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发展形势可以看到,咱们国家还是属于“小农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相对于,咱们国家还是存在规模小、农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今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咱们国家也给各地安排了两个工作。

第一是加强对耕地,尤其是黑土地的保护工作;第二落实五年规划,分类分时间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进行一体化改造,以此来为我国农业改革奠定更坚固的基础。

早在2021年的时候,为了做好“十四五”规划所部署的农田改造任务,咱们国家也优先发布了一份十年建设规定,在文件《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也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要完成的建设内容、任务和分区管理工作,为指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开展农田建设改造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农田改造是怎么改造的(农田要进行一体化改造)(1)

一: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时间和任务安排

据了解,在2021年之前,咱们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的粮食主产区建成了9亿亩高标准农田,2022年的任务是1亿亩,确保在2022年的年底前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而接下来的三年,也就是2025年之前会建设改造0.75亿亩,确保到2025年能够完成10.75亿亩的任务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要进行提升的高标准农田也有1亿亩左右。

到了2030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会达到12亿亩,期间新增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有1.25亿亩,而改造提升的面积也会达到2.8亿亩左右。

可以看到,这次的农田改造任务都是分时间,分阶段完成目标的,相信在各地区的建设和改造下,到了2035年,全国各地区的高标准农田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了咱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更多保障。从而建设成为一批既能机械生产,又能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优质农田。

农田改造是怎么改造的(农田要进行一体化改造)(2)

二:高标准农田改造涉及的区域、优先建设的农田

而此次的农田改造任务也是分区域进行改造的,一般会划分为七个片区,主要的分布包括,东北黑土粮食生产区、黄淮粮食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区域、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等7个区域。

划定完分区之后,优先改造并建设的农田主要是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

接下来的九年里,咱们国家也会集中力量,下拨大量的资金优先建设这些区域的农田,以此来打造粮食保障基地,解决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

而这次改造的具体方案也会以农田建设改造“一体化”为主,既要强化质量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后期的管护,为优质农田配套更多农业设施,方便农户统一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农田改造是怎么改造的(农田要进行一体化改造)(3)

三:那么,什么是一体化建设改造呢?

所谓农田“一体化”建设改造主要是要求各地区要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组织开展工作,既要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同时还要统一组织实施,最后再统一验收、上图入库。

最主要的是在农田建设的过程中会将所有的设施融入进去,每个地区也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实施统一化的改造工程。

也就是说;纳入改造范围的农田既要进行农田平整,田块调配等措施,同时还要对改造完成的农田进行土壤改良,提升地力,最后再根据生产需求对周边的农田增加配套设施。

​如;水利灌溉设施,沟渠排水设施,机械进入田间道路硬化以及农田输配电建设等等。这种建设模式既能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又能一劳永逸,以后也不用费力进行多次改造,只要一次就完成即可,后期加强管护就好了。

农田改造是怎么改造的(农田要进行一体化改造)(4)

好了,以上就是和农田改造有关的工作安排,对于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