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

CFIC导读: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3)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极受国人欢迎,画的都是日常生活,寥寥数笔,趣味盎然。

将琐细的日常生活点染得妙趣横生,还蕴着几分幽默。

他的画用墨较淡,没有多少笔墨上的费心经营,画面天真朴拙,但意味隽永,颇有韵致。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4)

01

丰子恺的漫画和散文中,儿童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发现了儿童世界中的“真”,珍惜并向往纯真无邪的儿童世界。

丰子恺的艺术创作可谓是返璞归真,欣赏之后会触动心中最纯净、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这根源于他本人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心思单纯,心地澄澈。

丰子恺曾说: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陈传席评论丰子恺的画时说:“形可学而得,气不可学而得。丰子恺画中的清气、逸气是最难学的。”

清气、逸气,根源就是其心思纯真,不染世俗的复杂,不学世人的心思精明。

即使作画的技巧高明至极,也模仿不来这种人格上的修养。

层次越高的人,心底越单纯,心思越简单。

《道德经》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之物莫过于水,水为至简之物,至纯至净,但它最接近最高的“道”。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5)

02

  • 层次高的人,以德服人。

丰子恺曾有一条家训:“去除残忍心,常养慈悲心,然后以此心待人接物。”

他对人和生命、对世间万物抱有深切的关怀和悲悯之心。

他不仅对家人、朋友等人宽厚,对保姆、工人等同样怀着一颗真挚的慈心,待家里的佣人如同亲人一般。

文革期间,与丰家感情深厚、同患难的保姆何英娥在家中去世,全家十分悲痛,像对待家人一样为她举行告别仪式。

女儿丰一吟也受父亲的影响,对佣人同样厚道。

小朱已经在她家做了27年的佣人,虽然薪资并不算高,但从未生出要离开的念头。

《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也主张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层次高的人,必然有深厚的德行修养。他们不会玩弄心机去收服人心,人们自然地会为之折服,愿意与之深交。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6)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八面玲珑、聪明至极,但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虽然出生大家族,自幼假充男儿教养,但是不认得几个字,德行修为不深厚,靠精明强干来管理贾家这个大家族,也管得井井有条。

但是这不是最高明的方式,人心是通过外力强制而凝聚的,并不是最可靠的办法,她自己也深知“背地里没有一个不恨我的”。

王熙凤没有厚德,心机颇深,这类人靠精心算计、步步为营来办事。她设计谋害死尤二姐,曹雪芹用“弄小巧”来委婉地批评她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层次高的人,不用费尽心机去谋取,也不屑于玩弄权谋,他们取得的成功都是水到渠成。

本文作者:儒风君

本文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通往卓越的路,不仅仅是一万个小时的堆砌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7)

1

我身边有个朋友,对“一万小时定律”深信不疑。他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做了一万小时,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所谓天才,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靠时间积累。

他经常跟我说:“你看看任何一个领域的顶级人物,都是在那一行里做了很久很久,才能够厚积薄发。”

他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无法反驳。我当然知道时间和积累的重要性。卖油翁为什么能从钱孔里倒油?没有其他原因,只是熟练罢了。愚公为什么坚信能够移走大山?因为死而后已,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但是,我的生活经历也告诉我,一个人的卓越,绝不仅仅是时间可以解释的。

我认识一位业余钢琴爱好者,10岁开始上钢琴课,可10年过去了,还在以同样的方式弹奏同样的曲子。虽然积累了一万个小时,却还是10年前的样子。

一位心理学家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认为:如果你花足够长的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一定会更擅长——这里面可能有一种误解。事实上,如果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某件事情,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不想办法去改进和提升,那么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缓慢下滑。

人是时间的函数,但时间只是通往卓越的自变量之一。并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与叠加,就一定可以通往卓越之路。对于卓越而言,时间是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

2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阿杰,他的原始学历并不高,大学就读于一所三本学校。但几年不见,他居然读到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又顺利地去高校做了老师。

我很诧异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告诉我:“虽然我的专业很冷门,但我也想在这个小小的领域里做到极致。”

他很少熬夜玩手机、刷剧,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自己的干扰。大部分时候,他都在读专业书籍。他专注于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边读边思考边实践,尽量不被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精力、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分清轻重缓急,每件事情都想做,最终难免会陷入“身体被掏空”的尴尬境地。

比如一万个小时摊到五件事情上,平均在每件事上的钻研和训练就只有两千小时,在专业度上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人生80%的成就,往往由20%的关键时刻决定。

真正厉害的人,知道如何从平凡通往卓越之路。或许就是,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擅长的事情,专注投入,全力以赴。

3

我曾经做过五年多的文字工作。刚开始接触公文时,由于比较生疏,所以每次写都会觉得比上次有很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大概写了两三年,遣词造句都熟悉了,也就到达了一个“瓶颈期”。这就好比,从90分提高到95分的困难,要远远大于从60分提高到80分。

并非工作时间越长,技能就会越进步越专业。一旦人的表现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如果就此不再专注、不再注意自我提升,那么即使再多干数年,也不会有明显进步。原因在于,在舒适区待得太久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就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又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走出舒适区,对照着报纸杂志上的优秀范文,思考自己写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有意识地去改进。渐渐地,我又找到了进步的感觉。

舒适区就像一个“温柔乡”,在里面待的时间太久,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土壤。如何从平凡通往卓越?我的经验是,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迎接和挑战未知的事物,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变化。

人生的进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从平凡到卓越,不仅仅是一万个小时的简单堆砌,更需要大量坚苦卓绝的刻意练习。我们唯有保持专注,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勇于走出舒适区,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才能在通往卓越的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作者:王冠亚,主业金融、热爱写作的狮子座男生。

