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凡事要想办好,就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

[故事]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的孔子是我国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很好学,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

所以学识非常渊博,很有名望,

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

但是他自已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

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

莫问少年梦(华夏少年梦不耻下问)(1)

”有一次,

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

他不时地向人询问,

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

有人就在背后笑话孔子,

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

孔子听后坦然地说:“我遇见不懂的事情,

就问个明白,

这正是我求知明礼的表现啊!”

故事《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传说有个地方曾经盛行养鸡,

每家每户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只鸡。

有一次,村里闹鸡瘟,

从多少个地方请大夫都治不好,

于是就有人提议请神仙来帮忙。

可又没有人知道神仙在哪里,

不知道该怎么请。

又有人说:“我们可以把鸡毛烧焦,

焦味飞到天上去,神仙肯定闻得到的。”

人们都夸是好办法。

果然,羽毛的焦味传到了天上,

让玉皇大帝闻到了,知道凡间肯定有灾难,

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来看一看。

太白金星来到村里后,

莫问少年梦(华夏少年梦不耻下问)(2)

见到了三位老者,

就上前问村里出了什么事,

听完之后,就给了那三位老者一瓶仙水,

说:“你们把这个倒在井里,

再拿去喂鸡就没事了。”?

说完就飞上了天。

那天夜里

三位老者就遵照着神仙的话做了,

第二天还让村民都来取水喂鸡,

就这样一场灾难被平息了。

从此,

村里人无论什么事

都会先去问一问这三老,时间久了

也就留下了

这条习俗:“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启示】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要及时请教别人,不要以问别人问题为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