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名师”这个词,以前没听说过。最近几个月,各种线上课的广告铺天盖地,它们都发出了一个共同最强音:清北名师!清北名师亲自授课!清北名师带队授课!清北名师带队教研!……完全就是一副“非清北,不线上”的架势。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对新词儿总是很感兴趣,免不了要探究一下,乐呵。

“清北名师”是个偏正词组,用“清北”来修饰“名师”。“名师”本身也是个词组,用“名”来修饰“师”。所以,“清北名师”这个词,相当于给“师”戴上了两顶帽子,一顶叫“清北”,一顶叫“名”。

戴着帽子的老师,上课就应该把帽子摘了才好,何况还戴两顶。又不是疫情严重时期的口罩,戴着是为了防疫,不脱帽子为哪般呢?

语文弱了去不了清北(清北名师这个贬义词)(1)

再说了,戴帽子也要找个合适的戴,如果不合适,那是在存心扮演小丑。

来看看这个“清北名师”的帽子合不合适。

这个词中“名”,显然不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名,而是名气的名。这不是一个无缘无故的“名”,而是缘于“清北”才名。直白的逻辑就是:因为这老师是“清北”的,所以是名师。

这是个一塌糊涂的逻辑吧。


一个老师有名气,可能是正名远播,也可能是污名远扬。但从老师的职业本质来说,就是教得好,专业有高度,教学有方法,教育有爱心,然后渐渐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形成了口碑,这就是老师的名气。

除此以外的其它名气,都可能是虚名。比如教学比赛获了啥奖,比如年终评选获了个啥先进,比如职称评比获了个啥级,这些名,其中可能有很多道道,说不清道不明的,真真假假,实实虚虚,明暗相融,有无相生,见首不见尾,云深不知处。

至于抬出个啥背景来强推名师,这便是一种荒谬逻辑。清华、北大是名校,跟清华北大毕业的是不是个名师,没有半毛钱关系。不管是真清北还是假清北,或是专业培养老师的师大,文凭不过是一张纸。官场上有清官也有贪官,大学里有精英也有混蛋,如此而已。

这样用背景来吓人的逻辑,生活中也是常有的,比如我家前面那个夜市上摆地摊卖“CHANEL女装”的,就用小喇叭一遍一遍铿锵有力地说:“大品牌,值得信赖,CHANEL女装新款上市,等你来爱。”


但仅仅是逻辑上生拉硬拽的强扯,并不至于让“清北名师”糟蹋成一个贬义词。教授被糟蹋成“叫兽”,是因为有些教授人面兽心,身体没进化好,原始冲动比较多;专家被糟蹋成“砖家”,是因为有些专家只盯着屁股坐的地儿,脑袋没进化好,所以说屁话比较多。“清北名师”被糟蹋成一个贬义词,是因为这些“清北名师”们在被投资进行暴力推广的过程中,总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完全没有专业水平,就是一个“注射消毒水抗新冠病毒”的境界,让真正的一线语文老师都觉得这不可思议。

比如,“9块钱13节课,就可以让你阅读与写作双高分”,懂点语文教学的不敢这么说,但骗子就什么都敢说。

比如,“作文高分永远靠秒变,范式作文彻底解决作文问题”,懂点写作原理的不敢这么说,但吹牛皮的就无所顾忌。

比如,把“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掌握它,语文次次拿高分”的老骗术说成是“紧扣新大纲”,只要稍微学习过“新大纲”的就不敢这么说,但无良商人从来不论真伪就敢说。

比如,“别的孩子花一个小时写的作文,而你家孩子只需要几十分钟”,这样直接把家长当弱智的话,也说得理直气壮,到底是谁给的底气呢?

语文弱了去不了清北(清北名师这个贬义词)(2)

这些都是“清北名师”们天天在暴力推广中的表达,侮辱语文专业,侮辱人们的智商。他们的商业思维可能是这样的:如果这么虚妄的表达都能认可的话,这人就蠢得够级别了,这才是真正的消费者,随便怎么骗,都会掏钱的。

这样的“清北名师”,等同于“骗子”,不就是个贬义词么?