本文来源:王冠亚(ID:livespoem)、人民日报

不说硬话,不做软事;绝不惹事,也不怕事。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8)

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软与硬没有绝对的界限,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有软硬两面。

同时,话与事更不能割裂,不管在哪里,跟谁打交道,说话办事都是必备的技能,缺一不可。

说话有和颜悦色,做事雷厉风行,两不耽误。

1.不说硬话

说话要留后路,不要把话说太绝对,硬话,也就是“过头话”。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有理走遍天下。

处理矛盾纠纷时,不要盛气凌人,不要得理不饶人;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不说伤害人的话。

硬话可以软说,拒绝别人也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留有回旋的余地,不能一句话噎死一个人。

2.不做软事

不做违背良心、为人不齿的事,面对大是大非,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对于小事琐事,高风亮节,大智若愚。

做事有手腕而光明磊落,不在人背后搞小动作,用“阳谋”,而不用“阴谋”。

不做软事,是保持做人的底线和红线。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9)

绝不惹事,也不怕事

人活着就要做事。

做事其实就是做人,一个人的为人,就是在与人处事中体现出来的。

无事生事,无事生非,早晚会出事。

怕事躲事,畏首畏尾,一生没出息。

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虚度了光阴。

谋事干事,勤勉做事,终能成大事。

1.没事不惹事

古人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从古到今,惹是生非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种下的因,迟早会长出相应的果。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不惹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去干扰、阻碍、伤害别人,实际上就是积德积福。

不惹事,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既是自珍自重,又是尊重他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不惹事就没有事。心中无事一床宽,无事小神仙,无事是古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2.有事不怕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算不惹事,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事就不要怕事,怕也没用,一直忍让,不会让人感恩戴德,反而会助长别人的错误行为。

在好人面前,善良和谦让,是沟通友谊的坐标和桥梁;在恶人眼里,俯首和低眉,就成了迁就和纵容,他会顺着你的怯懦爬到你的头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就是因为它本就不是一团和气、整齐划一,有好人,必然有坏人。

人心是怎么凉下来的?你真诚的一笑,他背后捅你一刀;你真心的随和,却被当作一只任意揉捏的软柿子。在人性的链条上,恶本就一直存在。

对恶人越是畏惧,越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给坏人让路,就是给自己添堵。

人的一生世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有好事也有坏事。不管如何,只要能够做到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那么就算出现任何事情,也难不倒我们。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0)

吃苦中苦,做人上人

这句话一直遭到大家的误解。

做人上人,意思并不是要出人头地,地位权势超过别人,它的真正含义是“从高处立身”,指做人比别人超越高远,觉悟、道德在众人之上。

1.吃苦中苦

俗话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中所不能避免的一味。

人生就是一个痛苦和磨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苦尽甘来。

古人说:“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少能服劳,老必安逸。”

人在小的时候所受的苦,往往能激发出后来的斗志和毅力。所以有人说,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辈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

2.做人上人

古人说:“士品宜从高处立。”

意思是从高处着眼,高起点高标准地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

人如果只是低头看地,他的视野就只是眼前的几十步远;如果抬头看天,他的视野将是大半个苍穹,所以,古人说的“高处立身”,是一种格局。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1)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2)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可以倾诉的人。

有些话;憋在心里会崩溃,需要出口;

有些事;扛在肩上是压力,需要分担。

找一个,畅所欲言的伴,让精神舒缓;

守一份,不离不弃的情,让心灵靠岸。

所有的苦乐,有人懂;一切的努力有人知。

一杯热茶,暖的是身;一句懂得,暖的是心。

最真的拥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3)

最好的时光,是彼此都在,却可以不见面;

最好的感情,是双方都懂,却不用说出来。

陪伴;不一定时刻,只要心里有;

感情;不一定表白,只要感觉到。

语言不是全部,用心感受;誓言不是永远,以心相守。

两心靠近是情缘,更是吸引;两情相悦是喜欢,更是眷恋。

合适的鞋,只有脚知道;合适的人,只有心知道。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4)

一份好的感情,是两心相依的温暖,是相濡以沫的陪伴。想起来是;不自觉的微笑,念起来是;暖暖的味道。

不曾邀约,自有一份心安;不说誓言,永远不会再见。

眷恋,因懂得而生;相伴,因思念而聚。

习惯着彼此的语言,重复万遍也不觉厌倦;

等待着彼此的晚安,只因为心里那份惦念。

走千条路,只一条适合;遇万般人,得一人足够。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5)

无论何种感情,不要成为一种负累。

若形成压力,总要逃离;若造就牵绊,总会失去。

在意,却不刻意;珍惜,却不痴迷。

若有若无的联系,是一份随意;或深或浅的交集,是一份默契。

可肆意畅谈,也可默然相对;

可紧密相连,也可疏于不见。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6)

有一种陪伴虽不见身影,却很真诚;

有一种守候虽悄然无声,却很深情。

心灵深处,是默默的支撑;灵魂之间,是静静的聆听。

从不会表明心声,只是远远的欣赏;

从不求任何回应,只是无怨的随行。

彼岸的守望,是此岸的感动;千里的陪同,是心中的丰盈。

最深沉的爱,总是风雨兼程;最浓厚的情,总是冷暖与共。

别人对丰子恺的评价(丰子恺层次越高的人)(17)

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是心灵最好的归宿。

再黑的夜有人陪,也不觉困苦; 再冷的冬有人想,也不会孤独。

心灵的伙伴,是温暖的源泉;贴心的情感,是生命的春天。

四季交替,有人惦念冷暖;心情多变,有人一直包容。

我们一生所寻求的,不外乎就是有人疼,有人懂。

眼中有笑,心中有暖,于人生就是简单的幸福!

本文来源:弥陀极乐净土

本文来源:弥陀极乐净土

,