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辩士。那么,范雎的“雎”怎么读呢?长期以来,范雎又作“范睢”,这两个字极为相似,如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区别。其实,前者是“且”字旁,后者是“目”字旁,两个不同的偏旁使两个字的读音完全不同。

秦国丞相范雎结局(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1)

范雎剧照

“雎”是“关关雎鸠”的“雎”,读ju(居);睢则读sui(随)。可见,这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字,完全不同的读音。很多人之所以不清楚范宰相的名字怎么读,一则是因为两个字极为相似,不易辨认;二则是因为,在史书上范雎有时候也作“范睢”,司马迁的《史记》就写作“范睢”。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后世之人沿用司马迁的写法,将范宰相的名字写成“范睢”,但是近年来,有学者考证出“范睢”的写法是错误的,应当作”范雎”,理由是古书上有的将范宰相的名字写成“范且”,所以范宰相的名字,应该是“且”字旁的“雎”,而不是“目”字旁的“睢”。另外,在战国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用“雎”做名字,比如著名的“唐雎”,所以这也印证了犯宰相的名字是“范雎”而不是“范睢”。

秦昭襄王

那么,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呢?

众所周知,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是深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拜为宰相,还经常赏赐给金银珠宝。但是,范雎这个人性格很有特点,他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则报仇。对于曾经对不起他的人,他是一个也不会放过,而对于曾经在他落难时相助过的人,他又不吝惜财物回报。

当初,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时,得到了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为相后便分别举荐为秦国大将和太守。但是,这两个人却不争气,后来都犯了大罪。秦昭王虽然没有责备范雎,但是对范雎难免心生芥蒂,而范雎此也很内疚。正巧这时候,一个叫蔡泽的人找到范雎,对他说,自古月满则亏,您现在正是鼎盛时期,这时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呢?范雎觉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响,便辞去了宰相之职,交出了相印。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着他去了。范雎辞官后,不久就病死了。

所以,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显然就有了答案。范雎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合纵连横”策略依旧发挥着作用,几十年以后,秦国灭六国,终于一统天下。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出自《史记》,其中的范雎蔡泽二人具有超人的口才,可谓是一代奇才。范睢是本魏国人,曾经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国君的赏识志栽培,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想在魏王手下谋得职务,但是却遭到魏王弟弟的殴打,甚至死里逃生一回。再后来,魏国人郑安平带着范睢一起逃走,并改名换姓,称之为张禄。

秦国丞相范雎结局(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2)

战国七雄地图

实际上,在范雎的一生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经差点被魏齐侮辱至死,然后不到两年就做了秦国的相国,最后又于人生巅峰退隐。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遭人羞辱,范雎都有所偿,这一切都凭着自己的出色口才。在秦国的辩士当中,除了范雎,还有一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传奇式人物,那就是蔡泽。这个人物不如范雎名气大,但也不可小视。最为重要的是,初到秦国的蔡泽只凭着一次谈话,竟然使名重天下的范雎把自身相位供手让给了他。

蔡泽是燕国人,与范雎相似,也曾到各国求官而不得,但皆无所获。比如,蔡泽被赵国驱逐后,又前往韩、魏,在路途中,所带厨炊具被人抢走,无奈之下,蔡泽只好进入秦国。到了秦国后,蔡泽扬言激怒范睢,并以自己的过人智慧,取代了范睢的宰相位置。当然,范睢蔡泽二人之所以能够被扯在一起,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辩士人才,所以才有了古文经典《范雎蔡泽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