但是,有没有想过那些单纯无知的孩子,可能教什么就会学什么,学什么就会相信什么,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思维,有什么思维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一个细节是可以随随便便的。

有句话叫“学坏容易学好难”,坏的东西总是比好的东西更具诱惑力,它让你容易见到效果,容易信以为真,容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直至彻底毁掉自己为止。这句话在学习中也有同理。

比如我见到一位网课“名师”,其教学方法就是将别人某个优秀句子中一个特殊表达提出来,让孩子死套,就号称这是“分分钟写出好词句”的方法,让写作“效率提高3万倍以上”。它的诱惑在于,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出一句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句子,看起来好像很神奇、很深刻、很抽象、很难以琢磨,可谓“莫名其妙”,让你没法说明白它的“妙处”。之前有一篇文章中,我例举他教学生的“没收”句,这次我再例举他教学生的“往事”句中比较典型的一句:

那些往事好比一把破旧的伞,哪天一旦撑开,那些往事又飞快地飞向大脑。

语文弱了去不了清北(清北名师这个贬义词)(3)

这显然是一个很混乱的句子,只是想表达“想起了往事”的意思,却用了一种莫名奇妙的表达方式,结果前言不搭后语,每个分句各自为阵,完全不成句。这差不多已经到了“不会说人话”的地步了,但这位“名师”对此大为欣赏,把它拿出来当作佳作展示,可见这位“名师”的语文审美基础能力差到什么地步。


这种句子的写作原理是:为“往事”这个抽象的词找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比喻,从作文技术上说就是“以实喻虚”。这在作家的优秀文本里很常见,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白发”;比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把“愁”比喻成“薄雾浓云”。鲁迅先生那句著名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也是这个写法。

但这种写法在小学生作文中不常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写法的基础是:要对抽象的那个对象有深刻的理解感知和丰富审美,同时还要具备将抽象与具象进行转换对应的逻辑能力,这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踮着脚也够不到的高度。我在给初中生讲习作立意的时候,这是一种重要的立意表达方法,但大部分初中生都得经过很长时间、一次次反复探究,才能勉强从生活中找到切入角度。因为,一个比喻并不只停留在“把什么比作什么”,得做到表意准确,情意相通,文意绵长,意蕴完整,才可以称得上是立意表达。“以实喻虚”的方法原理,决定了它就是一种“写意”而非“写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比喻要真正起到“修辞”的效果,非得“写意”不可。

一个小学生在心理、认知、思维都没有达到相对水平的时候,去学习那些无法理解的技巧,结果很可能就像拔苗助长,毁了基础,乱了创造,使其在莫名奇妙的突然长高之后,很容易遭遇枯萎的危机。这不仅不能解决作文问题,不能提高语文能力,而且会沿着错误的道路走进死胡同,再也寻不着语文的正道了。如果再遇到像上面这种其实不懂写作技巧原理却以教技巧为荣、其实不是在教技巧是在教死套的“名师”,孩子就彻底被带进坑里了。

上面例举的这位老师,宣称“有很多学生考进了清华、北大”。如果那些满嘴胡话的“清北名师”真是这么来的,倒也顺理成章吖。


“清北名师”变异成了一个贬义词,活生生让“清北”来背锅,清华、北大应该是躺着中锅了吧。可是在这种变异中受感染的孩子们,若是把理不顺的晦涩堆砌当作文采,把看不懂的语无伦次当作高深,把说不清的似是而非当作思想,彻底沦为了套路化、模式化的奴隶,语文学习一旦学到了这个地步,还有得救吗?

当然,我相信教育的中流砥柱,其实是那些“非清北非名师”们,他们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默默付出,造福孩子和家长,引导孩子努力去抵挡急躁与浮夸,尽力保护着孩子们安静的学习心境,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的生命意义。这样的教育心境,是那些喧嚣的“清北名师”们无法理解的。

语文弱了去不了清北(清北名师这个贬义词)(4)

练字日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