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怡红院最后的欢乐 1.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共是三两二钱银子,预备四十碟果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赏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赏析(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赏析)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赏析

一、怡红院最后的欢乐

1.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共是三两二钱银子,预备四十碟果子。

2.上面就是怡红院八个丫鬟,她们出钱为宝玉过生日。她们的钱加起来一共是三两二钱的银子,购买力是四十碟果子,可以想象小说中的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也侧面说明丫鬟们对宝玉也是极好的。

3.林之孝的来巡查了,特别最后走的时候说了一段话,“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4.上面这段话很有意思,林之孝家的矛头直指宝玉和宝玉身边的丫鬟们,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没有规矩,行为不当”。还记得上回说秦显家的被退出厨房吗?林之孝家的可是受了秦显家的好处了,也暗写柳家的没有给她好处,原因柳家的和宝玉这边走得近。林之孝的女儿是林红玉,她表面上是被凤姐挖走了,攀高枝了。实则在怡红院里处处受气,林之孝家的从心里应该很讨厌宝玉身边的丫鬟。由此也可以看出,荣国府内部以及下人们矛盾重重,处处暗地使坏点子,钩心斗角。

5.一时将正装卸去,头上只随便挽着纂儿,身上皆是长裙短袄。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三色缎子拼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6.曹雪芹非常擅长外貌描写,上面又是一段很真实的服饰描写,众人说芳官和宝玉像兄弟,可想芳官扮相像男孩,为了后面的名字“耶律雄奴”做了铺垫。

7.她们感觉人少不热闹,又去请了黛玉、探春、宝钗等人,探春听了却也欢喜。因想:“不请李纨,倘或被他知道了倒不好。”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探春心思很缜密,请来了李纨,理家三人组到齐了,到时候即使贾母和王夫人怪罪下来,众人都参与,贾母和王夫人必然不会说太多。

8.众人玩抽签了,整部《红楼梦》全方位写出来中国古代传统文字游戏,令人目不暇接。①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的这个签,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冰冷的外表,炙热的心。仅从外貌已让人动容。②贾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众人说她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探春也是王妃不成。这预示着探春远嫁。③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关于李纨我们前面判词和曲讲了很多,她以后会脱离贾府,过得很好。④史湘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接下来湘云和黛玉还互相拆台开玩笑。我认为这句话预示着湘云在深夜静悄悄的死去。⑤麝月:开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是袭人的继任者,但是命运也是悲剧。⑥香菱:连理枝头花正开。预示着香菱将要遇到命中克星夏金桂,灾难要开始了。⑦林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我的理解是黛玉会被宝钗所盖住,空悠悠一人而走。⑧袭人:桃红又是一年春。预示着袭人将离开宝玉,嫁给蒋玉菡,又是一个新的“春天”。

9.这次聚会,是贾府小姐们、丫鬟们最开心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同时意味着各种问题即将显现出来。

二、妙玉拜寿

1.宝玉看砚台底下压的是什么?一看是“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连忙想回信,可是不知道怎么说。因又想:“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宝玉第一时间想的是请教宝钗,而不是黛玉。可想宝钗的知识面是高于黛玉的,只不过不如黛玉的才学伶俐。

2.过了沁芳亭,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颤颤巍巍用的好,可想邢岫烟身材瘦弱,真是弱不禁风的样子。恰巧的是邢岫烟是妙玉的老邻居,从邢岫烟嘴里我们可以知道,妙玉之所以来到贾府就是因为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才来到贾府。另外她对妙玉的评价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这个评价很中肯,妙玉也绝不是像黛玉一样的仙女存在,说明她有超脱的一面,也有俗气的一面。

3.妙玉之所以称自己是槛外人,源于一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还称自己是“畸人”。邢岫烟直接让宝玉回称自己是“槛内人”就好了。由此可以看出邢岫烟看人也是一针见血,她的眼界高于妙玉的。

4.宝玉给芳官起名叫“耶律雄奴”,讲了一大堆。总的来说,宝玉还是欣赏“胡人”多一点,这在传统思想里可是叛逆者。结果宝玉一起头,芳官改名穿男装。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宝琴的荳官作“阿荳“的,也有唤作“炒豆子“的。一阵男装热,其实也间接说明作者对女性地位提高了。

三、贾敬仙逝

1.贾敬的死相:如今虽死,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便向媳妇回说:“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2.以前读贾敬之死,他修道吞金修仙而死,我认为很正常。然而我现在有一个想法,贾敬会不会是自杀?如果是自杀,又为了什么?贾敬虽然出场不多,通过贾珍的精明来看,贾敬比贾珍老道多了,他和道士们胡侃,真的不问世事吗?我看未必,贾敬身在贾府之外,可谓对荣宁二府里的矛盾,一清二楚。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更是心知肚明。他此时突然死掉,有些莫名其妙,我推测贾敬可能知道贾府要倒了,此时死了保留全名该多好。

3.荣府中凤姐儿出不来,李纨又照顾姊妹,宝玉不识事体,只得将外头之事暂托了几个家中二等管事人。氏不能回家,便将他继母接来在宁府看家。他这继母只得将两个未出嫁的小女带来,一并起居才放心。尤氏二尤要登场,新的好戏要开场。

4.贾蓉对尤氏姐妹毫不尊敬,可想贾珍会如何?贾蓉笑道:“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都够使的了。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谁家没风流事,别讨我说出来。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利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姑娘那样刚强,瑞叔还想他的帐。那一件瞒了我!”

5.贾蓉的这段话,很有意思。汉唐时期,确实伦理关系很错乱,还说出了凤姐和贾瑞的事情,可想贾府内部的伦理关系也是混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