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1)

我想问你,可曾想过我的终身?

这是电影《最好的时光》中 “自由梦”里出现的一句字幕,这句话如侯孝贤自己所阐释的那样:

用片断呈现全部,问题是,这个片断必须很丰厚,很饱满传神,像浸油的绳子,虽然只取一段,但还是要整条绳子都浸透了进去。一个片断一个镜头,联接片断之间的,并非因果关系,而是潜流于镜头底下的张力,弥漫于画面之中的气息。

这一句台词出现在1小时14分45秒处,艺旦姐(舒淇饰)在眼波流转间,看似不经意的询问诗人阿震(张震饰),这一个镜头来回看了好几遍,最后把自己感动了。

《最好的时光》可以说是侯孝贤集多部电影里精华,在此展现,深夜看的无法入眠,而另一种声音也充斥在耳朵里。

有人说这拍的是什么电影,没有字幕,听不懂台词,甚至第二部分还没有台词,这也能叫电影?有人说看的人昏昏欲睡,对于电影的边界,已经糊涂了;还有人说根本看不懂,乱七八糟,不值得一看。等等此类,曾经看侯孝贤的电影,也有这样的疑问。正如在此之前,我写的那样:

为什么说侯孝贤是大师级的电影导演?结合他的经历和台湾的发展,看看他拍的电影,他的电影拥有持久的生命力,观众从他的电影看到悲情,也看到感动。那些一开始看不明白的电影,多看几次,心里的喜爱就多几分。

我来解读和分享一下《最好的时光》,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2)

一 三个“梦”的由来和时间点的选取

《最好的时光》整部影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时间跨度基本是一百年。

也许你没有想到,侯孝贤在开拍的时候,各段风格没有设计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为什么设计这三段?开始是为了培养新人导演,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这三个梦,是由一首台语歌《港边惜别》而来,那首歌的歌词写的很好,第一段讲恋爱梦,第二段自由梦,第三段青春梦。

而三个主题对应的时间是:1966年,1911年,2005年。

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时间,相比较2005年,是一个现代化的场景,前两个时间点很有意思,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大概都明白。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3)

①1966年,恋爱梦

这里有侯孝贤的影子,呈现的画面很有情怀。撞球、计分、服兵役、追求女孩子,这画面是不是很熟悉,这些元素也充斥着《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

少年阿震和秀美,就这样在台球室相遇了,写下一封情动的书,眼神、动作都是爱。为了所谓的爱,辗转多个地方,四处打探,终于在另一个台球室转身相遇,眉目都是情,很生活化的细节。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4)

②1911年,自由梦

一个艺旦姐和一个诗人。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一个拥有家国情怀自由之梦,一个是渴望遇到爱情自由之梦。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渴望得到的又是什么?

这个梦没有对话,只有提示的字幕,却让人看的热泪盈眶。这画面也似曾相识,里面既有《海上花》的影子,也有《悲情城市》的哀伤。看过侯孝贤前两部作品的人,也不难理解这一幕,一个时代的情怀都在里面。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5)

③2005年,青春梦

这个青春梦的调调,和侯孝贤好几部电影的感觉也重叠了。一些小细节的处理,只让人看到了浅显、表面的感情波动,还有更多的在背后,颓废的、不顾一切的,是不是青春曾经的模样,细腻而又克制的镜头。

侯孝贤说:用生活的细节,生活的语言呈现一部分讯息,某一部分情感。表面露出的不多,底下隐藏的很多。

如果非要说是什么故事,真不好说,这是一种感觉,营造的是一种氛围,你细品吧。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6)

二 三段感情中的舒淇和电影外的舒淇

舒淇是侯孝贤最重要的女演员之一。在《最好的时光》里,这三段故事有什么美好的结局吗?可以说没有,如果有,也只是第一段“恋爱梦”里,在雨中,默默碰触到的手,心动。

“我想问你,可曾想过我的终身?”

这本是电影中的一段字幕,却也是现实生活中,舒淇情感生活的真实写照。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7)

1998年8月,《美少年之恋》 上映。电影里的舒淇和冯德伦相遇,那时候的他们很美,如果知道多年后的结局,他们会不会提前享受爱的馈赠?

