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声中突围,在绝望中抗争,这位90后失聪女孩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清华博士的?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立德人物想跟你分享的是这位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
图源:央视新闻
前段时间,《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颁奖仪式上,有位90后女孩在人群当中并不显眼,央视给她的颁奖辞里写道:“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也许你在网上见过江梦南,她看起来和大学校园里的女生们一样,有着活力四射的状态和如春风般的笑容,但她却只能用眼睛去“倾听”这个世界,用毅力从无声中突围,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普通人考清华已经难如登天,可以想象失聪的江梦南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加上背后默默支撑她的父母,通过28年的坚持不懈和拼尽全力,才有如今江梦南的逆袭人生。
1992年她出生在湖南郴州的一个瑶族乡镇,按照瑶族习俗,她随母姓江,有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江梦南。
因为“岁月静好,梦里江南”,父母希望她此生岁月静好,一生顺遂。
但是在半岁的时候,命运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因为高烧感染肺炎,奶奶带着小梦南在当地诊所用药治疗,20天后,烧退了,但反应却迟钝了,母亲反复在她耳边呼唤,孩子却依旧一脸茫然,“她是不是听不见了?”
之后,夫妻俩收到了湘雅医院的诊断结果:左耳听力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这属于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等同于失聪。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还在牙牙学语的小梦南余生都要在无声世界里生活。夫妻俩一时间没办法接受,带着孩子一次次去长沙、北京的医院里辗转,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
最终夫妻俩向这个残忍的事实妥协了,抱头痛哭:“我们是乡里有文化的人,给学生上课时喜欢说‘知识改变命运’,面对失聪的女儿却不知如何用知识去改变她的命运。”
刚开始,小梦南还不明白,直到上小学的时候,看着一个又一个同龄孩子跑进学校,而她上不了学,她才发现一个事实:她是个聋子,也是一个哑巴。
虽然民间流行“十聋九哑”的说法,但上天已经拿走了她的听力,又凭什么让她丧失说话的能力呢?这未免太过残忍。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夫妻俩决定放弃教小梦南手语,而是让她学习发音和唇语,和正常孩子一样上普通的学校。
怎么学呢?他们想到了莎莉文培养海伦·凯勒的方法,让小梦南摸着父母的喉咙,感受声带的震动,看着父母的嘴型学习发声,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个音一个音地反复练习。
她说:“如果有音节只要重复上1000次我就能学会,那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普通人3-4遍就能习得的音节,她要反复练上千次。
然而,她不仅仅满足于会“说”,因为她从小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她清楚地知道,“听讲”是学生们获取知识最重要,也是最快的一种形式,如果想要自己走得长远,就必须学会“听”,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必须时时刻刻紧盯老师的口型,但是老师一旦转过身去写板书,或者语速过快,她就没办法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于是她经常通过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不懂的课后还会拉着老师再讲一遍。
刚开始,小梦南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父母有些着急,但她安慰道:“难道你们忘了给我讲过的丑小鸭的故事了吗?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只丑小鸭,但总有一天我要变成白天鹅。”
小梦南凭着聪明和不服输的劲,向班里的尖子生学习,在小学四年级后,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
此后每一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老师震惊无比,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小姑娘,靠自己的韧劲和毅力,不仅跟上了老师的进度,还比其他同学的成绩高出了一大截。
在这几年的疯狂学习里,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听力障碍感到失落,但她总是能开导自己:“我很羡慕别人可以轻松地和朋友聊天,可以打电话、听歌。每当这时,我就告诉自己,听不见也有听不见的好处,至少睡觉时不容易被吵醒。”
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她没有半分自卑,也从没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怜悯,她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之后的每一天,她都没有停下疯狂前进的脚步,中考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到郴州六中,但对她的考验还在继续。
因为要住宿,她必须自己照顾自己,还需要和同学们融洽相处。刚开始母亲不放心,前前后后来了学校8次,但她告诉母亲:我能行。
听不见起床的闹钟,她就用手死死握住手机,靠手机的震动叫醒自己。记者好奇地问:“你知道人在睡眠时,手会慢慢松开的。”她说:“嗯,但我不会松开,因为明天有很重要的事情,我不会松开的。”
靠着这样非常人的毅力和坚持,她考上了吉林大学,在2015年顺利考取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
被问到为什么要考吉大,她说因为这是张海迪的母校。瘫痪的张海迪女士获得了吉大的硕士学位,极大鼓舞了小梦南,也是因为这个榜样人物,才让她如此坚定,朝着自己的目标【治病救人,祛除病痛】迈进。
但她的终点不止于此,在吉大,她已经多次拿到了东荣奖学金,白求恩医学奖学金,还发表了全英文的SCI论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向她伸出橄榄枝,澳大利亚的名校也有意请她去深造。
优秀的她照样在吉大发光发热,仿佛让所有人忘记了她还是个听力障碍人士。
2018年,她拿到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录取通知书,进入到药学专业进行学习,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药学,她说:“因为听力的原因我没法当医生,不能报医学专业,但又想去帮助跟我差不多的人,所以就报了药学。”
江梦南说:“一直以来,父母喜欢跟我讲当年求医求学中遇到的人和事,其中很多故事听过多次,但常听常新,有时被感动得流泪。我知道父母的用意——做人要懂得感恩!”
幸运的是进入到清华大学学习后,吉林大学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学专家韩德民亲自主刀,免费为她植入人工耳蜗,让她重获听力。
她第一次听到了世界的声音,风原来是有声音的,鸟的叫声原来是清脆的,人的声音是千奇百怪的!一时间,车鸣声、鸟叫声、走路声、说话声……各种声音神奇地交织起来,她站在那里听了很久,觉得世间一切都美好了起来。
大学放假期间,她回到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那些视障、听障、智障的孩子,鼓励他们学习唇语、学习说话,积极融入社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曾说:“我从小的目标就是能够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希望能够为其他人祛除病痛。”她在3月3日晚的颁奖礼上,讲起了自己的心愿:“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士,大家都能平等的生活。”
江梦南曾经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来克服身体残缺带给自己的困难、并与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跑道上是一件很酷的事。
后来,她意识到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包容、无碍的环境,人人都能公平地生活与工作,是一件更酷的事。
其实在我们的青创平台,有很多的残疾人创业者,抑或是先天领域当中有障碍的年轻人,但是他们一直不放弃,不受命运对他们不公而造成的人生影响,反而是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所以一个病痛在我们看来,到底应该是让自己奋力直追,还是让自己放弃梦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命题。
所以希望今天通过梦南的故事,给你带来一个新的思考。也希望你把它分享给有类似经历或者需要帮助的朋友们,一起通过立德人物之光点亮你的内心,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