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及校正方法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加工过程(1)

一个转子究竟是要进行静平衡还是动平衡,要根据具体情况如转子重量、形状、转速、支座条件及用途而定。一般原则:当转子外径 D 与长度 L 满足 D/L≥5 时,不论其工作转速高低都只需要进行静平衡。当 L≥D 时,只要工作 转速大于 1000r/min,都要进行动平衡。

校正方法

1、去重法:在重的一方用钻孔,磨削,錾削,铣削和激光穿孔等方法去除一部分 金属。

2、加重法:在轻的一方用螺钉连接,铆接,焊接,喷镀金属等方法,加上一部分 金属。

3、调整法:通过拧入或拧出螺钉以改变校正重量半径,或在槽内调整二个或二个 以上配重块位置。

4、热补偿法:通过对转子局部加热来调整工件装配状态。

二、动平衡机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转子支撑处的振动强度(回转体的周期性机械振动信号变为电感信号,用分离解算电路,计算出回转体的不平衡量)和相位(需确定相对原点)来测定转子的不平衡量和方位。由于可以在两个选定的平面上加重或 减重进行动平衡,直至平衡量达到要求。所以通过测量两个支撑处的振动就 可以知道两平面的平衡结果。

转子的平衡包括不平衡量测量(平衡机)和校正(借助于钻床、铣床和 点焊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或手工方法完成)两个步骤。

三、精度等级

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1940 年制 定了世界公认的 ISO1940 平衡等级,它将转子平衡等级分为 11 个级别,每个级 别间以 2.5 倍为增量,从要求最高的 G0.4 到要求最低的G4000。单位为公克× 毫米/公斤(gmm/kg),代表不平衡对于转子轴心的偏心距离。如下表所 示: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加工过程(2)

在您选择平衡机之前,应该先确定转子的平衡等级。

四、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

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加工过程(3)

式中mper 为允许不平衡量,单位是g;

M 代表转子的自身重量,单位是kg; G 代表转子的平衡

精度等级 ,单

位是mm/s; r 代表转子的校正 半径,单位是 mm;

n 代表转子的转速,单位是rpm。 举例如下:

如一个电机转子的平衡精度要求为 G6.3 级,转子的重量为0.2kg,转子的转 速为 1000rpm,校正半径 20mm, 则该转子的允许不平衡量为: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加工过程(4)

因电机转子一般都是双面校正平衡,故分配到每面的允许不平衡量为0.3。

五、动平衡设备(皮带式,两面去重或配重):需给出的技术参数:

1、平衡精度等级(由工况决 定)

2、工件工作转速

3、去重(或配重)位置(去 重钻孔直径和深度)

(另外需注意动平衡与热处

理的先后顺序,热处理后材 质较硬,加工难度增加。)

检测过程:

1、根据工件尺寸合理装夹。

2、确定传感器角度原始点。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加工过程(5)

3、根据动平衡机检测结果, 确定的不平衡量数据和方向

(方向一定不能反),会给 出一个位置。结合上面的参考 数据,通过计算,确定钻孔深度 和数量。孔尽量集中点, 去重 效果明显些。

3、再次检测。

4、循环操作步骤2 直至精度 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