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工业园区湖东中新合作区北部娄江以南的苏虹中路和现代大道之间,有一条东西道路名叫沈浒路,这条路又分东沈浒路和西沈浒路两段,中间被白塘生态植物园和白塘景苑住宅区隔断。东沈浒路东起星华街,西至星塘街,长2150米,宽40米;西沈浒路起于南施街,止于玲珑街,长3100米,宽40米,均为园区次干道路。沈浒路始建于2001年,2012年9月25日正式命名,沿用至今。这条路的路名长期以来都被误读,是园区最容易被读错的路。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1)

东沈浒路及周边地理实体示意图

沈浒路因为穿过原沈浒村而得名,沈浒村则是原斜塘镇的一个行政村。1929年,民国吴县第十三区(车斜区)曾设立过沈浒乡建置,沈浒村属沈浒乡。解放前夕沈浒村属夏庄乡,解放后属斜塘乡,1956年合作社时为“金星43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5营,1959年9月改为1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沈浒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沈浒村。沈浒村境内有沈泾浜、浒泾、南浒泾、溇里4个自然村。沈浒村由沈泾浜和浒泾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组成。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2)

动迁前的沈浒村及各自然村位置图

东西向的沈泾浜将村庄一分为二,村民临浜而居,沈泾浜自然村村落以河为名。沈泾浜村民以江、顾姓居多。2001 年 6 月,因园区开发建设,沈泾浜开始整体动迁,村民被安置在敦煌新村和荷韵新村,沈泾浜自然村消亡。目前,南施街、白塘路路口东南区域为沈泾浜原址,建有白塘景苑商品房住宅小区。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3)

动迁前沈泾浜村及村民户位置图

浒泾村东临杨巷村,南与南浒泾相连,西与溇里接壤,北靠娄江,是沈浒村最大的自然村,周、朱为该村两大姓。由北向南流的浒泾港穿村而过,村民临港沿河而居,故名浒泾。1996年6月,因园区开发建设,浒泾开始首批动迁。2000年11月,其余部分动迁,浒泾自然村消亡。村民大部分被安置在莲香新村。目前,娄江南、南施街西的苏虹中路两侧区域为浒泾村落原址,建有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西区)部分厂房、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东部厂区及罗杰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部厂区。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4)

动迁前浒泾村及村民户位置图

另有南浒泾村位于浒泾港南端,为区别于浒泾,故名南浒泾。1997年2月,因园区开发建设,南浒泾开始整体动迁,大部分村民被安置在莲香新村,南浒泾自然村消亡。目前,南浒泾村落原址大部分位于南施街、西沈浒路路口西北侧,建有罗杰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部分厂区。

沈浒在动迁前是个平平常常的村名。沈浒村动迁后特别是把穿沈浒村而过的道路命名为沈浒路后,沈浒路却变成一个长期被误读的名词。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5)

志书中记载的沈浒村规范读音

说起沈浒被误读,还得提到同在苏州市区的当年吴县第一大镇浒关镇,也叫浒墅关镇;而在苏州大市范围,常熟市沿长江有个浒浦镇,苏州市这两个带“浒”字的镇都是名气很响的千年历史古镇。这些地名都带一个“浒”字,早在秦朝时,浒关的“浒”是被读作“虎hu”音的,现在被读作“浒xu关”。但关于浒关还有个民间传说,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龙船上望到一个繁华集镇城楼上旗幡飘扬,其中一个旗子上写有“浒墅关”三个大字,正好“浒”字的三点水被翻飞的旗子遮住,于是随口念出了“许墅关”三字。由于在封建社会,皇帝是金口,浒墅关的“浒”从此念做“许xu”。如果探究真实的历史,早在宋朝志书中浒墅关就被记作“许市”,根本不是乾隆皇帝读别字所致。实际上,“浒”读做“许”音是古今音变所致,作为汉语声母的音变,人们就是把汉语拼音中g k h分别对应地读作j q x,加上过去普通老百姓中文化人极少,人们或许认识“许”这个常用字但很少会认识“浒”这个相对冷僻字,久而久之,浒墅关自然地被逐渐读作“许xu墅关”了。

杭州樱花漫步道规划(沈浒路园区最容易读错的一条路)(6)

浒泾村当年动迁时

然而,同在一个苏州市,沈浒村、沈浒路的“浒”字却是读作“虎hu”音的,这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浒”也是读“虎hu”音。浒,本义: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诗经·尔雅·释丘》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浒”诗句。《水浒传》中水泊梁山就是湖里的岸地,同理,浒泾村则是小河浜边的村庄,所以水浒和浒泾的“浒”就读作“虎hu”。

浒墅关、浒浦是两个大名鼎鼎的古镇,苏州人都知道读作“浒xu墅关”“浒xu浦”,而沈浒、浒泾则是一个小村子,除了全体斜塘人和部分跨塘、唯亭、胜浦人知道读“沈浒hu”,园区土著以外的人基本上都把今天的“沈浒hu路”读作“沈浒xu路”,我就多次听到新苏州人都把沈浒路读作“沈浒xu路”的。所以,如果你不是园区土著,大概率会把沈浒路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