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皇帝的女儿,我们第一会联想到的就是公主,因为我们普遍认为皇帝的女儿就叫公主。其实不然,在古代的时候,在皇帝的女儿里面,不一定都以公主自称。
我们先来讲一讲公主这个称呼的由来,据春秋时期的文献记载,周朝的君王在女儿出嫁时,是不会作为主婚人去主持婚事的,在一般情况下,君主会选择有威望的的同姓诸侯代替自己主持女儿的婚事。这是周朝的礼数,我们也知道,周朝时国家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为王,旗下有各路诸侯,分别掌管自己的土地并向周天子进献,而诸侯里也是有等级区分的,所以在周天子要嫁女儿的时候,就会让等级高且担任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诸侯主持婚礼,而担任这三职的人统称为“三公”,所以也就是三公主持天子之女的婚礼,这个仪式,也被简称为“公主”,所以公主这个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讲完公主称呼的由来后,我们也知道,公主应该不是周天子女儿的称呼,那么在周朝的时候,天子的女儿叫做什么呢?这里就跟周朝君王的姓氏有关了,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姬是周天子的姓氏,由于习惯,称周天子的女儿叫做王姬。
在周朝的时候,虽有公主之称,但并没有称天子女儿为公主的习惯,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公主这个称呼才真正被记录下来,应用到天子女儿的称呼上。这又是为何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势力渐渐衰弱,各方诸侯都有取代周天子另立朝代之意,所以在诸侯的眼里,虽说自己不是天子,但已与天子无异,只是少了一个王的称呼罢了,而他们的女儿自然不能以王姬自称,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将自己的女儿称作公主,寓意和天子的女儿王姬是同等的。看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的女儿并不叫做公主,公主是诸侯女儿的称呼。
我们再来说说皇帝和公主的关系,其实看完前文,大家也发现了,在有皇帝一词之前,就已经有公主这个名称了,皇帝这个称呼,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有的,在这之前,他叫做秦王。建立秦朝以后,由于前车之鉴,秦始皇推翻了分封制,在国家里实行郡县制度,更好的掌握了皇帝的实权,而这也意味着,诸侯这个角色也渐渐被淡化了,所以皇帝的女儿结婚自然不会再由诸侯主持婚事了,但这个时候,依然有三公在位,所以依照习俗,在秦朝的时候,皇帝女儿的婚事是由三公负责主持的,而在秦始皇还称为秦王的时候,他的女儿是称为公主的,所以公主这个称呼在那个时候也就被沿用了下来。
从秦朝以后,公主就一直代表皇帝女儿的称呼,直到宋代的时候,公主一称被改为帝姬,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没有称呼皇帝的女儿为公主的习俗,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公主并不是皇帝女儿的唯一称呼,皇帝的女儿也并不一定称为公主。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既然宋代的时候将公主的称呼改为帝姬,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清代的时候公主的称呼被改成了格格?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清朝的时候同样有公主的称呼,而皇帝的女儿并不是称为格格,格格一词是在清朝皇帝皇太极还没有入关称帝之前,身为对满族首领女儿的称呼,在皇太极登基以后,他就把女儿册封为公主,但是格格这一称呼并没有被废弃,在清朝的时候,格格代表的是皇亲贵族女儿的称呼,而皇帝的女儿,就被尊称为公主。
虽然皇帝的女儿贵为公主,但并不是皇帝的所有女儿都可以被叫做公主,因为如果没有进行过册封典礼,就不能尊称她为公主,只能叫做皇女。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最讲究礼法的,所以在对于他人的尊称方面,是的非常注重细节和礼数的。在皇室里,没有被册封为公主的,还是会被叫做皇女,但是出于对皇室的尊重,在民间百姓的眼里,皇帝的女儿都是被尊称为公主的,所以也习惯性统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不过出于中国古代礼法的影响,就算称呼皇帝没有册封公主的女儿为皇女,也不算是以下犯上的行为了。对于古代皇室的一些尊称,你还知道多少?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