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762) 62岁

701年 出生

简介:

李白,男,曾用名(亦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天上谪仙,与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碰上安史之乱了么(安史之乱倒霉蛋李白的一生)(1)

出生:

出生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今青莲镇)或唐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附近)

父母:

父亲为李客

背景:

祖籍甘肃省天水市。

唐朝重农轻商,士农工商,商最末。

父亲李客,官至任城尉(今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大哥、二哥均是行商。

702年 2岁

703年 3岁

704年 4岁

705年 5岁

跟随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并在四川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题外:12月16日,武则天驾崩

706年 6岁

707年 7岁

708年 8岁

709年 9岁

710年 10岁

开始读诸子史籍

711年 11岁

712年 12岁

713年 13岁

714年 14岁

715年 15岁

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

716年 16岁

717年 17岁

曾拜唐代著名纵横家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外:赵蕤著作《长短经》,亦叫"反经"。与之对应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为"正经"。

718年 18岁

在戴天山(今四川昌隆县)大明寺读书

719年 19岁

720年 20岁

721年 21岁

蜀内游玩:

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此后几年游历蜀中各地。

722年 22岁

723年 23岁

724年 24岁

外出游历,巧遇道教宗师:

游历至成都、峨眉山、渝州(今重庆市)、出三峡,至江陵,巧遇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639-735年)

725年 25岁

出蜀游玩:

只身出四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726年 26岁

散金三十万,游历江南:

春,自金陵至广陵,东南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东涉溟海。然后回舟北上,复至扬州,散金三十万,耗尽老家资助钱财。秋,病卧扬州。写有《静夜思 》等诗。在九华山题刻"金沙泉"三字。

五言乐府诗《静夜思 》:

曾在庐山作诗《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如下。

结识孟浩然: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孟浩然相结识,最后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727年 27岁

第一次婚姻,入赘湖北安陆宰相师家,生儿育女:

在湖北安陆寿山经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李白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当了个倒插门女婿。至此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婚后得育一男一女。长子李伯禽,小名"明月奴";长女李平阳,出嫁后不久即去世。

728年 28岁

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暮春,送孟浩然之广陵。回安陆老丈人家,寓居白兆山。

729年 29岁

在安陆

730年 30岁

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

赴长安寻做官出路,无果而归:

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曾在元丹丘推荐,欲上终南山结交玉真公主,未果。后欲拜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暮秋游邠州(在长安之西)。

731年 31岁

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

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

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

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 32岁

自春历夏,游坊州,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

李白二上终南山,欲结识玉真公主,未果

在长安穷途失路,作《行路难三首》;送友人入蜀,作《蜀道难》,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

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 33岁

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应元丹丘邀请,赴嵩山隐居。

734年 34岁

献赋谋功名:

正月,李白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

题外:

古代有规定:只要家里出过商人,那他的家属甚至是远房亲戚都不能做官。

春在洛阳,过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

735年 35岁

献《大猎赋》,博得唐玄宗赏识:

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进长安后结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诗;

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诗本《蜀道难》和《乌栖曲》。

五月,与元演越太行游太原,并曾北游雁门关。

736年 36岁

春由太原经洛阳回安陆。

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李白为此著乐府诗《将进酒》。

737年 37岁

闲居安陆。

738年 38岁

原配许氏去世,李白到处游历:

原配许氏去世后,许家分钱财和变卖白兆山房子,后离开许家。

游襄阳、至颖阳元丹丘山居、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

739年 39岁

春,在楚州安宜,重游扬州、苏州、杭州

在南陵与一刘姓女子(剡越人)同居,后分手。

传言,李白在安徽贵池、铜陵、南陵一带采集铜矿、铅矿,通过船运贩卖的扬州得钱;或为了炼丹求仙迎合玉真公主。

秋,至巴陵,遇王昌龄。

740年 40岁

某氏,东鲁一妇人,与李白同居,生育次子:

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在兖州置下一批田产,东鲁妇人同居,生育次子李颇黎,亦名李天然

741年 41岁

某氏,东鲁一妇人,与李白同居

居东鲁,游东鲁各地。结识隐于徂徕山的"竹溪六逸"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酣歌纵酒。

742年 42岁 翰林供奉

李白人生巅峰时期,进宫朝见唐玄宗,得官翰林供奉:

四、五月间,游泰山

元丹丘将李白多年前撰写的《玉真仙人词》呈给玉真公主,成功地将李白推荐给了玉真公主。

秋,李白自南陵奉诏入京,有《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得益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举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冬,侍从温泉宫。

唐玄宗赐钱粮牌,李白逢州吃州,遇县吃县,州一千,县五百

743年 43岁 翰林供奉

供职翰林院,以求升迁:

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

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奉诏作《清平调》,李白自以为升迁有望。

与忘年之交贺知章金龟换酒:

李白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

题外:高力士(690-762),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渤海郡公。是唐玄宗心腹宦官,早年追随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助其登基。高力士当时年54岁,比李白年长11岁。李白让其为己脱靴,要么此事为后人伪造,要么李白醉狂、恃才傲物,看不起太监。

同年,唐玄宗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李白自称先祖为李暠)

744年 44岁 翰林供奉

李杜诗诗歌切磋:

夏,李白到东都洛阳,相识杜甫;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秋,李白与杜甫两人如约到了梁宋,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期间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李白求仙访道:

秋冬之际,李杜分手。李白到济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

宗姑娘千金买壁,李白与第二任妻子巧遇。

正月,年逾八旬的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唐玄宗以御制诗赠之,皇太子率百官饯行,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诗送之。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

秋,在梁宋间会见杜甫、高适,畅游梁宋,纵猎孟诸。

冬,从高如贵道士受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745年 45岁

李杜第三次相遇:

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李杜两人同游东鲁,一道寻访隐士高人,拜访济州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冬天,李杜两人分手,李白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送行。

746年 46岁

卧病东鲁。

秋,怀念杜甫,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

怀念游越,告别东鲁诸公,写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747年 47岁

到浙江会稽,吊念贺知章(贺知章已故三年)

乘船到金陵。

748年 48岁

在金陵,与崔成甫相遇,

游扬州江阳县、庐江、舒州等地

期间,隐居舒州皖水之滨,作诗题字

749年 49岁

在金陵,怀念子女,作《寄东鲁二稚子》等诗。

750年 50岁

归鲁郡,写有《任城县厅壁记》、《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井序》。秋,访元丹丘石门幽居,写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等诗。

751年 51岁

李白第二次正式婚姻,与宰相宗楚客孙女宗夫人结婚:

在梁苑,与唐朝宰相宗楚客孙女结婚。

冬,离梁苑北上幽州

752年 52岁

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

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

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写有《远别离》等诗。

753年 53岁

南下过魏州贵乡,县令韦良宰盛情招持。

游汾州,写有《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回到第二任妻子家梁园。

从梁园经曹南南下宣城。写有《独坐敬亭山》等诗。

754年 54岁

春游金陵

五月,至扬州,与魏万相遇,同返金陵,尽出诗文,请魏万编集。

秋冬,游秋浦、泾县,写有《赠汪伦》等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55年 55岁

安禄山在在范阳起兵,李白开始逃难:

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春,在当涂。听说洛阳失陷,中原大奔溃,逃难至宣城,避难剡中(今浙江省嵊州)。后又北上到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与张旭相遇。

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北上到金陵。

秋,听说唐玄宗难逃至蜀,李白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游皖南,再回到宣城,与宣城太守赵悦交游,写有《赠宣城赵太守悦》等诗。

冬,北上梁园。适逢安禄山陷陈留、洛阳,李白携宗夫人自梁园经洛阳西上华山。

756年 56岁

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李白从华山南下宣城逃难,写有《奔亡道中五首》。经当涂,到宣城,又往越中,写有《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曾过溧阳、杭州。

秋,与宗夫人隐于庐山屏风叠。

李白犯浑,安史之乱期间加入永王璘军:

冬,永王璘水军至寻阳,三次遣使聘请,李白下山入幕。写有《赠韦秘书子春二首》、《别内赴征三首》等诗。

757年 57岁 牢犯

永王东征谋反兵败,李白下狱,发配夜郎:

正月,在永王军营,永王擅自引兵东巡,李白为乱臣贼子永王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建功报国情怀。

二月,永王兵败,李白自丹阳郡南奔,作《南奔书怀》诗。不久李白在浔阳逮捕入狱。

宗夫人奔走营救,经宋若思与崔涣为之清雪。李白出狱,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卧病宿松。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岁末,李白最终因参加永王东巡终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李白仕途至此无望。

同时代诗人遭遇安史之乱人生十字路口抉择:

758年 58岁

四月,史思明反。

李白发配夜郎:

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写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憬》诗。

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

秋,至江陵,写有《流夜郎题葵叶》等诗;

冬,入三峡,写有《上三峡》诗。

759年 59岁

朝廷大赦天下,李白得自由身:

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至白帝城遇赦,立即返舟东下江陵,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写诗《早发白帝城》。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早发白帝城》

到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蹭老友很久一阵才离去,写有《江夏赠韦南陵冰》。

秋至,岳州,遇贾至、李晔被贬,李白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

至零陵,作《赠卢司户》诗。

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760年 60岁

自零陵返江夏、下寻阳,上庐山、赴豫章。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靠沿路的文人骚客的接待和接济,仍然寄人篱下、依人为生。

761年 61岁

暮春,送宗夫人上庐山,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东下重游皖南,来往于金陵、宣城间。

年逾六旬欲投李光弼军未果,写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半道病还。

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至当涂依族叔李阳冰,写有《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

题外:李阳冰是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

762年 62岁

在当涂养病,作诗《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天门山铭》,及《姑孰十咏》、《九月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诗。

冬,病重,"枕上授简",将诗文交李阳冰编集。

去世:

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11月30日,赋《临终歌》而卒。

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身后:

长子李伯禽,李白第一任妻子许氏所生,李白死后,便定居于当涂,过着布衣的生活,一生未入仕途;李伯禽生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踪,另外两女分别嫁给当涂农户陈云和刘劝。

2015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联合国邮政发行一套邮票,其中汉语诗歌选取李白的《静夜思》。

归宿:

葬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

子嗣:

子2人,女1人


李白碰上安史之乱了么(安史之乱倒霉蛋李白的一生)(2)

李白碰上安史之乱了么(安史之乱倒霉蛋李白的一生)(3)


说明:

1、“评价过的可好?”为纯个人主观异想,请勿对照主流客观评价,不喜勿喷,感谢。

2、若是没有任何资料或记录,“评价过的可好?”中某些类别评价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论意义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仅仅是为了右边雷达图能闭环。

3、年岁说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为1岁,第二年为2岁,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记为1岁;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则记为2岁。

②、以去世的最后一年计年龄,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岁,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过世,仍然记为100岁。

③、与周岁、虚岁没有关联,一一对照无意义。

④、出生年月记录有误,以目前记录的为准,暂时不管对错。如农历,公历年月混乱,多个文献资料互相矛盾,太离谱,出生去世年月出现混乱,大体采用作者个人主观喜好,本着年岁长寿,出生年月混乱暂以早为准,去世年月混乱暂以晚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