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古琴秋意浓,翩翩山林舞惊鸿。

你可曾被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琴音之和惊艳?又或者为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而动情?

古琴,琴音清脆而婉转,情愫万千而绵长。在古代,它被称为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讲究的正是琴乐的安静悠远。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

而这其中的精髓,在于“静”,一是要求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指抚琴人得有安静的心境。此番下来,古琴袅袅之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和“天地之音”。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2)

汨罗,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圣地,造就了它独具个性的城市气质。古琴文化中,与屈原相关的琴曲有十首之多,仅《离骚》就有37个版本,特有的地域文化成就了特有的血统,古琴也成为研究屈子文化新有的路径。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3)

第一届汨罗江雅集现场图

继去年首届汨罗江雅集举办后,6月16日,屈子文化园邀请了一群古琴演奏家联合举办“己亥端午纪念屈原古琴音乐会暨第二期汨罗雅集”活动,从曲意到细节,从拨弦到心境,一起与乐共鸣,领略古琴的曼妙世界。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4)

屈原问渡

己亥端午纪念屈原古琴音乐会

暨第二届汨罗江雅集

活动时间丨6月16日

活动地点丨汨罗市屈子书院

主办单位丨汨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楚兮文化、嘉树文化传媒

联合主办丨岳阳市文化产业协会

协办单位 | 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

岳阳市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濯缨琴社

湖南阳艺文化

汨罗华雅工艺

嘉宾介绍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5)

>>>丁霓裳

丁霓裳,自幼热爱中国文化艺术。幼秉庭训,七岁随父丁承运学习古琴与书法。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戴晓莲教授;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性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2015年在国家图书馆精品课程《道法自然•天地同和——论古琴的文化精神》十集公开课系列讲座中担任古琴示范演奏;参加2017《白云黄鹤•知音琴台——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等。

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及演奏。如:2016年德国汉堡大学《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2017年台湾《古琴、音乐美学与人文精神——跨领域、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纪念梅庵琴派诞生百年暨古琴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梅庵派琴曲〈捣衣〉风格探源》。

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6)

>>>蔡鸿文

武汉音乐学院尺八课程讲师、西安尺八研究会名誉会长。毕业于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以「现代尺八制作与型制变革之研究」取得民族音乐学硕士学位。曾陆续跟随国际尺八演奏与制作家John Kaizan Neptune学习现代尺八制作与吹奏、向冢本平八郎学习明暗流尺八制作与吹奏、向菅原久仁义学习古典尺八本曲演奏、向宫田耕八郎学习现代七孔尺八演奏、向青木彰时学习琴古流本曲演奏,博采众长于一身,兼修尺八演奏与制作。

曾于台南艺术大学亚太音乐中心进行尺八教学,并曾获邀于台湾各地与大陆扬州、青岛、西安、武汉、岳阳、上海、丽江、厦门、東京等各地举办尺八讲座与音乐会演出。受聘于武汉音乐学院,于中国各大音乐学院中首开先例开设尺八研习课程,也是目前唯一于大陸地区专业音乐学院中开设尺八课程的专业教师。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7)

>>>欧阳懿

独立艺术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师,中国画专业,尤好丝桐。古琴师承香港中文大学古琴导师苏思棣先生。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8)

>>>周毅

川派第五代传人,川派第三代传人周吉荪孙女,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习琴,师从川派名家顾泽长先生、丁纪园先生。中国民盟盟员、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吉荪古琴研习室理事。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9)

>>>朱益红

武汉音乐学院2011届古琴学专业硕士,师从我国著名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丁承运教授。

现为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古琴、古筝专业教师,岳阳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骨干教师。发表有论文《屈原题材琴曲考略》,编著《<离骚>琴曲集成》一书。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0)

>>>易先玲

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博士生在读,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扬琴、古琴双专业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员,亚洲扬琴协会理事,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

古琴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传承人、古琴大师丁承运教授,古瑟演奏家付丽娜副教授。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1)

>>>朱益群

汨罗本地琴人代表,汨罗市第五中学教师,习琴十三年,屈原主题琴曲研习与传承者。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2)

>>>主持人丨张利煌

国家一级播音员。岳阳广播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网眼看岳阳》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曾获得2004年,2018年湖南广播电视播音作品一等奖。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3)

活动流程

6月15日(下午)

14:30-17:00 嘉宾签到

17:30 晚餐

6月16日(上午)

08:00-08:30 早餐

08:30-09:30 屈子祠祭屈

09:30-11:30 屈子文化园观光

12:30-14:00 中餐及休息

6月16日(下午)

14:00-14:30 屈子书院签到

14:30-14:35 主持人开场

14:35-16:30 古琴演奏及互动活动

16:30-17:30 神鼎山晚餐

19:00-21:00 琴友交流

21:00 活动结束,休息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4)

