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是新中国功勋卓著的十大元帅之一,这位备受人们敬仰的开国元帅始终把“修身、齐家”的理念牢记在心并时刻践行。徐向前要求自己和家人过艰苦朴素的生活,拒绝当“官老爷”,被人们称赞为“布衣元帅”。

徐向前是如何修身齐家的 徐向前是如何修身齐家的(1)

  克勤克俭,几十年如一日

  在党内、在军中,徐向前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是出了名的。他在家中总是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旧衣服,生活中只要自己能动手办的事,从不让别人代劳。他经常自己缝衣服扣子,自己拿着茶杯到厨房去倒开水。

  徐向前一直保持着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他餐桌上常见的是莜面卷、小米粥、窝窝头等食物。他还喜欢吃野菜,总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让人弄一些榆钱、马齿苋、萝卜缨等野菜来吃。徐向前常和子女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吃点野菜,一可以壮筋骨,二可以不忘本。徐向前住的房子也很简单,墙壁近20年没有粉刷了,已经变了颜色,营房部门曾几次提出过贴墙纸、粉刷等修缮措施,但都被“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徐向前拒绝了。

  徐向前从不要求中央的特殊照顾,甚至还经常主动降低自己的标准。按规定,元帅家中应配两辆汽车,一辆是吉姆车,供首长专用;一辆是华沙车,作为临时有事使用。但车刚一送来,徐向前便叫人送回去一辆并立下规矩:爱人和孩子们上班、上学一律不准接送。

  在徐向前的示范带动下,克勤克俭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徐向前的夫人黄杰,是1928年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在纺织工业部人事司任司长的时候一直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徐向前的子女们在穿衣、吃饭等方面从不挑剔和讲排场,对做饭的师傅也很有礼貌。有一次,小女儿因有外事任务,本想化妆打扮一下,但因为平时从来没有化妆的习惯,一时竟不知该怎么打扮自己了。

  反对特权,拒绝亲属“走后门”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是徐向前常常告诫子女的一句话。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让子女记住,不要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元帅,母亲是司长,就想寻求特殊照顾。所以,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徐向前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子女和亲属们的成长。

  徐向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人所共知的。徐向前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按规定享受的待遇,不让子女亲属分享;他用的贵重保健药物,不准亲属使用;重要的参观和文艺演出,不准子女出现。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干部子女参与倒买倒卖的非法经营活动。徐向前严格执行规定,严厉告诫子女不要做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

  1974年,徐向前的一个侄子想请徐向前促成他女儿参军入伍的梦想。徐向前说:“不行啊!当兵本身是件好事,可走后门就成了坏事了!孩子们要当兵就按正常手续办,不能走后门,要走前门。”他还说:“我这个人并不怕犯错误,不怕做检讨,可是明知道是错的事就不能同意干。工作中犯了别的错误,见了毛主席、周总理我好检讨,可批条子走后门这种事是不好检讨的。你回去告诉她,兵不必当了,在下边扎扎实实地干下去,我相信她会有出息、有前途的。”在徐向前的鼓励下,侄子的女儿坚持读书自学,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徐向前得知此事后,十分欣慰。

  徐向前的二女儿是一个单位的主任工程师,一家三口长期住在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后来,单位按政策,给她换了20平方米的房子。这件事被徐向前知道了,在饭桌上问女儿:“你是不是以我的名义搞了不正当活动?”二女儿反复解释,澄清不是打着爸爸的名声要的房子后,徐向前才“放过”了她。劳苦功高的老帅,公与私是这样泾渭分明,他用行动打破了陈腐的世俗观念,传给后代的不是“万贯家财”和“安乐窝”,而是共产主义的接力棒。

  永远不忘党和人民

  徐向前曾在山区领导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他十分想念那里的群众。因此,他常常接待从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来的人,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1981年,徐向前接待了从大别山来的几位客人,几位县、地委领导考虑到徐向前身体不好,尽说好听的话。这时,一位年轻人突然鼓足勇气说:“徐帅,你记得七里坪吧?要说最穷的人家,我访问过。有些人家,每人只有一条裤子,要洗裤子,没有换的。有一家姓王的人家,七口人,只有六只碗,要是一起吃饭,有一个就……”徐向前听了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什么!七个人只有六个碗!”

  七里坪,是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小乡村。1931年,红四方面军在那里成立,军队的总指挥正是徐向前。徐向前一直记得那里的山山水水,记得当地老百姓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听了那位年轻人反映的情况,徐向前十分沉痛地说:“唉,老区的老百姓太穷了啊!”客人走后,徐向前一连好几天闷闷不乐,多次说道:“解放这么多年了,有的农民还是那样穷,愧对老区人民啊!”在经过深入思考和进一步调查了解后,徐向前给党中央写了《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派人到井冈山、大别山、湘西、四川、陕北等经济落后的老区做系列调查,研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实际措施。

  给党中央的报告发出后不久,徐向前迎来了82岁生日。听到秘书和家人说要给他做寿后,他恼火地说:“哎呀,做什么寿呀!不要忘了,有的人还穿不上裤子,有的一家七口人只有六只碗呀!”秘书和子女听了这话,都默不作声,想着那户只有六只碗的七口之家,大家再也不提给徐向前祝寿的话了。

  徐向前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躺在病床上,神情庄重而又严肃地对孩子们说:“我说不了多少话,我要说的是,我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遗言。你们要永远跟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斯人已逝,徐向前元帅留给我们的“布衣”精神,至今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张嘉升 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