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性格里豪爽大气,但细致入微时,也有心灵手巧的一面。作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2日)主要活动之一,“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将于6月12日至7月3日在上海举行。近百年来,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技艺高超的传统工艺作品,将纷纷亮相此次展览。吉林省有哪些匠心手艺将在本次展览上“吸睛”呢?小吉带您抢先一睹为快!
满族刺绣
作者:陈玉秋(省级传承人)
非遗代表性项目名称: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01
百蝶袍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手工技艺。百蝶袍在服装结构上采用的是中国服饰独有的十字整衣型的裁剪方式,大量运用独特的隐形针法,见缝不见针迹。另外,随季节变化可随时拆卸或更换清洗的单领、夹领、皮领,是在整件旗袍制作完成以后,单独手工绱领子完成的,这种后装式衣领所具有的便捷性、灵活性,加之精美的镶滚刺绣工艺,使百蝶袍的制作具有既美观且实用技艺特征。
#02
凤袍
满族旗袍不仅是满族特色的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凤袍》其寓意丰富,细致写实,色彩浓艳而明快,装饰强烈而大胆,突出庄严、华贵、典雅的气质、图案纹样源于满族传统民俗生活,融合了剪纸、版刻、雕塑的构图元素,面料追求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大量使用花边镶饰,演绎着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经典和绚丽。
#03
男童常服袍、马甲
满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共着的衣袍,具有较高的袍服领与侧开襟的造型特点。早期衣袍不分性别,袍身瘦长,袖口窄小,装饰简单,四面开衩,以方便骑射和渔猎。《男童常服袍、马甲》是满族服饰文化的活态遗存,是传承历史记忆的活态载体,满族服袍与马甲不仅丰富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对世界服装行业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04
夹棉女袍
设计灵感来源于满族女子的常服,采用明黄色底配蓝色、深红、白色花卉,棕绿色枝蔓纹样的棉袍,色彩清新靓丽,辅料选用深绿色镶嵌亮蓝色的牙边,整体清新协调,温暖舒适且不失细腻精致。不仅沿袭传承了满族旗袍的精湛手工技艺,又有现代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并接受传统服饰,了解中国服饰文化。
#05
小小满袍
设计灵感来源于满族贵妇袍,属于真衣样式的工艺品,是非遗项目进校园、进景区的主要作品,小小满袍系列颜色搭配各异,工艺繁复精致,小巧可爱,不仅沿袭传承了满族旗袍的精湛手工技艺,又有现代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的底韵。
长白山满族剪纸
作者:倪友芝(国家级传承人)
#
满族墙画剪纸
该作品是满族人家过年贴在墙上的年画,民间称为墙画。为过年的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是倪友芝按照童年技艺重新复原的作品。作品呈现了满族的时空观念,中间人物包括母亲、儿子、儿媳妇、女儿、孙子,象征母系氏族社会结构。上面是龟蛙,象征长寿与吉祥,下面是鹿、鼠、鸡,是人们比较亲近的家禽和野生动物,象征富足吉祥。四角是云子,象征事事如意。通过这些天上地下的动物传达出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生存观念。在满族黑色象征大地力量、白色象征光明。该作品呈黑、白色,是满族剪纸单独纹饰组合后,用传统烟熏技艺制作的具有象征含义的优秀之作。
▲表现了以女性为核心的五口之家,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观念
▲鹿在森林民族十分重要,是记年的标识也是日子兴旺的象征
▲龟和蛙形象是满族万物有灵观念的体现,它们分别代表长寿和吉祥
▲鸡与吉谐音,鸡的纹饰是满族人进入农耕安居的象征
▲鼠是子神,是满族进入农耕粮食收获、生活富足的象征物
▲年画
朝鲜族服饰
#01
朝鲜族传统服饰
作者:俞玉兰(国家级传承人)
