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螳螂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俗称知了,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

黄雀,雀科金翅雀属。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色;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上体赤绿色具暗色纵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虹膜近黑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腿和脚暗褐色。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

工笔《捕》绘画教程

简单工笔国画入门(国画教程工笔捕)(1)

第一步:选择柳树作为事发环境具有合理的普遍性,不会因环境特殊而抢角,通过蝉褪壳的交代使蝉的嫩弱之势得以强化,亦使螳螂更具智慧。蝉、螳螂以小枝配,黄雀以大枝配是通过环境来交代当前局势,采用不同的勾线法是区别不同物体质感的基本方法,树干部分就是借用山水中勾皴法完成。

简单工笔国画入门(国画教程工笔捕)(2)

第二步:藤黄晕染黄雀毛部分,并提染特黄部分,晕染螳螂身体上黄色部分,同时留出结构边线。跳染柳叶部分以丰富叶色,再用焦茶跳染叶子及主枝干。深入刻画明确主体,赭石加淡墨加少许绿,平涂鸟嘴、爪,水分宜少,以免产生水渍。用赭石、焦茶和焦茶加绿分别对蝉、蝉壳、螳螂进行晕染和分染,染至蝉翼下的身体时应淡于翼外身体,以利于透明感的表现。以墨染蝉及螳螂眼睛时留高光点,高光点的留位应予斟酌。在用朱砂分染螳螂腹部时色不宜太重,以免影响色调的统一。

简单工笔国画入门(国画教程工笔捕)(3)

第三步:高光后面点睛,睛位既需要配合高光点位,更应与神态配合,用墨不宜太浓,以免装裱时散化,墨加牡丹红完成蝉背花纹,螳螂腿纹,以淡淡的钛白湿染三个主体周围衬提主体。厚钛白勾提出螳螂结构边线、腿刺、触须根部、提染关节。

简单工笔国画入门(国画教程工笔捕)(4)

第四步:最后整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