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所处的时代诸侯们为了争夺霸权战乱不休,加之暴君无德,视人命为草芥,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是华夏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无序走向有序,黎明到来前最深邃的黑暗时刻。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庄子,形成了他独特的“道”“我”合一的哲学观。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点评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个“不能忘情”的庄子,表面上来看是一名远离凡俗的隐士,但实则上,他更推崇世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达到“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他在《庄子·人间世》一章中,便讲了四种身处人群中,遇到困境时,如何超脱烦恼、走出迷茫的方法。
一、怀才不遇,事业不顺怎么办?庄子:保持心的虚静,不为名利所烦忧,静待机遇的到来
《人间世》一章,庄子主要是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全自我,解决人际纠纷的智慧。
该章节一共讲了七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颜回适卫”,庄子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论点:
品行不端正的人,我们真的能够用善行感化他们吗?
一个人德行纯厚,就能受到他人的善待吗?
一个人与世无争,就能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吗?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庄子借用了名人名言,他请出孔子和颜回,表演了一出精彩的舞台剧。
颜回打算到卫国去上班,就向孔子告别辞行:“老师,我听说魏国的现任国君年轻气壮,横行霸道,百姓们苦不堪言,日子就快过不下去了,我打算去治理卫国,让卫国恢复生气。”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摇了摇头:“唉!你如果就这样去卫国,恐怕会被卫王给杀害的。你自以为知道得多就去教育对方,你应该知道过分强调道德就不是道德了的道理吧?
道德沦丧是因为沽名钓誉,智慧外露是因为争强好胜,这两者都是引起人们争斗的凶器啊,你这样去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呢?
况且,就算你的品性纯良,但这并不意味着卫君就会重用你。如今你到他的面前,给他讲述美德的事情,就等同于你要用自己的优点去衬托他的缺点,哪怕你并没有比较的意思,在旁人看来,也会认为你是用卫君的丑行来彰显自己的美德,到时候,你恐怕会招来别人的谋害!”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虚心请教孔子:“老师,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请老师教我。”
到此,孔子说出了庄子想要讲出的第一个重点:“你要放空自我,斋戒清心,我就告诉你方法。”
颜回的回答让孔子哭笑不得:“老师,我家中贫穷,不喝酒、吃肉已经几个月了,这样就行了吗?”
孔子解释说:“你这是祭祀前的斋戒,不是我想说的心斋。心斋,指的是不用耳眼鼻口去感受世界,而要用心去感悟天地。”
《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孔子又说:“你要学会放空自我,不为名利所动,这样你进入卫国之后,便可以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卫君愿意重用你,你就给他讲解治国的道理,如果他不愿意,你就离开卫国,心思要无杂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怀才不遇而引发的困惑。”
庄子认为,人的烦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想要炫耀的心思,二是追求名利的“欲望”。
这并不是说,不能追求名利。
毕竟人是群体生活的生物,我们每一个个体在人群之中都是构成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完全断绝人和社会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庄子便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淡泊名利,有机会就去争取,没机会就静待机遇的来临,不必强求自己去追逐名利,那样就不会为了面子之类的东西而招来烦忧。
二、被迫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该如何调节情绪呢?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比如理想和现实之间,就经常藏着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吃泡面为理想而打拼,还是过那种一辈子一眼就看得到头,十分稳定的日子?”
