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国家水利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分别为: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王景、马臻、姜师度、苏轼、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李仪祉。在【治水有方】中,我将依次为大家讲述,古人是如何应对洪灾的,以古观今,以史明鉴。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人类曾遭遇过一次特大洪水,死伤惨重,生活在平原的人们无法阻挡,当家园被大水冲走,他们只好被逼上山,与野兽争夺生存空间。可想而知,手无寸铁的人类面对凶残的野兽,还有食物的稀缺,人的数量慢慢减少。当时的帝王尧帝见此情景,心急如焚,急忙召见大臣商议如何治水。大臣们推荐鲧去,尧帝并不看好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去治水。

大禹治水水落石出(大禹治水拿斧劈山)(1)

连续9年,鲧的治水毫无成效,他的治水方法是“鄄障”,即用泥土石块修筑石堤来阻挡洪水,耗费了大量人力,还没法阻挡洪水,骄傲自大不吸取意见,结果被尧帝治罪杀死,舜上位后,洪水的问题仍旧存在,便派了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为了治水费心费力,曾三过家门而不进,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河工们倍受激励。

大禹治水水落石出(大禹治水拿斧劈山)(2)

1、疏导洪水,分流水量

大禹对父亲的治水方法做了调整,改“围堵洪水”为“疏导”,利用水由高地自低地流的原理,顺着地形把雍塞的河流疏通,把积攒的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湖泊乃至大海,平息水患。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近几年发现的西周文物“遂公盨”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迹,与现存古书中提到的故事竟然惊人的相似。“遂公盨”的铭文有记述大禹削平了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并挖通河道疏导。

据传古黄河至龙门(今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之间)这个地方被一座大山挡住,大禹斧头一挥,把山劈成两半,自此河水有了出口倾泻而下,世人称为“龙门”。开凿龙门后,大禹又劈了三条深谷,引流洪水,这三条深谷被称为“鬼门、神门、人门”,是三门峡名字的由来。

传说大禹还曾去过淮河流域,当时那里住着一只名叫无支祈的怪物,它蛇头猴身,常在河里兴风作浪,惹得沿河的百姓深受洪灾之苦,大禹发现后与无支祈搏斗,几个回合下来没有打赢,随后请了天神帮忙捉住无支祈,用铁链拴住它的脖子,镇压在龟山脚下。

2、用息石、息壤以“堙洪水”

《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曰:“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淮南子·地形训》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

用“息壤”修筑的堤坝,洪水上涨,堤坝也会跟着上涨。古文中的“息壤”为何物,至今还没有准确的说法。科学派认为息壤也许是融土、膨润土、夯土、加筋土,神话一派的人认为息壤是具有生命与灵魂特质的东西。唐代李石《续博物志》说:“息壤在荆州南门外,状若屋宇陷土中,而犹见其脊。”荆州有一处息壤遗迹,遇到干旱时期挖掘此地,必定能招来雷雨。还有一种说法是,“息壤”为泥沙淤积而成的沙洲。大规模降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堆积,导致形成大沙洲。随着泥沙的堆积,沙洲的范围逐渐扩大,也符合息壤的“动态生长”规律。

大禹治水水落石出(大禹治水拿斧劈山)(3)

3、分工明确,赏罚分明

好的方法,也需要人的配合。为了提高治水效率,大禹在治水方面拥有极高的权力,让他得以分配任务给下属,如果有人不愿意配合执行工作,便会实施刑罚。古言道“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大禹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将国家分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大禹治水成功,也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后来舜把帝位禅让给禹,开启了夏王朝的篇章。

参考资料:

《禹迹茫茫:中国历代治水的故事》戴璐, 席岫峰

《图说治水与中华文明》贾兵强, 朱晓鸿

《尹玲玲:大禹治水的方法和范围是什么?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新解》尹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