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灯塔”“灯塔工程”是广东共青团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思政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共青团灯塔工程的含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共青团灯塔工程的含义(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开展情况总结)

共青团灯塔工程的含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灯塔”。“灯塔工程”是广东共青团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思政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

2018年3月,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共同启动“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青少年,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团学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着力构建大中小学团学队组织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以“灯塔”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学子脑海闪耀、心里扎根。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领导嘉宾参观“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建设成果展览

“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现场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

一是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制度化。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加强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指引》等文件,常态化举办广东高校团委书记培训班和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思想引领专题研讨班,专题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涵养高校团学干部政治定力及理论素养。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2020年组织全省154所高校团干和团员共计670万人次,参与28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深入开展“团干讲党团课”活动,在全团率先出台团干讲党团课实施办法省级文件,明确宣讲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要求,团省委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上专题党团课,把讲话精神贯彻到基层、武装到团员、影响到青年。多次召开省学联主席团全体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五四寄语精神、系列回信精神、贺信精神及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精神。以党的十九大、团十八大、五四、国庆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在全省青年大学生中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广泛开展“绽放战疫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沉浸式”教育。在高校中,中山大学组织“青马”班学员观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直播并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分享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想并制作推出五四青年节海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礼赞新中国、筑梦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用艺术熏陶爱国之情,用歌舞献礼祖国华诞。广东金融学院师生为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文艺汇演,以一场特别的“云”活动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师生们开展五四“云”汇演,以舞蹈、音乐、海报、抗“疫”故事等形式展现青年独特风采。

二是推动思想政治引领系统化。打造品牌活动,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联合省委宣传部举办广东青年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灯塔学习会”,通过青年故事生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深入浅出,开放、平等、互动地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将“灯塔学习会”制作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青马公开课”学习视频,纳入全省“省-校-院”三级“青马”班课程体系,组织学员统一观看,覆盖近14万人次。活动得到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首次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品项目申报活动,支持精品项目30个、培育项目26个,在全省高校中推广好经验、分享好做法。创新培养模式,在全省构建起“省-校-院”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省级重示范,连续12年举办省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先后构建“青马工程”专题学习网站,上线广东青年大学习之广东高校共青团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视频50辑,2019年省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得到《南方》杂志专访报道,并登上南方 App首页和学习强国广东平台。此外,2019年还首次联合广东省扶贫办开展“青马学员”深入省定贫困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组织省内15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高校的177名“青马学员”前往省定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青马学员”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校级重质量,各高校以省级培训班为示范,从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组织生活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并探索“青马工程”推优入党机制。目前,“青马工程”培训班已基本实现在全省高校中的全面覆盖。院级重规范,大力推动高校二级院系开设或联合开设“青马”班,我省二级院系累计开设各类“青马”课程1090门。

三是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常态化。紧贴青年特点,设计“书记寄语青年”主题海报,制作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系列海报、“绽放战疫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主题系列海报,相关设计元素被各高校广泛采用,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热捧,瞬间“刷爆”朋友圈。常态推出“每日一学习”电子海报754期,原创“南粤青年说”大讨论文章69期,引导青年大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激励大学生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中,华南师范大学以师生近距离交流和对话的方式打造“青春演播厅”,邀请优秀青年代表与华师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开展“五四精神,传承有我”线上学习答题活动,号召青年师生发扬“五四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勇担责任,奉献青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号召在校同学齐心协力制作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MV,全方位记录和展现当代青年蓬勃朝气和精神风貌。

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团学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一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全省高校累计整合社会资金近1亿元,动员160余万大学生,组建21000支队伍深入基层,围绕“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等主题,深入进行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依法治国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等学习实践,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实现为基层服务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互动双赢。策划“灯塔作伴,青春同行”三下乡主题实践、“灯塔在志愿行动中闪耀”等活动,在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南粤青年说· 三下乡”专题栏目,推出系列推文,线上分享基层活动的收获与感悟。以“灯塔工程”为引领,华南农业大学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博士团,深入农村宣讲国家“三农”政策,推广“产业扶贫”“特色农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养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组建“青马工程”学员重走“长征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专业特色拍摄红色微电影、Vlog、原创MV、歌舞创作等,创新红色文化展现方式,宣传推广当地红色历史资源。

二是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等专项行动,每年选派约300名志愿者支持西藏、新疆等省区建设,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依托“i志愿”系统及注册志愿者证,推动高校成立近1万支志愿服务队,动员144万名大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广州财富论坛、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深入基层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专题学习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带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精神。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发布《这个事为什么能在年轻人中一呼百应?》推文,歌颂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勉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2020年,引领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创“团字号”“青字头”特色的“战疫”模式,指导10所省属高校团委为31所医疗机构的503名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开展“云支教”线上教育辅导志愿服务,共3778名志愿者积极报名申请参与,总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鼓励青年学生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投身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疫情防控、政策解读、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当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