同年的10月,一部名为《玻璃之城》的电影上映,男女主角分别是黎明和舒淇。

《玻璃之城》无疑是对爱情的缅怀,更是对舒淇青春的缅怀。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8)

电影中,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一场意外车祸,让港生和韵文俩人的秘密恋情曝光。俩人在最后时刻,相拥而死,双方家庭都不愿意承认,只好派各自的孩子前去解决此事。

原本怀有怨恨的两个孩子,在整理遗物时,终于理解了当年彼此相爱的人,一幅幅美好画面在眼前展现:一只写满了韵文名字的雕塑手,它组成了港生的命运线,事业线和爱情线;俩人骑过的校园脚踏车,含在嘴里的一枝玫瑰花;省钱打越洋电话,最终还是接受了身边人;多年相遇后,那欲说还休的表情;俩人共同抚养的一只名叫小毕的狗;分别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康桥,还有那充满回忆的邮筒。

黑暗的楼道,画面上重现港生拉着韵文的手去参加舞会,笑声荡漾,故事落幕。美丽的相遇在最真的年代,不一定拥有。

现实中,当记者抓拍到黎明和舒淇在一起时,黎明没有一句解释,落实而逃,多年地下情,伤感落幕。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9)

2005年,29岁的舒淇和29岁的张震在《最好的时光》相遇。

花絮说:舒淇、张震在片场未埋位前,往往勤于练习身体语言和眼神上交流,反而为培养情绪,言语闲谈却少之又少。

有场戏舒淇和张震要由客厅到房间吻足十分钟,吻到连导演叫停都不知道,等他们停下来,发现导演和摄影师已经在休息了。

他们爱过吗?应该爱过,要不在张震的婚礼上,舒淇为什么会流泪,她后悔吗?千帆过尽的心态,只有当事人明了。

2016年,舒淇和冯德伦突然宣布结婚了。

正如冯德伦发的启事那样:“恩是的,我们的婚事就是这么简单;恩是的,我们的礼服就是这么随性;恩是的,我们的决定就是这么突然;嗯是的,我们不会有任何婚宴跟派对;嗯是的,我们相识了20年相恋了四年;嗯是的,我义无反顾地娶了她;嗯是的,外面决定相互纠缠一辈子;嗯是的,我们结婚了:谢谢爱我们的你们的关心,什么都可以错,但是别错过爱你们的他(她)。

相识了20年,谁曾想过舒淇的终身,而她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10)

三 侯孝贤的“真”以及舒淇身上的“真”

观看侯孝贤的电影越多,对他个人了解的越多,越是佩服他。看镜头,听配乐,分析人物关系,了解时代背景,看的越多就越发爱他,越觉得这些电影好看。

因为他的电影现实,一个字“真”。

因为他的真,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慢慢都放进了电影这个容器;因为他的真,他愿意选择那些真实的明星来演绎他的电影;因为他的真,才发现他电影的可爱之处。

朱天文曾说:侯孝贤非常讨厌电影依赖对白,他喜欢让演员做他们熟悉的事情,吃饭啊,走路啊,然后把情感和发生的事情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只会做熟悉的事情,然后在里面加入感情。电影感就是用影像魅力来说故事,而不大靠对白。

你要想在他的电影中看到很多戏剧冲突,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淡淡的情感,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惑,真情演绎。

舒淇的感情语录 你我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11)

侯孝贤为什么愿意一次次用舒淇当女主角,想必他看中的就是舒淇身上那股“真”劲。

真没有见过哪个明星像舒淇这样出道,然后走上了文艺片女主的巅峰。她靠的就是这“真”,真实、真情、真意、真爱。

从她的电影到她的生活琐事,从她的旅行到她的皮肤过敏,从她的爱情到她的婚姻,她都将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不需要网友将她改造的完美,她更爱脸上的小雀斑。

所有静候的时光,都有美得炫目的一面。在电影界浸沉多年,始终保持自我是艰难的事情,也是幸福的事情。

什么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不是那段时光多么美好,而是那段记忆不可取代,故而美好,这么看来侯孝贤就是一个抒情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