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一个网民给我留言说:姑且不论王东岳的说法是否正确,进化论只是一个猜想,而不是科学理论。他的这种极端的无知让我震惊。他又说:科学已经证明了人类的起源不是“猴子”。但这也是他胡说八道的。进化论本来就没说人类起源于猿猴。猴子和类人猿不是一个概念。连基础常识都不知道的人,无法交流。请注意,现代生物演化论已经发展到远超达尔文时代的程度,是以高等数学为基础,不懂数学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评价进化论。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1)

看不懂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评价进化论

我干脆重新发一篇我之前解答过的头条问答,链接在:

http://mp.toutiao.com/profile_v4/wenda/answer?qid=6397255064343281922&group_id=6455552246892462349&enter_from=&category_name=article_manage&stick_id=6455552246892462349

再加上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昆虫的翅膀,进化论“解释不了”?别瞎说了》,链接在:

https://www.toutiao.com/i7025932543182537227/?group_id=7025932543182537227

然后,将两篇文章合并为一篇文章。

至于为什么说进化论不是猜想,而是科学理论,可以参考《逻辑陷阱:“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和“科学不能解释”》这篇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假说、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是三种不同层次。

低层次:

仅有思辨,就是个人假说。这是最低的层次。

中层次:

思辨加上数学模型,给出科学验证的方法,可以证伪,就是科学假说。这是稍高一个的层次。但是它还缺乏被科学实验验证成立。

高层次:

在科学假说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逻辑上严密,实验过程符合严格可控条件,可以无数次被重复,可以独立验证,符合概率统计规律的实验方法,然后通过了这个实验方法获得了肯定,这个就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最高层次,意味着它在任何的一个时间段都是“有效”“有用”的。

(不加原创了,欢迎自由转载。)


人类起源,就是人类从何而来,如何而来的科学问题。依据胚胎学,解剖生理学,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高等数学的大量材料充分证明: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它起源于动物界,又超出了动物界,而成为自然界伟大的改造者。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赫胥黎通过多年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科学材料,用无法确凿的资料和事实证据,无可置疑的论证了人类与高等动物的关系,指出人类是由高度发达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2)

一位现代智人

100多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学的发现,又说明人类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包括四个阶段:

古猿,猿人,古人和新人。

最早的人类,据最可靠的资料证明,人类出现于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的初期,起源地点当在非洲大陆。从生物进化规律上解释人类的起源,只能说明人类从何而来,还不能解释人类如何而来的问题。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08页)恩格斯第一次确定了劳动在猿变为人的过程中,所取的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明确是指出,使用人造的工具的创造性的公共劳动,是人类起源的主要因素。这个结论,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科学证据的证明。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仅仅改变着自然界,同时,人类也在时时刻刻的改变着劳动者本身,不仅仅改变着人类的各种身体器官,而且也逐渐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强了人们的各种能力。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3)

类人猿

由猿到人的进化的转变的过程的主要环节是:直立行走——手的出现——语言的发明——意识的产生。手的出现,语言的发明,意识的产生,这些人类的标志,都是由于人类的劳动所创造的。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长期以来,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但关于人究竟是怎么“站起来”的,学界一直众说纷纭。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类两条腿行走消耗的能量只有四肢着地行走的黑猩猩的四分之一,而且也省力得多。而据英国《独立报》2007年7月17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的人类学家选取了4名人类志愿者以及5只黑猩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他们在跑步机上行进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和运用的力量,计算他们各自所耗费的能量。结果发现人靠两足行走的步法比黑猩猩四肢行走的步法要节省75%的能量。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人类直立行走方式的确立与能量消耗有关,而且这样所需要的食物也更少。这也许解释了人类祖先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两条腿的行进方式。人类的直立行走是因为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必须直立行走,否则无法生存下去。中国的研究者推测,这个环境可能是“沼泽地”。沼泽地起源说不但能解释人类的直立行走,还能解释人类的蜕毛。还有美国的研究者认为与海洋有关系。在海边的类人猿在海滩上采集食物,涨潮的时候,类人猿必须站立,才能在海潮中生存下去。总之,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彻底驳倒了“上帝创造人”的唯心主义谬论。

