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捧场照理说事,最近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提到了海底捞要跟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在北京开设第一家智能化火锅店,这本来就是个科技加娱乐的消息,结果没想到在评论里,涌现出大批的爱国网友。我简单看了一下两个吐槽点,第一你怎么跟日本人合作,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聊了,有点理智的正常人心里都明白,不明白我跟你废话你还是不明白。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1)

第二个吐槽点我觉得值得聊一聊,这第二个槽点是啥呢?跟我这微头条没关系,是被网友们给引申出来的,他们说这个海底捞已经上市了,在香港上的市,最关键的是创始人张勇夫妇已经加入了新加坡国籍,也就是说海底捞现在是外国公司,你咋还给它做宣传呢?我们不吃海底捞,听到这我觉得就有必要掰扯掰扯这个理了。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2)

到底张勇夫妇有没有加入新加坡国籍,我不清楚,我觉得加不加入都是人家的自由,咱们外人无权评论,我要讲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在意一家在中国经营的企业,它是不是外国人拥有的呢?我想很多人在意这件事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他们希望我们国家的民族产业能够发展壮大,给民族产业更多的机会。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3)

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而且非常赞赏,但是我也必须指出,您的这种做法不一定就正确,比如说如果一家外资企业,它来我国建厂只是为了利用廉价劳动力,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而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并没有放在我们国内。对于这种企业,我在做产品选择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我会把它排在民族品牌的后面,我会把民族品牌置于优先选择的位置,我想这也是多数人的选择,这也是理智的爱国。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4)

但是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外资企业的产品是独一份,或者只有它们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或者下游企业的需要,那么当然要采购它的产品,因为只有买性价比最高的,买最合适的产品,才能保证下游企业产品的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不这么做那简直是愚蠢。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5)

咱们说回海底捞,海底捞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以自己精细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实现上市,老板赚得百亿身家,这是理所应得的无可厚非,现在就算老板本人移民国外了,但是海底捞的核心技术配方,它的管理经验、它的团队都在中国,它是我们中国服务业企业的骄傲,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支持它呢?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6)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股权在外国人手里还是在中国人手里有什么区别?企业在中国经营,不管大股东是哪国人,它首先要在中国合法经营,要给中国照章纳税,要解决中国人的就业,如果做得再好一些,它还会肩负起一些社会责任,做到这我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我们还要什么呢?企业赚的利润是股东的,无论这股东是哪国人,您也别惦记,肯定不给你。

海底捞的历史和现状 仅因创始人国籍问题(7)

另外我还想顺便说一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都在海外上市了,都有很多的外国股东怎么着,你是不打电话了不上网了,还是以后改坐牛车。

节目中咱们提到了海底捞的成功,那么这家企业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特别给您准备了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请到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中回复“海底捞”三个字,我们推送给您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