三是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贯彻“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创新创业工作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创报国远大志向。利用每年3000万的“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省内大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推动大批优秀青年大学生通过“攀登科技高峰”成长成才。积极引导“攀登计划”项目成员投身服务社会,为社会治理出谋划策,先后共有1000余个团队在“三下乡”“西部计划”“乡村教师计划”等项目中作出贡献、发挥价值,形成各类社会调研报告及衍生作品1000余份,让青年学子在科研实践中知国情、熟民情。2019年4月至7月,省财政厅对“攀登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评价该项目“为我省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为推动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构建全链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体系,每年“挑战杯”竞赛吸引全省超过140所高校、3000份作品参赛,配套开展系列知识讲座、座谈研讨、参观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2019年上半年,以举办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为契机,引导各高校广泛开展校赛,覆盖超过5万名大学生,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实践;2020年7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充分利用“5G 4K AR”技术首创“云端”办赛模式,成为全国第一个举办“挑战杯”大赛的省份,开幕活动通过新华网、央视频、中青在线、南方 、网易广东、触电新闻、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超539万人次观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青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40多家主流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持续开展“青创100”广东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累计招募学员471人,每年组织学员赴井冈山开展红色教育,强化青年创业者的红色“基因”;通过完善培训、孵化、融资、服务体系,帮助学员企业融资1.2亿元,打通大学生创业融资“最后一公里”,为一批有志于投身创业的大学生开辟了新渠道,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政的关怀和团组织的帮助。

四是在成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连续13年开展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广东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每年吸引全省150多所高校、近30万大学生参与,活动影响力日益提升、覆盖面日渐拓展。从2018年开始,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了广东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十百千万计划”,2019年共有34179个团支部、44789个项目申报,实现连续三年同比翻番。遴选了一大批“十九大伴我行”“诵经典明真理,悟初心讲担当”“重拾马克思原著 致敬马克思诞辰”等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并在全省展播互鉴。以“青年同心圆计划”为统揽,持续多年开展“情义两地行”粤港青年志愿服务合作营、“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火车团等活动,加强粤港澳青年大学生交流互动,促进情感认同和人心回归。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精神,推动在粤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工作常态化,成功举办在粤留学生代表学习交流活动,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秘鲁等35个国家的44名外国留学生以及12名中国师生近60人参加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外青年学生友好交往交流,推动中外青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用好用活新媒体,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引领的传递功率

一是搭建全省思想政治学习宣传平台。以广东学联官微为核心发声平台,先后构建30个广东团学新媒体联盟,有效组织全省155所高校408个团学组织新媒体组成工作矩阵体系,初步探索了联盟成员辅助提供内容、学联统一发声、工作矩阵集体响应的工作模式。注重发挥新媒体的引领作用,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全方位、立体化的专题宣传推送工作,鼓励各高校发挥特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工作,促进高校共青团文化产品生产系统化、品牌化、常态化,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2020年,依托全省团学新媒体工作矩阵全面展开“疫情防控”线上宣传工作,发布关于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的倡议书,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15万 ,在青年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充分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推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推文,如《“学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线上讨论会青马思“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南粤青年说• 青年大学习》;《“学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线上讨论会青马思“享”: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南粤青年说·青年大学习》等,在全省大学生中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目前,“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粉丝量73万 ,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学联新媒体数据统计中长期位列第一,篇均阅读量过万。其中,原创漫画推文《让学生会回归服务同学的改革十招》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联”等新媒体平台全文刊出;《百年学联再出发|岁月如歌,100岁的你陪我走过春夏秋冬……》阅读量超过20万;《还在愁暑假没有实习吗?十万份省级实习证明等你来!》阅读量超过22万。

二是有效切中青年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点。以“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倡导理念,有效切中青年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点,获得高校和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先后设计青春幻彩的“灯塔”VI和微信表情包,开发“灯塔”马克杯、“灯塔”贴纸、“灯塔”雕塑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植在大学生的心灵。推送“灯塔简讯”58期,介绍高校经验。其中,广东医科大学开展“灯塔工程”大讲坛活动,讲坛主题紧密围绕时政热点,勉励青年学生要谋新作为,勇做新时代弄潮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团委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团聚北师”微信公众平台和小程序,发起“斜杠青年培养计划”,并利用“团聚北师”微信小程序每天发布在线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理论课程,强化学生政治意识,帮助大学生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灯塔。

三是策划推出一系列受学生欢迎、传播广、影响大的文创产品。在推进“灯塔工程”过程中,以一批原创的“灯塔”思想文化产品引发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一改过往思想引领工作的高冷范,变成大学生喜欢的小清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子自主创作《生命的灯塔》等原创歌曲、华南师范大学高校老师再谱MV版《团歌》,在青年大学生中广为传唱。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各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例如,五邑大学万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抒发爱国情怀,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岭南师范学院集合多种形式、自发聚集市民一同歌唱祖国,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广州大学青年学子改编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被团中央学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转发等等。2020年,动员全省高校团学组织、广东团学文创中心组建14支广东青年“战疫”文创突击队,以“武汉加油”“最美逆行者”“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等为主题创作海报、漫画、视频等文创作品超过850份,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转载。广东学联推出原创九宫格主题海报,联合逸仙“战疫”文创突击队推出“疫情防控”系列噔噔表情包,以“灯塔”形象引导青年学子主动有序参与科学防控;华南师范大学团学文创中心推出原创歌曲《挥手,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广东医科大学团学文创中心策划《白衣使命》等“战疫”三部曲,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平台推出;广州大学团学文创中心创作动漫《向新型冠状病毒宣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团学文创中心制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视频。

开幕活动节目表演:舞蹈《信仰的力量》(华南师范大学)

为“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培育项目颁发证书

为“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品项目颁发证书

开幕活动节目表演:歌舞剧《印记》(星海音乐学院)

“灯塔工程”荣誉导师钟南山院士视频勉励青少年

颁发“灯塔工程”青年导师聘书

启动“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高校学生代表研读《与大学生朋友们》并交流学习心得

高校学生代表研读《与大学生朋友们》并交流学习心得

高校学生代表研读《与大学生朋友们》并交流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