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说红楼(二十):贾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

文/第一滴露珠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之死(露珠说红楼二十)(1)

元春

贾元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位置排第三,仅次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我一直想写一写元春,却觉得不好写,因为元春的结局是个谜,有关她的判词又过于隐晦,所以对于元春最后的死因,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谜团,众说纷纭,下面,说一下露珠个人的看法。

我们来看一下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据我的理解,是说元春在宫里一共待了二十年,如果她是十四、五岁入的宫,那么她死的时候不过才三十四、五岁。

“榴花开处照宫闱”一句比较好理解,是暗示元春封妃的时间,是在石榴花开的时候。

元妃

我们再来看有关元春的曲子【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无常”在过去是死的委婉说法,也有世事多变命运难测的意思。“眼睁睁”似是说死不瞑目,“荡悠悠”则好似在说心里有未了之事不愿辞世。“望家乡,路远山高”似乎是在暗示元妃死时离父母很远,看来元妃死时不在宫里,应该是在外地,也许是在跟着皇上狩猎或出巡的时候出的事。因为元春如果在宫里,那么荣国府在京城,离得很近,不应是“路远山高”,若是家乡是指贾家的故乡金陵,那似乎是离得挺远,但下一句“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又没了着落,因为元春的爹娘都在京城。所以结合整句来看,家乡就是指代元春的父母,指代荣国府。

元春死之前毫无征兆,荣国府完全不知情,所以元春“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并提醒爹娘“需要退步抽身早”,意思是让贾府避开矛盾斗争,只可惜她的话永远无法传到父母耳朵里了。

其实在元春死之前,前八十回中已经有一些征兆了。第七十二回中,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打发小太监来荣国府“说话”,其实就是打抽丰,找贾府“借银子”。贾琏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便让贾琏躲起来,自己应付。

小太监说,夏爷爷因为看中了一处房子,短二百两银子,所以来“暂借一二百”。通过小太监之口,我们知道,之前夏太监已经借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去了,一直未还。凤姐回复道:“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显见的,夏守忠要去的银子其实远远不止一千二这个数。

小太监走了后,贾琏出来抱怨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

这些宫里的大太监为什么敢明目张胆地跑到荣国府要银子?当然就是元妃在宫里失了地位和实权的缘故。试想如果元妃在后宫里大权在握,八面玲珑,那么这些奴才们怎么敢跑来勒索贵妃的娘家呢,巴结还来不及呢。如果元妃在皇上那里还是得宠的,那么一定是得罪了太上皇那边的势力。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之死(露珠说红楼二十)(2)

元妃

那么元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死于意外?被暗害?还是被赐死?赐死的方式呢?毒酒、白绫、匕首,到底是哪一样呢?

其实书中早有暗喻和提示。且看元妃省亲那一回,元妃点了四出戏,第二出点的是《乞巧》,选自昆曲《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经典作品,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元妃点这出戏,暗示着她以后的结局也会像杨贵妃一样,在某种情势逼迫之下,被迫自缢而死。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眼睁睁、荡悠悠”正是吊死的状态呢。

元妃就这样去了,虽然有千般无奈万种不甘,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她创作的灯谜,正预示着自己的命运: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这首诗前三句很有气势,正符合元春贵妃的身份和地位,但最后一句,一语成谶,不幸地预见了元妃和贾府虽然一时赫赫扬扬,但终不免一切成灰成空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