那么,人类进化过程中缺失了化石,就不能做人类起源的证据吗?由于现今考古学的发展,所谓的史前文明已经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这就是说,只要有DNA的证据完整,即使没有找到所有的进化环节中的人类相关的化石,也可以判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说法是正确的。

网络上还有一个流传很广泛的谬论,说昆虫的翅膀是不能用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的。

最近,我偶然间浏览到一个视频,作者的名字就不说了,反正有几十万的点击量,内容是什么呢?说进化论的。就是给进化论找“漏洞”的,因为标题里面就有所谓的“进化论不能解释”。这个视频大致的意思是讲,进化论有个“不能解释”的地方。比方说,昆虫的翅膀就不能用进化论来解释。为什么“不能解释”呢?作者给出的理由是,看啊,瞧啊,自然界中昆虫的翅膀构造非常精密,肯定是通过很多年的时间逐步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肯定一开始是没有翅膀的昆虫,逐渐进化为有翅膀的昆虫。但是,作者开始自顾自地下定义了,他说道,“可惜,科学家找不到过渡的昆虫化石。”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昆虫进化出翅膀的过程,是一个“极为迅速”又“极其成功”的进化过程,完美得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迄今为止还找不到那种一半是翅膀一半不是翅膀的昆虫。据此,他就说,“进化论可能是错误的,要被推翻了。”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4)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时代进化论早就大不一样了

他的这番言论,让我联想起之前有读者给我留言。我在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文章里面,谈了现代进化论和以前不一样了,现代进化论的很多理论都是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结果一个读者对我说,进化论是错误的,因为科学家找不到所有的化石。我告诉他,很多软体动物根本很难有化石的遗存,但是依据化石来做判断,那是很古老的科学鉴定方法了,实际上生物学发展到今天,早就不需要找到全套化石也能做判断了,我告诉他,现代DNA技术可以依据基因进化做出精确的判断。这是从基因微观层面说,比化石的证明还要靠谱的多。但是这个人又提出了质疑,他说,DNA进化的“精度”不够,只能反应出万年时间单位的变化。

但这是他个人的主观想象了。如果嫌弃DNA的精度不够,那化石的精度还不如它呢。实际上很多化石都是以万年乃至于几十万年时间为精度的,比DNA鉴定差远了。你说,这不是搞笑吗?对此,有一位朋友评论说:“还得看研究什么内容,不是说那个东非人类始祖露西是两三百万年前的,就是基因证据。当然,我是比喻,露西身上不一定可以提取基因,我的意思是基因证据不一定要提取出化石中的DNA,用活着生物的DNA也能得出研究结论。还有上亿年前的化石里,不是也有提取了基因片段吗?要用基因验证亲子关系,那时间就得更短了。”还有一位朋友则评述说:“活的生物只能研究现存物种,比如推测猫和老虎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3000万年前还是2000万年前。如果基因研究的是3000万年前分化,现在发现一个形态介于猫和老虎之间的化石是2000万年前的,我们就知道这个化石不可能是猫和老虎的共同祖先。一万年或者几万年,对生物进化来说是很短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用这么精确。即使是高寒地区的植物,也不会在几万年里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反复横跳,我们只要能研究出这次基因变化的大致时间就好了。比如我们发现始新世时有一次寒带植物染色体倍增事件,那么我们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始新世早期还是晚期也就够了,不一定非得知道是这几年还是那几年。”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5)

人类进化

可以说,DNA进化的精度完全足够了。就说人类自身,现代科学证明人类起源于类人猿。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再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这就是说,拿DNA工具去研究进化现象是符合科学的。总而言之,所谓拿全套化石才算证明进化论,是一个老古董思想,早就落后了。他们不懂现代生物学现在到了什么程度。

而视频的作者也跳不出老古董的思路,仅仅看见所谓的“找不到过渡的化石”,就判定进化论是错误的。但一则昆虫死亡后的躯体本就很难保存住,除非是在一些琥珀里面,或者一些古老的岩层里面,数量本就稀少;一则用DNA进化的理论就完全可以描述昆虫进化的全景,根本就不需要找到所谓的“全套化石”。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即使我们抛开上面的两个论点,事实的真相也不是和视频作者讲述的那样,是所谓的“进化论证明不了昆虫的翅膀”。恰恰相反,有大量的实物证据证明了昆虫的翅膀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被一步一步进化出来的。只是视频作者自己不能解释,而不是科学不能解释。下面,我稍微说一下。

