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1)

新能源行业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行业之一。根据职友集的就业行业统计,几乎每个学科毕业的学生都有大量涌入新能源行业的学生。而核电也恰恰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是未来能源强有力的备选项。然而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历历在目,核电行业是否依旧值得选择?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核工程类专业及就业前景。

专业信息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2)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3)

开设院校:

清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烟台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南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

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本专业根据教育部2012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要求,在原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基础上设置,培养具有扎实的辐射防护、辐射安全评价、核废料与退役核设施处置、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辐射监测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说,是教育体系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作出的直接反应。

主要课程:核能与核技术概论、辐射物理、核辐射探测方法、辐射防护、电离辐射剂量学、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地球化学基础、核安全法规、放射生态学、核电子学与核仪器、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核数据获取与处理、核反应堆物理基础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4)

开设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陆军防化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

三、工程物理

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在电力工程、暖通工程、制冷工程、核工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物理并不仅指核电方面,还研究医学物理、近代物理等方向,在军事、空间技术、农业、人口、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理学中的物理学专业最大的区别,就在“工程”二字,与工业领域密切相关,其研究成果更具应用性。

主要课程: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统,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5)

开设院校: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四、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主要是从事核材料开发和性能测试,对口就业岗位是核燃料相关的各个环节,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和核电行业及其相关民用产业,还可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等工作。

例如:铀-235的提取与浓缩,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制造,核裂变获取核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核化学与化工、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化学反应工程、放化基础、核材料科学基础、核燃料后处理与废物处置、原子核物理、两相流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分析、反应堆安全分析、反应堆控制、核辐射探测、核电子学、辐射防护、环境监测与评价、核电站辐射测量技术、核技术应用概论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6)

开设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院校推荐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7)

二、双一流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重点学科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西安交通大学

四、重点介绍

清华大学:拥有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俗称“200号”,这是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作为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出很多核能方面的创新成果,先后开发了一批先进的高技术产品,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本科设在工程物理下,是我国核能方面的最高学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其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内外唯一的可以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进行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属A 学科,在近两次全国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二。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的211工程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以地学和核科学为特色,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南华大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其核科学与技术下设专业成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国管专业、湖南省和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国防紧缺专业,其中核技术及应用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

五、在辽宁拟招生院校与新高考选科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8)

就业前景

国内核电相关的企业非常少,全是国营,基本可以分为概括为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中国广核集团(广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核)三家,单位选择的余地小,就业面较窄。待遇处于平均水平,按照工作地区和学历水平有所不同。

具体有政府、设计院、研究院、核电站、高校几个方向。

一、政府

考公务员,看当年的岗位招考情况。

普遍的去向有环保部核安全局,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国防科工局安全技术评审监督中心,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等。但如果不招考,能去的只有海关、公安局、税务局等大类招考的单位。

二、设计院

设计院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各种大型工程项目实施前都需要设计院出图纸。具有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咨询、设计、研究、开发创新的能力。需研究生以上。

核工程相关设计院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一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核二院)、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728所)、中广核设计院等。

三、研究院

研究院属于科研机构,核工程方面研究院主要从事与核工业有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部分研究院也会招收研究生,但并不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任务仍着重在于技术开发。有的研究院保密要求严格,禁止联网和携带手机。需研究生以上。

包括: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辐院、七院)、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核工业290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核工程类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9)

四、核电站

就是发电厂,每个部门的工作不一样。大体上的工作就是保证核电机组正常运行,为此设有运行岗、维修岗等等。由于核电机组不能停,所以基本上是3班倒,作息不规律,远离都市(一般沿海、位置偏僻),但配有生活区,娱乐方面也能够基本满足,监控比较严格,工资水平一般,比较安逸稳定。本科为主。

五、高校

好一点的院校基本需要起步,研究生只能去下一级高校任职。

六、转行

与核工程相关性比较大的,例如医院的放疗物理师、去仪器厂做核探测设备、环评;其他还可以选择建筑、房地产、计算机等。由于核工程类专业性比较强,打算转行需要早做准备。

报考建议

核电只能说是“低碳能源”,不能说是“清洁能源”,关键就在于安全工作是否能够做足,与放射物质相关,核能链产生的废物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有长久的潜在风险或危害。所以“安全至上”的原则非常重要,核电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体系更是直接开设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国家大力发展核电产业,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产业整体走势放缓。但在探索新能源需求仍然不减的今天,核电能源相比于水电、太阳能、潮汐,限制相对较小,发展潜力巨大。

核电相关工作胜在稳定,且是能源大趋势相关,但相对封闭,工资水平一般,对色盲色弱有要求。由于辐射相关,女生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