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媛媛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云南医师讯 住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云南省阜外医院)同一间病房的老张和小许这对“难兄难弟”同一天看了血管外科郭媛媛主任的专家门诊,同时确诊,被诊得了同一种病,并被安排在同一天手术,但两人的手术方式却完全不同。

老张76岁,打了全麻,手术当天醒来后发现脖子上划了个5cm的口子,还接了引流管,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正常活动,第4天拆线出院;而小许才54岁,局麻下在大腿根部“扎了一针”,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手术,手术后6小时就下床活动了。

这一老一少,既然是同一种病,为什么手术方式却完全不同呢?为什么年轻的可以局麻微创手术?年龄大的反而要全麻开刀?请听主刀医生郭大夫细细道来。原来老张和小许得的病,都是“颈动脉狭窄”。

我们的颈动脉,是将血液运送到脑部的两根主要的动脉血管,一左一右。当这两根动脉内形成斑块时,大多数情况下,对脑部供血没有影响,但如果斑块越来越厚,就可能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说得形象一些,如果将颈动脉比作高速公路,那么“斑块”就是路上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小,并且少的时候,血流可以畅通无阻。当石头大,并且多的时候,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甚至中断。而颈动脉是向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一旦血流减少,甚至中断,就可能引发脑梗塞(图1)。

颈动脉狭窄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同患颈动脉狭窄)(1)

图一、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表面的纤维样物质如果破损,局部可能会诱发血栓形成。血栓,以及斑块内的脂质物质可能会脱落到血管远端,堵塞到不同的分支就会造成不同的症状。例如:栓子堵塞了眼动脉(临床上称为“眼梗”),就会出现视物不清,黑朦等。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头晕,天旋地转,突然间口齿不清,或者突然倒地,出现几分钟的意识丧失,但是不经特殊处理,都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出现了上述几种情况,千万不要忽视,不要延误,其实这已经在敲响了大面积脑中风的警钟。

小许,正是突然发生了一只眼睛黑朦,另一只眼视力下降,到眼科住了2周没有好转,一检查血管,才发现他的双侧颈内动脉,一侧已经完全闭塞,另一侧也狭窄了超过90%,脑供血仅剩“一线天”。这个时候,就不能选择开刀。因为开刀手术,也就是“颈动脉内膜剥除术”,需要阻断术侧颈动脉,小许对侧颈动脉已经闭塞了,再阻断术侧颈动脉,脑袋没了血供,就会发生危险。

所以,采用微创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就像视频中那样,医生通过穿刺股动脉,先在狭窄远端打一把“伞”,防止术中血栓或斑块脱落到大脑,紧接着释放一枚金属支架,把斑块“挤压”到管壁上,重新让血流通畅。

而老张的情况正相反,他的对侧颈动脉是通畅的,心肺功能等也很好,这时,开刀把斑块“剥离”出来,就是最根治的方法。如视频中那样,医生会病人脖子上开个小口子,显露出颈动脉,阻断两端后切开颈动脉,把黄白相间的斑块清理出来,再把血管重新缝合,这样血管就又通畅了。这就是传统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点,但能够同时进行两种手术的医院却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并不是“开刀”的禁忌,在阜外医院成功进行“内膜剥除”术的众多患者中,最大年龄是83岁。“微创”,也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颈动脉支架的远期通畅率仍然有待观察。

颈动脉被称为“冠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往往合并冠心病等严重问题,同时出现颈动脉与冠脉狭窄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个时候,患者往往有“心梗”和“脑梗”的双重风险。云南省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与心内科、心外科“一站式”修复冠脉与颈动脉,也已经成为常态化。一旦确诊了“颈动脉狭窄”,医生需要具体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颈动脉狭窄的原因、狭窄部位、合并症等,来制定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正如文中的老张和小许,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最终都成功解决了这个中风的元凶。

专家简介

颈动脉狭窄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同患颈动脉狭窄)(2)

郭媛媛,副主任医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负责人,耶鲁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培养血管外科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委会常委,云南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颁发“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卫计委医学后备人才,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主攻“主动脉疾病及下肢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治疗”,提倡“用最小的创伤治疗最复杂的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