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第九个心理卡片: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也译为“个性”):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品质,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的特点,对个体行为的特征性模式有独特的影响。

人格的类型和特质理论

tips:关于人格的理论实在是太多了,这里从特质和类型理论中各挑一个分享。

类型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基本的体液,每种体液与一个特定的气质类型(一种情绪和行为的模式)相对应。后来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希腊内科医生盖伦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体内何种体液占主导所决定的,并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类型说与人格气质联系了起来:见下表。

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第九部分(1)

人格的类型和特质理论

特质

特质(trait)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艾森克提出了三个维度

外向性:是指内源导向性的或外源导向性的,可以理解为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

精神质:善良的、体贴的或有攻击性的、反社会的。

艾森克将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勾勒出一个环状图形,并且指出图形中的每一象限代表了盖伦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所提出的四种人格类型中的一种。

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第九部分(2)


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但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

功能性

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稳定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


九部分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但但是,我所分享的都是每章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大家对某一部分很感兴趣,可以自行深入了解,当然我以后也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