学习时间为27小时,在所有参加测评的国家及地区中仅次于阿联酋。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4)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警惕:无效的教育正在吞噬孩子的时间

如此密度的培训,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开阔一下视野,但同时也会附带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培训时间上不好安排,容易撞课;其次,不少孩子都难以在一个兴趣班中坚持到底,跳班现象时常发生,一个绘画班上到中途,没兴趣了,又去了轮滑班,每个班都学不了几节课,一个暑假已经过完了。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5)

第三,培训班多数是以“速成”为教育目标,它不系统地教孩子方法和逻辑,更多时候它教的是一些讨巧、快速见到成果的“小技术”,从而取悦家长。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也许画好了一个鸡蛋,但却不知道如何去画一个地球。

第四,培训班的学习,无法持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旦孩子的学校课程紧张起来时,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地挥动手里的大刀,果断砍掉那些无助于直接提分的培训。

这些问题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更大、危害更甚的问题:碎片化教育。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信息(事实),二是“联系”。信息是一个个个小点,只有联系在一起,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才能构成知识网络。信息量,决定的是一个人知识的广度,而联系则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深度。信息让人知道有ABCDE5个字母,而联系让人知道ABCDE五个字母的内在关系和逻辑,从而将剩下的字母也写出来。孩子的碎片化教育,与成人的碎片化学习类似,只是一个单纯接受信息的过程。大量散乱、缺乏联系和系统的信息点,不经过充分的整理、糅合、关联,就会像无根的浮冰一样,稍过时日,就会彻底融化进汪洋大海里。而好的教育,应该是教给孩子,如何将一块块浮冰变成冰山的过程。冰山的表层是信息点,中间是逻辑,底层是原理。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6)

碎片化教育通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它具有“速成性”,会教给孩子一些“抖机灵”式技巧,却无法教给孩子逻辑和原理;它缺少明确的、连贯的教育目标和体系;为了降低难度,它大大简化了推演过程,不能带领孩子去思考;一个暑假到头来,父母们会有一种错觉,感到孩子学了很多东西,自己的教育焦虑得到了大大的缓解,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学习到知识背后的逻辑,更不能很好地串联、应用。时间一长,又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碎片化教育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去听课了,听了很多课,然后就等同于学习到了东西。孩子会养成一种对知识浅尝辄止的习惯,既不寻根问底,也不思考规律,满足于“学过”“知道”这种浅层的信息接收,无法建立起知识体系的冰山。如何远离碎片化教育?根据蒙特梭利的儿童九大敏感期理论,6-9岁的孩子正处于文化敏感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呈现出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他们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吸收和探索自然界一切知识。家长首先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同时教给孩子如何去发现知识的逻辑,掌握事物的规律,帮助孩子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7)

6岁的敏感期

不少家长抱着“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心态,给孩子大量报班,孩子付出全部业余时间,收回了一大堆碎片知识,最终一无所获。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父母们可以多观察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与孩子一起规划出一个学习目标,然后像玩游戏打怪进阶一样,在一个领域内纵深学习。事实上,深层学习带来的成果和成就感,会传递给大脑一种正向反馈,促使孩子对这一学科产生更加浓厚兴趣。兴趣,不是天生,而是来自于擅长。

结合到培训班、兴趣班的选择上,可以浓缩为两个关键词,一是去粗存精,二是坚持到底。在少而精中坚持,好过今天一榔头,明天一棒槌。 既然要“去粗存精”,怎样才算得上“精”呢?也是两个关键词:一看课程,二看老师。

前面强调多次,要避免碎片化教育,那么在课程的设计上,至少应该体现三点:延续性、进阶性、系统性。课程是否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否逐步深入?是否能呈现完整的学科骨架?

至于第二个关键词,就无需过多解释了,郭靖在江南七怪、全真七子、洪七公手下学到的东西有天壤之别。

总之,让孩子从最初就养成系统化学习的习惯,会成为他未来一张王牌。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8)

有体系的课程,长什么样子?

科学队长的科学家教研团队在研究市面上科学课程后,敏锐地捕捉到同类课程在系统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为了避免让孩子在文化教育的敏感期接受到碎片化教育,科学队长的教研团队倾力打造适合孩子的一系列体系化的科学课程。

科学队长的iLab实验课:是儿童科学教育的启蒙篇采用交互式双师课堂,线上有科学名师讲解实验内容,线下有辅导老师手把手指导孩子做实验。iLab课堂独创三人小组合作实验模式,在实验中赋予孩子角色感、游戏感,培养孩子的科学认知,启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9)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0)

科学队长主题课:是iLab实验课的进阶版。iLab由36组主题实验组成,横跨4大学科。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对某一学科的某一实验产生兴趣,希望对某个细分领域有更深的了解时,科学队长主题课将带领孩子在细分领域中感受专业的魅力。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1)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2)

小学科学课:是主题课的延伸。无缝对接新课标、小学教材。由北京大学教授刘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等科学名师亲自授课。全方位构建6-12岁孩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打造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构筑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感知力。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3)

培训无效案例的启示(有种无效的教育培训)(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