节目一览

《屈原问渡》

四人合奏 黎著虹 高羽非 张春慧 姚梦雅

凄凉调,此曲约创作于宋代,创作者已不可考,乐谱最早见于明1491年的《浙音释字琴谱》,其后1525年的《西麓堂琴统》又名之曰《九歌》。乐曲缠绵悱恻、孤绝伫立、迷惘深重。此演奏谱选自顾梅羹先生打谱的《西麓堂琴统》本,为舞台少见之版本。

《掻首问天》

古琴独奏 周毅

又名《天问》,传为屈原所作。其曲用《楚辞·天问》篇为题材。描写屈原被奸臣害贬,极其忧国忧民,抑郁悲愤 之情。或诉徘徊穷思,不得申冤之苦;或抒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或状仰天悲啸、顿足搔首之愤。全曲旋律凄美,品味高古;音律清厉而雄健;节奏跌宕而昂奇。此演奏本选取传自清末泛川派开创者张孔山传承而下的《秋塞吟》一曲,而此《秋塞吟》与《掻首问天》即为同一曲。

《泽畔吟》

古琴独奏 朱益群

最早存见于明1425年《神奇秘谱》,传为南宋末年“浙派徐门”徐天民所作。民初至民国共有十一种谱本传录。《杏庄太音补遗》云:“屈原见放,自伤其忠之不见用君也,莫知所之,故问渡焉;后即投汨罗而死,后人遂拟是曲以吊之。”用凄凉调,再现屈原行吟泽畔,形容憔悴,徘徊不前的矛盾、抑郁、无力之情。此演奏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古琴大师姚炳炎先生打谱的《神奇秘谱》本。

《梅花三弄》

琴箫合奏 易先玲 周翔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公元1425年)。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全曲共有10个段落,因为主题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

《离骚》(《西麓堂琴统》本)

古琴独奏 朱益红

此曲为唐僖宗时期陈康士所作,是琴曲题材中少见的“依文写声”的体裁,凄凉调,历代相袭,受士大夫忠爱。谱本最早见于明初的《神奇秘谱》,当为唐宋遗音,后世出现37个传本。《西麓堂琴统》本,与《神奇秘谱》体系版本在段落、标题与旋律上有很大的差异,疑为另一个体系。各段有标题:一、叙初;二、仕楚;三、被谗;四、忧愤;五、尽忠;六、冀伸;七、不悟;八、长叹、九、问天;十、远游;十一、不容;十二、独醒;十三、问答;十四、延伫;十五、陈词;十六、处分、十七、犹豫、十八、委命;十九、自疏;二十、纫兰。演奏本为顾梅羹先生打谱的《西麓堂琴统》本。

《水仙操》

古琴独奏 欧阳懿

“水仙”与屈原故事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洞庭山》中提到: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澧,披蓁茹草…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合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泠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屈原,也是最早的“水仙”形象。全国各地有许多“水仙庙”或与屈原有关。

《残唐遗梦》

尺八独奏 蔡鸿文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原作家面对残唐遗迹,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由此作曲……

《离骚》(《神奇秘谱》本)

古琴独奏 丁霓裳

此曲选取我国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打谱的《神奇秘谱》本,成为近代史上第一次能听到的《离骚》的音乐旋律,是琴曲中的大曲,深受琴人喜爱。三十七历代传本中主要皆传自《神奇秘谱》。使用凄凉调,被视为陈康士贴切把握《离骚》原文而创制的体现矛盾踟蹰、凄凉阴郁情绪的专用调式。十八段,标题如下:一、叙;二、灵均叙初;三、指天长叹;四、成言后悔;五、长叹掩涕;六、灵修浩荡;七、回车延伫;八、女类罡予;九、就舜陈词;十、埃风上征;十一、虑妃结言;十二、犹豫狐疑;十三、灵氛就占;十四、巫咸决疑;十五、璚珮众薆;十六、兰芷不芳;十七、远游自疏;十八、临睨故乡。

《橘颂》琴歌合唱

琴歌合唱 濯缨琴社学生

选自于1975年香港老电影《屈原》中的插曲、于岭谱曲的《橘颂》为素材,移植入古琴,编为琴歌形式。词为屈原同名作品《橘颂》中名句,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独立不迁的忠贞意志,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也激励着我们当代的莘莘学子。

古琴,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神农削桐为琴,以通神明之意,和天地之和焉。

屈原在哪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问渡琴音和鸣)(15)

之所以流传至今,不单单是因为它的悦耳,更是它所承载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不妨相约古琴音乐会,听古音古韵,看大家风范。

>>>本活动免费参与,报名预约,谢绝空降。

>>>报名电话:15074098895 姚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