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川旱不枯者,多所疏①也。潢汙②兼日下雨,泥辄见者,无所通也。是故,大川相间,小川相属③,东流归海,故海大也。海不通与百川,安④得巨大之名?夫人含百家之言,犹海归百川之流也。不谓之大者,是谓海小于百川也。夫海大于百川也,人皆知之,通者明于不通,莫之能别也。(王充《论衡•别通》)

文言文阅读100篇 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一十七(1)

【注释】

①疏:通,与许多支流相通。

②潢汙(huáng wū):积水的洼地。

③属(zhǔ):连续。

④安:怎么?

【评析】

在学习上应该博观约取,就是要多读书,多学习,接受的知识面要广,要新。经过广泛的学习,去粗存精,留下精华来。然后沉淀升华,能够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才能有所成就。

否则,囿于一孔之见,孤陋寡闻,那就成了井底之蛙,抱残守缺,眼光短浅,自然很难有所成就。王充就是强调学习面要广,要听取各家的意见,吸收他们的合理之处。这如同河流和大海的关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海之所以形成了波澜壮阔、浩渺无穷,就在于对各个支流的接纳。反观那些看起来很深的水坑洼地,大雨来临之际,也能水势浩大,看起来很深的样子,但是一旦遇到连日干旱,就会露出干裂的地面。

为什么?就是容纳的水太少,且是死水。可见深度学习,不但知识面要广,而且所学知识要活,用发展的观点看所学知识,这些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你对于以前学习的知识,也会有新的认识。

所以,一个人越学习的深入,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反而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人好在人前炫耀,其实那就是潭死水而已。岂不闻“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