我们要知道一个昆虫背板震动特化的概念。昆虫体内没有内骨骼的支撑,骨骼都是长在外面,是由几丁质构成的壳。背板是昆虫的骨板,原本是一块的,但是逐渐就发生了特化,变得各种各样的形态,比如自前向后有前脊沟、前盾沟和盾间沟,将背板划分成端背片(或成为前节的后背片)、前盾片、盾片、小盾片和后背片(或称后小盾片)等等。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6)

昆虫背板特异化的典型

昆虫背板震动特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遇见降温的天气,遇见天敌需要做防御,就很容易长出翅膀。要知道,仅基因上的少数突变,完全可以在生物的形态上发生巨变。昆虫一开始是没有翅膀的,仅有背板结构。然后背板特异化逐渐长出了侧背叶,再就是有了很短的翅膀,再进化出稍长的翅膀,再就是长出比较大的翅膀,就像蜻蜓那样的。而拥有侧背叶,以及这些很短、稍长、比较长的各个进化阶段的翅膀的昆虫,它们的化石其实都是被发现的,并不是视频作者所谓的“没有找到”。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没有飞行能力的昆虫,它们由没有飞行能力的祖先进化而来。发生骨板特化的昆虫的化石也被发现不少,每一个阶段都有发现。视频作者所云的什么翅膀的进化是“一个'极为迅速'又'极其成功'的进化过程”的描述,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本来就不是客观事实。事实是,骨板进化的不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并不是都进化为翅膀,何来“极为成功”?而昆虫的翅膀是骨板特异化造成的,是通过5亿年的漫长历史逐渐进化而来,并不是“极为迅速”。说昆虫翅膀进化的“极为迅速”的人,都是一些对生物学不理解,完全依赖想象力的宗教界人士。也就是说,原本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找不到过渡化石”的情况。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7)

自然界漫长的进化历程

一般认为,昆虫翅膀的起源就是背板两侧的侧背叶外展,是随着进化过程逐渐复杂起来的,最终就演化为今天看见的那种轻巧的翅膀。由背板进化为翅膀,这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侧背叶是一特殊位置的结构,它是不能自由活动的,但是可以蓄力,为昆虫滑翔提供辅助作用。如果侧背叶退化,就变为翅膀上的翅脉。后来进化的比较先进的昆虫翅膀,就看不见翅脉了。而如果侧背叶进化的好,最终化为昆虫的翅膀。远古时期的昆虫需要进食高大的蕨类植物,当时含氧量很高,蕨类植物可以长到几十米高,如果昆虫不能跳跃、滑翔到那么高的位置,它们就得饿死。一部分昆虫的胸背处的侧背叶可以蓄力,它们就更容易存活。侧背叶结构更加发达的昆虫,就能活着;反之,则死光。最终,侧背叶越来越发达,终于发展成了能够自由飞翔的翅膀。研究表明,昆虫背板的特异化现象是很容易发生的。比如说,温度下降了,意味着昆虫需要进食更多的植物,还有就是它们遇见了其他昆虫或者动物的攻击,它们就需要更快地逃离险境。而只有背板发生特异化,进化出侧背叶结构乃至于继续进化为翅膀做蓄力,进而跳跃得更高、滑翔得更远,它们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避开危险的敌人。

人类起源是从猴开始的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吗)(8)

蜻蜓

此外,还有一种非主流的观点认为,昆虫的翅膀也可能是由“腿”进化而来的。普渡大学昆虫学家Luke Jacobus和Tomoyasu认为,从基因组的角度看,蜉蝣的鳃很可能是从上肢中长出来的,而翅膀和鳃具有相似基因活动的发现,这样,翅膀和“上肢”或许是“同源”。这是一家之说。但不管昆虫的翅膀是背板特异化而来,还是由“腿”进化而来,科学家都依据了基因组的研究,是拿DNA的进化做研究方法。


作者:怀疑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