朝鲜族传统服饰是朝鲜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保留了朝鲜民间服饰的显著特点。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男装的特点是裤裆和裤腿都较宽,裤脚系布带,便于盘腿席坐;妇女为短袄长裙,凸显女性的柔和、秀美。三件服饰作品是由国家级传承人俞玉兰精心制作。采用平面裁剪法,将直线线条和曲线线条完美结合。从设计到成服的几十道工序都是由手工制作完成。面料选用麻布、棉布、丝绸等,通过浸染、喷雾染等工艺,使其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朝鲜族传统服饰男装
朝鲜族传统服饰女装
#02
朝鲜族表演服饰
作者:崔月玉(省级传承人)
朝鲜族表演服饰来源于传统的日常服饰,按照表演的艺术种类和场景、角色的不同,制作出不同颜色、样式的服饰。基本布料为绸缎、真丝、珍珠麻、纱布、网布等十几种纤维。舞台表演服装最大的特点是加入浸染、喷雾染等工艺,使其色彩更加斑斓华丽。此作品是由吉林省省级传承人崔月玉精心制作,舞服领口宽松,领边狭窄,飘带窄长,衣襟极短,袖窄且贴身,衣领和飘带上绣有鲜艳的花纹,衣襟和下摆稍有曲线,点缀小巧的装饰品,增添舞服的优雅、华丽之感。
朝鲜族表演服饰《金达莱舞》舞服
朝鲜族表演服饰 《农乐舞》男子舞服
朝鲜族松鹤长鼓
作者:赵基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非遗代表性项目名称: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长鼓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朝鲜族独有民族乐器,也是朝鲜族音乐和舞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节奏乐器之一。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舞蹈用长鼓和伴奏用长鼓。长鼓分为高音面和低音面,分别用鼓鞭和鼓槌敲打两种鼓面来演奏多样化而丰富的鼓声。松鹤历来在朝鲜族有着长寿的意义,此种鼓源于在老人在60岁过花甲的时候给老人献舞时所用而流传了下来。这次以朝鲜族传统民俗中常用的松鹤为主题,在暗棕色的长鼓桶面上以交叉的方式画上明亮的白鹤为主的松鹤图,既符合了朝鲜族传统民俗的意义,又在色彩上完全的表现了朝鲜族的审美观。
▲朝鲜族松鹤长鼓
▲朝鲜族松鹤长鼓的高音鼓面
▲朝鲜族松鹤长鼓的低音鼓面
▲朝鲜族松鹤长鼓的挂钩
▲朝鲜族松鹤长鼓的松鹤图样
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
作者:隋进才(省级传承人)
#01
《大美明太鱼》铁制品摆件
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手工技艺,主要把铁质材料与丙烯色彩相结合,将铁质材料打磨塑造成所需造型,运用丙烯色彩加工成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作品《大美明太鱼》是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的代表作。该作品以明太鱼这一地域民族特色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表现出延边地区独有的民俗风情和朴实的生活情感。作品在内容上哲学涵义丰富,表现形式上立体感突出,实现了技艺传承和艺术创新的合二为一。作品在布局和风格上突出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并采用外框来衬托呈现凹凸起伏的变化,结合油画的技法和金属质感,突出厚重感强的效
#02
《火辣辣的日子》铁制品摆件
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故事。据传,当年有一名红军战士准备参加长征,临走时,母亲送给他一袋红辣椒,使红军在过雪山时用这些辣椒战胜寒冬。该作品运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独特手法,画面纯朴、自然,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红火。作品在布局上采用欧式风格,画面简洁大方,真实感强,无任何焊接,纯手工打造。同时,采用外框来衬托呈现凹凸起伏的变化,结合油画的技法和金属质感,突出厚重感强的效果。
#03
《中国味道—饺子》铁制品摆件
作者非常注重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借助“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完成这幅作品。采用0.4㎜的马口铁来表现面食题材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该作品以典型的工匠精神创出历史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