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利弊,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可有些选择题,却未必如此“温柔”了,成人世界里的选择题,绝大多数都是单选题,在取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迫选择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种时候,我们该如何来调解情绪,办好这件事呢?庄子讲了一个“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故事。
楚王让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叶公子高知道自己斤两,他的内心十分慌张。他以前就听说齐国对外国使臣表面恭敬内心怠慢,现在让他去,这不是尚未出师,败局已定了吗?到时候齐国那边受了脸色,回来还要被楚王严惩,两面都不讨好。
结果还没出使,他就吓得不知所措了。
叶公子高便去请教孔子,自己该怎么做。
孔子说:“出使国家,传递两国国君的态度,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两国国君喜悦的话里必然存在着过度客套的夸赞之词,愤怒的言辞里必然存着过度憎恨的话,臣子如果无法揣摩好其中的分寸,国君必然会迁怒臣子。”
我们把环境变换一下,假如老板让我们代表公司去和别的公司谈生意,我们就能体会到叶公子高的烦恼了。
两边公司的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早已风波暗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种意义上来讲双方谈判的激烈程度其实并不亚于战场。
谈判成功,则臣子未必获利,而一旦出使的结果不理想,臣子必然成为君王迁怒的对象。
这样的任务,显然不是员工喜欢做的,可碍于生命(扣工资)的威胁,我们却不得不这样去做。
这时,庄子借孔子之口说了:“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喜怒都不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知道事情的结果无法轻易改变,却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到了极致的体现。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要去适应环境。
在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成员,但放到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显得很微小,这个道理其实我们成年那一刻就应该懂得:
“父母不是无所不能,他们抚养我们时,已经给了我们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环境,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感恩。”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缺了我们,还是会一样的运行。”
大环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去发展,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那只会让我们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正确的做法,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去适应、去了解,去解决困难。
三、与性格恶劣的人一起共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庄子:维持表面的礼节,内心保持自己的天性古时候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隐士叫颜阖,他精通上古圣贤的治国之道,卫灵公便邀请他去当太子的老师。
颜阖便请教卫国贤士蘧伯玉:“如今有一个人,天性凶残好杀,和他相处时,稍微不顺遂他的心意就会给国家招来祸患;如果遵守他的规则,又会危及到我自身的安危。他是那种能够发现别人过错,却不知道别人为何犯错的人,请问和这种人相处,我该怎么应对呢?”
《庄子》: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 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说:“你不如表面上与他保持着亲近的态度,内心则保持本心,根据他的秉性再进行引导。不过,亲近他不适宜太过亲密,疏导他不适宜太过明显。
你听过螳臂挡车的故事吗?螳螂得意于自身的力量,去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如果自信自己的学识,难免步入螳螂的后尘。
你知道养虎的人吗?他们不拿活物喂养老虎,是为了抑制它的凶性,那些让老虎顺从的人,是因为饲养员顺从了老虎的天性,而不这么做的人都被老虎咬死了。
你知道养马的人吗?他们用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生怕马过得不好。结果只因为养马人看到马身上有一只牛虻在吸血,他拍了一下马背,马就受惊踩伤他逃跑了。”
看完了整个寓言,咱们再来看庄子劝导大家表面顺从的观点,就不会觉得那么“堵得慌”了。
庄子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生命安全尚且无法保全,远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讲求法制。好比颜阖要教导的卫国太子,这教个书还牵扯到国家的命运了,可想而知,普通人要想生活下去,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心里的一点小情绪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养虎的人依据老虎的天性去引导,结果老虎就从森林之王变成了笼子里的野兽,而自信自身力量以为自己能够挡车的螳螂却失败了,有时候真的没必要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折磨自己。
四、身处斗争激烈的环境当中,该怎样保全自身的利益?庄子:低调沉稳、不炫耀,做一个和大家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有一个姓石的木匠在齐国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了一株被当地人祭祀膜拜的栎树,这株栎树有百尺之围,当地人都称它为“神树”。
木匠看到后,却停都不停,直接走了。
徒弟很好奇:“老师,自从我跟你学习木工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见你对大树看都不看一眼的,这是为何呢?”
老师叹了口气:“唉,不提它了,这是一株没有用的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瞒(污浆),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简而言之,木匠觉得这树太菜了,什么用都没有,它才能长这么大。
晚上的时候,树给他托梦了,树质问他:“你有什么可以和我相提并论的东西?”
“你口中有用的木材很快就被人砍掉了,而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种不被人砍掉的方法,还有比活着更有用的方法吗?况且你和我都是自然界的生灵,你马上就要死了,你又哪里知道树木活得久是无用的道理!”
木匠醒来后,如醍醐灌顶,原来以前的自己那么浅薄,木匠便把自己的感悟讲给了徒弟,希望他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徒弟不屑一顾:“他希望自己无用,怎么又去当社神之树呢?”
木匠呵斥道:“你不要再说话了!如果它不去当社神之树,又怎么能够受人们祭祀,活这么久呢?这是它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的智慧啊!如果用常理去理解它的做法,不是差得远了吗?”
栎树能够长久存在的方法很简单,就像木匠说的那样它看上去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人们才没有砍伐它。
如果将栎树放到人类世界中,这种无用我们可以看作低调、沉稳的生活态度,它不像同类那样锋芒毕露,去炫耀自己的财富、知识,故而不会因为攀比惹人嫉妒,致使自己陷入烦恼之中。
细细思量,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不是也可以靠这种方式减少呢?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